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基地的战术模拟室内,空气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巨大的沙盘占据整个房间中央,精细还原了缅北边境一处典型山地地形的每处细节——起伏的山峦、蜿蜒的河流、茂密的林区、零星散布的村落,甚至还有模拟的雷区和防御工事。沙盘周围,二十余名高级指挥班的学员屏息凝神,目光聚焦在代表敌我双方兵力部署的各式模型上。
昆煞上校像一尊石像般矗立在沙盘首端,双手背在身后,冷峻的目光扫过全场。
“今天进行营级攻防推演。”他的声音不高,却像锤子敲在每个人心上,“红军,”他指向沙盘一侧,“一个加强步兵营,配属一个迫击炮排,任务是在12小时内攻占蓝军防守的107高地。”
学员们下意识挺直腰板。107高地位于沙盘中央,控制着两条主要通道和一片开阔谷地,是典型的兵家必争之地。
“蓝军,”昆煞的目光转向另一侧,“一个标准步兵营,配属一个机枪排和一个工兵班,任务很简单:守住高地,粉碎红军进攻。”他顿了顿,补充道,“推演规则按标准战术评估体系,考虑地形、兵力、火力、时间和士气因素。现在,分配指挥官。”
所有学员都暗自吸气。营级推演比之前的连排级复杂得多,需要考虑的变量呈几何级数增长。
“梭温。”昆煞第一个点名。
梭温立即上前一步,脸上带着自信:“到!”
“你担任红军营长。”
梭温嘴角微不可察地扬起,显然对这个进攻角色很满意。他迅速开始打量沙盘,目光灼灼,仿佛已经看到自己指挥千军万马横扫敌阵的场面。
昆煞的目光在剩余学员脸上移动,最终停在陆小龙身上。
“陆小龙。”
“到。”陆小龙平静应声,上前一步。
“你担任蓝军营长。”
几个学员交换了眼神。防御战通常被认为比进攻战更被动、更考验耐心,而且这次蓝军兵力处于劣势。有人觉得这是昆煞在故意考验陆小龙,也有人认为这或许是个“陷阱”。
梭温向陆小龙投去一个挑衅的眼神,嘴角带着一丝冷笑。
“给你们三十分钟研究地形和拟定初步计划。”昆煞按下计时器,“推演开始后,所有指令通过参谋下达,不得直接交流。开始。”
两组学员立即分开,围到沙盘两侧。梭温的红军组很快传来激烈的讨论声,而陆小龙的蓝军组则相对安静。
“地形对我们有利。”岩迈低声说,他是陆小龙指定的副营长,“107高地坡度陡峭,只有南北两条主要通路,易守难攻。”
陆小龙没有立即回应,而是俯身仔细观察沙盘的每一处细节。他的目光从主高地移到侧翼的山林,再到远处的河流和村落。
“扎图,”他转向爆破专家,“如果我们要炸塌北侧山路,需要多少炸药?多长时间?”
扎图眯眼估测:“如果预埋炸药,半个排的用量,两小时准备。如果是临时爆破,需要更多炸药和时间,而且容易暴露。”
陆小龙点头,继续沉默观察。
另一边,梭温已经制定出大胆的进攻计划:“主攻南线!集中所有迫击炮火力覆盖高地前沿,一梯队强攻吸引火力,二梯队从侧翼迂回!天黑前必须拿下山头!”
他的参谋们纷纷附和,只有一人小心提醒:“营长,是否考虑分兵伴攻北线?防止蓝军调动预备队?”
梭温摆手:“不需要!集中兵力,突破一点!陆小龙那种保守打法,肯定把主力都堆在南线正面。”
三十分钟很快过去。
“时间到!”昆煞宣布,“推演开始!红军先手。”
梭温立即下达第一道指令:“迫击炮排,对107高地南坡进行十分钟火力急袭!一梯队步兵准备进攻!”
代表红军炮火的标记出现在沙盘上,裁判官根据规则计算出首轮炮击效果:“蓝军前沿阵地受损,第一道战壕部分损毁,士气轻微下降。”
陆小龙冷静应对:“命令前沿部队后撤至第二道战壕,只留观察哨。机枪排隐蔽部署至南坡反斜面阵地,迫击炮排计算红军可能集结区域,准备反炮兵作战。”
裁判官移动代表兵力的模型,评估指令效果。
梭温的进攻如期而至。红军第一梯队沿着南线道路向上猛攻,很快遭遇蓝军顽强抵抗。
“红军一梯队遭遇密集火力,进展缓慢,伤亡增加。”裁判官宣布。
“命令二梯队立即从侧翼迂回!”梭温迫不及待地下令,“迫击炮延伸射击,压制敌军火力点!”
红军第二梯队开始向高地东侧移动,试图寻找薄弱点。
就在此时,陆小龙做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决定。
“命令三连,”他语气平静,“从北坡秘密下山,沿河谷迂回至红军出发阵地侧后。”
连裁判官都愣了一下:“蓝军营长,你确定?这会大大削弱主阵地防守兵力。”
“执行命令。”陆小龙毫不犹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