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雾气尚未完全散去,龙潭基地深处一栋戒备森严的教学楼前,已经聚集了二十余名学员。他们军装笔挺,肩章显示着不同的军衔和部队来源,但每个人眼中都闪烁着精英特有的锐利与自信——他们是经过层层筛选,最终进入“高级指挥培训班”的SNLA未来将星。
陆小龙站在人群中,身姿挺拔如松。崭新的少尉肩章在晨曦微光中泛着冷硬的光泽,与他年轻却已刻上几分沧桑的面容形成微妙对比。他能感受到四周投来的目光——好奇、审视、甚至还有几分不易察觉的轻蔑。他是这批学员中最年轻的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华人。岩迈站在他身旁,像一堵沉默而可靠的墙,用眼神提醒他保持警惕。
“哐当——”沉重的铁门从内部打开,一名面色冷峻的值星官出现在门口,目光如刀锋般扫过众人。
“编号序列,进门左转,第一教室。五分钟内就座完毕,不得交谈!”声音短促而毫无感情。
队伍迅速移动。教室宽敞而简陋,水泥地面,白灰墙壁,前方是一块巨大的磨砂玻璃黑板,旁边挂着一幅极其详尽的缅甸及周边地区军事地图,上面各种颜色的箭头和符号令人眼花缭乱。桌椅呈阶梯式排列,每张桌上只有一本厚厚的空白笔记本和一支铅笔。气氛肃穆得如同审判庭。
学员们迅速找到贴有自己名字的位置坐下。陆小龙和岩迈的位置在中排。他注意到梭温坐在前排,正回头看他,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挑衅弧度。陆小龙面无表情地移开目光,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空荡荡的黑板上,心如止水。
一阵沉稳而有力的脚步声从走廊传来。所有学员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
走进来的是一位年约五十、鬓角微白、眼神锐利如鹰的军官。他肩上的上校军衔昭示着其身份不凡,脸上的一道旧伤疤从眉骨划至脸颊,更添几分沙场宿将的威严。他走到讲台中央,双手撑在桌面上,身体前倾,如同即将扑击的猎豹,缓缓扫视全场。目光所及之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我是昆煞(Colonel Khunsa),”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金石般的质感,穿透每个人的耳膜,“未来三个月,由我负责你们这群菜鸟的战略战术课程。在我的课堂上,没有军衔高低,只有对错胜负。回答问题的唯一方式,是起立,大声,简洁。质疑我的唯一方式,是用更合理的方案说服我。做不到的,现在就可以滚出去。”
死一般的寂静。连呼吸声都刻意压低了。
昆煞上校似乎满意于这种威慑效果,直起身。“我知道,你们每个人在自己的部队里,可能都是尖子,是英雄。”他的语气略带嘲讽,“但在这里,你们什么都不是!你们之前学的,是怎么带一个班、一个排去冲锋,去守一个山头。那是斗犬之勇!而从今天起,我要教你们的,是如何思考像一只狼王,如何调动整个狼群去猎杀一整片山林!”
他猛地转身,用粗大的手指敲击着那块巨大的地图,发出沉闷的咚咚声。
“战略!战役学!这才是真正的战争艺术!你们要学的,不再是如何扣动扳机,而是何时、何地、为何而扣动扳机!是如何让一千个、一万个扳机在同一时刻,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响起!”
许多学员的眼中开始燃烧起兴奋的火焰。陆小龙感到自己的心脏也加速跳动,血液微微发热。这正是他渴望接触的层面——超越个人勇武,掌控更大力量的 knowledge(知识)!
“第一课,”昆煞上校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唰唰写下两个大字:“后勤!”
台下出现一丝轻微的骚动,似乎有人觉得这个开头过于平淡。
昆煞猛地回头,目光如电:“觉得无聊?觉得后勤是军需官和会计的活儿?蠢货!”他怒吼道,“告诉我,如果你们的士兵背着空枪,饿着肚子,光着脚板,你们拿什么去执行那些漂亮的战术?拿破仑说过,军队靠胃来前进!一万人的部队,每天要消耗多少粮食、饮水、弹药?不同的地形、气候对补给线的影响有多大?计算给我看!”
他猛地指向坐在第一排的一名学员。那名学员慌忙站起,张了张嘴,却吐不出一个数字,脸憋得通红。
“废物!坐下!”昆煞毫不留情地呵斥,随即目光扫向其他人。
陆小龙脑海中飞速运转。他回忆起自己带领小队穿插敌后时,对携带的每一发子弹、每一块干粮都斤斤计较的经历;想起在军校防御战中,弹药耗尽的绝望。这些痛苦的实战教训,此刻化为了冰冷的数据。
当昆煞的目光似乎即将掠过他时,陆小龙主动霍然起身,目光平视前方,声音清晰而稳定:“报告教官!以标准步兵师每日最低消耗计,粮食约30吨,饮水(非就地取水情况下)至少50吨,步枪弹药视作战强度,日均消耗可达20万个基数以上。山地丛林地带,骡马运力折损过半,雨季道路中断,补给效率不足平原三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