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醉梦瑶 > 第三十九章 路漫漫兮其修远。

醉梦瑶 第三十九章 路漫漫兮其修远。

作者:嫣然红尘里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5 01:09:22

经历过万念俱灰的沈山河并没有因一时的失意而放弃心中的执念。他的目标依旧清晰明确。

一,一步步做大做强自己的事业,依托足够的财富,获得左右结局的能力,实现当初的承诺和梦想。

二,找到《鲁班书》下部,若结局不如已愿却又无力回天时,寄托于超自然的力量扭转乾坤。相信千百年来的言之凿凿不是空穴来风。

第一条路是现实可行的,即使最终不成,要走第二条路也离不开第一步的支撑。毕竟大海里捞针所耗费的绝非平常。

而陶丽娜的故事让他不得不加快布局。他根据自己各方打听到的信息确定了下一步的两个方向。

首选发展方式是木材粗加工,说简单点就是办个锯木厂,加工板材和方材。也就是根据客户提供的长、宽、厚的尺寸加工成木板或木方。

那些年,木材加工行业多集中在浙江,沈山河家乡所在山区的原木料多由水路运过去,以前靠放排,修了水电大坝后就由船运,运输成本很高,而如果在原产地加工成规则的材料后运出去,运输成本低了将近一半。比如一车原木如果拉四十立方木材的话,锯成木板或木方一车能装七八十立方,所以,利润空间远远大于异地加工。

锯木加工这是木工中锯匠师傅的活,但不再是传统人力拉动的锯子,而是专门的锯木机械,所以也要有专门的锯料师傅。这是沈山河不会的,但有木工手艺打底,他要上手还是挺快的,主要就是机械的调试、维护上陌生点。

锯木机械简单分为两种,一种圆锯,就是用电机或内燃机(普遍为柴油发动机)带动一个大圆锯盘锯开木料。

圆锯的特点是操作相对简单,而且加工出来的木料较直。缺点是只能加工直料,弯料加工不了,而且因为锯片厚,锯过去的锯路粗,损耗木料。

另一种叫带锯,顾名思义,锯片为带状,就好像皮带扣起来一样的一个环,装在两个大飞轮之间。也是电力或柴油发动机带动飞轮,飞轮带着锯片,完成作工。

带锯安全,省材料,同时对材料的要求相对宽松一点,但它对操作的锯工水平要求更高。另外,带锯机的价格也贵一点。

沈山河估算了一下,预计投入2万元资金。2万元现在看来微不足道,但在那个“万元户”即代表有钱人的年代,已是大场面、大手笔了。

另一个发展方向是逐步在其他乡镇或者真接上县城再开几家家具店。这看似熟门熟路,但家具店扩张后,势必要把打造家具的速度提上去,那在硬件方面就有两个问题要解决。一是购入木工机械,不可能再用传统的刨子、凿刀来加工,效率太低了。二是需要大量的毛胚料,不可能再从原木做起。这也是为什么沈山河首选木材加工厂的原因。这一步沈山河规划在木材加工厂起码回本一半后才启动。

硬件问题考虑过后,沈山河又考虑了一下软件,也就是人员安排的事。他决定让爸妈脱离土地来镇上,包括王建民父母,到时按月付工资给他们。老爸坐镇木工坊打造家具,老妈和王建民老妈看店。他自己和王建民在加工厂建起来之后负责木材收购,王建民父亲负责看厂,小芳和九妹可以请过来负责捆扎包装。小妮子愿意的话最好她一家子都来,反正沈山河平时也给她们家饭店的营业额做过估算也问过她,一个月最好也才千把块钱收入,平均一人不到三百来块钱,到时候给她们一家男的开400元,女的每人开300元一个月,估计能请得动。何况她们一家子一直想抽出个人来回乡下照顾老人。到时候小妮子负责做饭,打扫卫生;她爸给锯匠师傅打下手或做帮工,她妈正好回去照顾老人。

木材加工满负荷运转一台机器标配是六个人,一个师傅,负责机械操作,规格、技术的把控,他是拿双倍工资的。师傅也叫“上手”,也就是他在前面把木料推过去,后面会有一个“下手”负责接过木料,一个推一个拉与传统锯匠原理一样,只不过传统锯匠拉的是锯子,木头是固定不动的,这机械锯木时拉的是木头,锯子是固定在那里运转着的。

直接接触机械的就这两人,但是上手师傅那里需要两个“帮工”把待加工的木料送到他旁边来,这是个力气活,一般是男人做。下手则需要人把加工好的木材打捆包扎。而打捆好的木枓和锯剩的废料也由两个帮工负责清理归堆。

这么算下来,沈山河还得请一个师傅,一个下手或帮工。此外产品的销售也须要有个业务员,除负责销售外,还得负责对接政府林业部门获取林木采伐指标、运出许可等,这个人沈山河倒是有中意人选,那就是总捅他刀子的陶丽娜,可惜自家庙小请不动人家,不过倒是可以请她帮忙介绍一个。另外也可以找周大爷问问。

钱的问题沈山河算了一下,自己目前有一万元存款,王建民手里估计有五六千,到年底还有两个来月,到明年事情落地估计也得三两个月,这也会有五六千的进账,能达到预订的两万元预算。

所有预案都已齐备,那么接下来就是召集人马讨论通过了。自己父母沈山河不用担心,他只有点担心王建民父母,刚刚把房租本挣回来,才见着点回头钱又要开始折腾,如果他们不同意的话,他就只好另拉人马,比如小妮子,估计到时他们会被自己儿子恨死。

不管怎样,沈山河势在必行。

晚上沈山河把自己的计划先和王建民说了,王建民直呼沈哥牛逼,哭着喊着“沈哥别抛弃我。”表示要“从一而终,至死不渝。”还说他家里要是不同意,他就撒泼打滚投河上吊,和他们脱离关系也要追随在大哥身边。

他王建民才不在乎亏钱挣钱,他原本就是一无所有混日子连家人都嫌弃的人,也就是跟着沈哥才扬眉吐气一回,这要是沈哥再带着飞一波,那岂不是大公牛死老婆——牛逼死了。

至于沈哥会失败,那是不存在的。咱沈哥什么样的人,他王建民最清楚,干百分之九十九把握的事都叫冒险。沈哥要是愿意,立马能建起三宫六院坐上龙椅。那是真正的小母牛蹦迪——左一个牛b右一个牛b。

两人当即打电话摇人,确定下一场赶集双方父母在家具店集合,共商大计。

沈山河与王建民父母第一次面对如此慎重其事的留言通知,赶集当天齐齐到了,连连追问出了什么事?是不是沈山河身体又不好了?自打上次沈山河气急攻心晕倒后,沈山河爹娘老子担心不已,一直催着他去县城医院做个检查。连王老爷子也闻着味赶了过来。因为赶集人多口杂,沈山河只大致的提了一下自己的打算,然后让他们好好消化消化,下午散场没人打搅了了再具体商议。

沈山河父母倒是还好,也就稍微惊讶了一下下,只是担心他的身体。

王建民父母就在心里犯起了嘀咕:“这也太爱折腾了,才吃了几天饱饭,又要蹦哒,拿钱打水漂也得一张一张来,他沈山河倒好,攒到一起一摞一摞的扔,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过反过来一想:“不对,这钱貌似是他自己挣的,这家也是他在当,不知柴米贵的好像是自己……”

两口子患得患失,倒是王老爷子看得通透:

“纠结个屁,你家小子本就是个要啥没啥混吃等死的人,就是亏了又有啥损失?少混了几天日子还是少给你们添麻烦了?人家把你儿子带起来了你就以为他是块料了?你们觉得是让他单干放心还是继续跟着沈山河更放心?反正我是支持沈小子的,要是再年轻个几十年,我搭上身家性命也会跟着他干。瞧你们那点出息,活该一辈子成不了事。只是你们自己目光短浅也就罢了,你们倒是别碍着我孙子的路呀。”

王老爷子夹枪带棒一通输出,烟枪头子都快怼到自家儿子脸上了。

“咱们也不是反对小沈,只是觉得他太着急了点,不应该先把基础打牢固了再说嘛?这才多久,就又折腾。”王建民妈赶紧解释,她生怕老爷子的烟窝子戳到自家男人脸上,这要是烙出个疤来,那就好看了。

“急什么急?商场如战场,你们以为做生意就是你买我卖这么简单?为什么同样的生意有的人亏有的人攒,有人攒得多有个攒的少?时机来了就要当机立断,吃屎都还得争个热乎的呢?你一等,别人就先把市场占了。”

老人很纳闷,自己灵光水滑的脑袋咋生了这么个棒槌儿子。

吃过午饭,街上人流慢慢散去。沈山河与王建民两家子一群人,聚在家具店开了个会。

沈山河把自己的详细计划除人事安排以外从头到尾提了出来。

“我看行,就这么干,有什么困难你只管提。”

沈山河话音刚落,王老爷子就率先表态了,他怕自己拎不清的儿子儿媳横生枝节,一上来就盖棺论定。把他俩口子想说的话生生堵了回去,只好换了个无关大局的问题:

“那家具店这一块怎么办?”

“这就是我第二步的人员调整,跟你们每一个人直接相关,所以要你们自己作主。”

见大局已定,沈山河便宣布下一步的安排。

“你们都脱离生产专心做生意,我爸坐镇木工坊接替我的工作,王姨和我妈负责店铺买卖。我和王建民去木材加工厂,我主内部运作,王建民主外部联络。王叔也去做帮工,加工厂还要请一个会带锯的锯匠师傅和一个配对的下手,这个下手由刘季明做。除王叔外还要一个帮工,另外要两个包装打捆的,可以用女的,还要一个专门做饭的,以及一个负责联络各方的业务员。”

说完,沈山河停了一下,阻止了欲要说话的众人,他知道让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放弃祖祖辈辈没有离开过的土地,不让他们有个深刻的感悟是难以打动的:

“先听我说完。人员上我都有方案,现在只剩两个最重要的人员没着落,一个是上手的会带锯的锯匠师傅,本地估计没有,得去浙江那边请,咱们得去一趟,顺便把锯木机械带回来。第二个是业务员,这一块必不可少,但可以替代,我们可以找那些木材贩子,收购他们手中的原木,同时让利给他们帮我们销售加工木料。不过现在我们需要一个人帮我们衔接林业部门,获取日常加工买卖木材的指标、出口证明等。现在你们都好好想一想有没有这种在官面上混得开的人。”

“办出口,扯指标这些官面上的事倒也好办,我家老三就在林业局,权力不大起码人熟,回头我去说说,应该问题不大。”

依旧是王大爷先开口。

其实这早就在沈山河的预计之中,他早在王建民口中得知他有个小叔在林业局,还是个不大不小的干部。

这也是他敢于踏足原木市场的底气,否则他只好扎根家具制作这一块单线发展。

这样一来最麻烦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沈山河谈到了资金安排。

当看到沈山河张口就拿出一万,着实把在场的包括他父母都惊了一下,平常都不在一起,也没仔细追查过孩子的收入,他们都知道他手中有钱,但想不到会有这么多。“万元户”已经是不得了了,何况是“万元人”。又听到王建民也有五六千积蓄时,他家人也是不敢相信,这还是他们家那个混日子的儿子?自己夫妻俩呼哧吭哧这么多年也不过才积累起这么点钱。而且后续几个月他们还能积累起四五千来。

这一刻,他们坚守土地的心有了动摇,尤其是想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离了土地外出打工,原来外面如此挣钱,这几年下来岂不是把自己抛得远远的,原本以为那些打工回来的一个个光鲜亮丽只是撑的场面,原来是真的腰杆子硬啊。

然后沈山河又公布了自己的工资安排,女工300元每个月,男工400元每个月。他爸因为是技术工,500元每月,但因为沈山河多占分成,所以公账上按400每月,另外100由他私发。这样一年算下来,两口子收入**千。逢年过节沈山河还会发福利。比在家里刨地强了几倍。

这下子彻底把两对夫妻打动了,恨不得沈山河立即把工厂建起来,他们明天就上工。

那么,接下来就是寻找合适的场地了,这个地方要够大,还要靠近公路。这下众人犯难了,莫非要租块荒地临时搭建场地,那通水通电平地修房的成本就超出预算了。

一群人把心中的地图调了出来,极力寻找理想的场地。

能有这么大场地的在乡下只可能是公用场所,大家逐一分析下来,离目标越来越近。这样的场所在农村一是各村在“人民公社”集体劳动用的晒谷场;一是各个村办的小学校。

最后大家一致决定寻找废弃的学校。因为到沈山河他们这一代,是没有计划生育的,农村孩子多,各村稍微大点的基本都有小学,实施计划生育后,生源严重不足,许多学校便荒废了,但那时的学校都是集全村之力搭建的,质量有保证,如今依旧完好,沈山河的小学就是这样。而且做为学校,当初选址都是极好的,水、电、路都在优先考虑范围,地方宽敞,生活设施也基本齐全。

所以沈山河与王建民的父亲决定去各周边乡镇寻找这样的学校作为加工厂。

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王老爷子当即就拿起电话联系上了自家老三,说自家大孙子要和人合伙办木材加工,到时要他在林业系统方面的手续问题上帮忙打下招呼。

王建民小叔是听老爷子说过沈山河的,知道他带着自家侄子在镇上开家具店,只没想到这两小子悄无声息的突然整起大活来。木村加工他是清楚,眼下正有老板在打这一块的主意,他是体制内的,知道这一块前景很好,还以为要眼巴巴的看着人家吃蛋糕呢,冷不丁现在自家有人伸手了,自然是要极力扶持的。

王大爷说好后,沈山河示意他来说两句,毕竟他才是牵头人,虽有王建民的关系在,但自己作为最大受益方若是一声不吭那就太不地道了。

“喂,王叔你好啊,我是沈山河。”

“噢,小沈啊,你放心,这个事叔能帮到的一定帮。”

“不是,叔,帮忙事我不操心,我只是预先也没有跟你通个气,这突然找到你跟前,实在是唐突了,那次有机会我让王建民领我来认个门。”

“见外了,别说老爷子发话,单讲你跟建民的关系,叔也不算外人。”

“那行,叔,咱们约个时间,你看什么时候有空,我们来找您具体谈谈,再表达一下我的谢意。”

“客气了,不过你们不用过来,正好我也许久没回老家了,到时候我来找你们。”

“那行,听王叔安排,那就不打扰王叔工作了,再见。”

“嗯,再见。”

沈山河心中一块大石落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