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全国各地恐怖民间故事 > 第592章 鬼市迷踪:午夜街巷的亡者交易

在衡阳市老城区,青苔爬满青砖的老巷像条蜷曲的蛇,白日里总飘着米粉店的蒸汽,阿婆们坐在竹椅上择菜,孩童追着滚铁环的声响能绕巷三圈。可只要日头沉进石鼓山,巷尾那棵老槐树的影子拉得比墙还长时,家家户户都会早早掩上木门,连挂在门楣的红灯笼都要挑得高些 —— 没人想撞见午夜子时的 “亡者集市”。

子时的梆子刚敲过第一响,巷子里的雾气就从青石板缝里冒出来,不是晨露的清润,倒混着陈年檀香与地下霉土的味道。原本空荡的巷口,忽然多了几盏纸糊的羊角灯,昏黄的光裹着摊位慢慢显形:红木匣子里的玉佩泛着冷光,泛黄的字画边角沾着泥点,连摊布都是洗得发白的寿布。摆摊的人全是佝偻的老者,枯瘦的手拢在藏青布袖里,指节上的老茧比铜钱还厚,有人腕间套着磨得发亮的银镯,镯子晃时却没半分声响。他们从不抬头,只把货物摆得齐整,仿佛在等某个迟来的 “故人”。

张大胆是巷口杂货铺的伙计,前几日听茶摊的李伯说鬼市时,还拍着桌子笑 “老人们编故事唬人”。可当他揣着攒了半月的三枚铜钱,蹲在老槐树下等子时,才知那传说半分不假 —— 雾气里飘来细碎的铜钱碰撞声,像有人在暗处数钱,他刚迈出脚,就被个穿灰布衫的老者叫住。

“后生,看玉?” 老者的声音像浸了井水,冷得人牙根发颤。他摊开的黑布上,一枚白玉佩卧在中央,雕的是缠枝莲,指尖一碰竟带着冰意。张大胆眼热,刚要问价,老者枯手已比出三根手指。“三枚铜钱?” 他喜得连忙摸钱,却没看见老者眼底闪过的暗纹 —— 那玉佩的莲瓣里,藏着极小的 “丧” 字。

当夜张大胆把玉佩枕在头下,梦里竟见着过世三年的娘。娘还穿着下葬时的蓝布衫,头发上沾着泥,抓着他的手腕急得直哭:“那是你二爷爷陪葬的玉!他在底下找了半年,你怎能拿阴物?快还回去!” 他猛地惊醒,摸向枕边的玉佩,那玉竟凉得像块冰,莲瓣上的 “丧” 字不知何时清晰了些。

天刚亮张大胆就往老巷跑,可青石板路干干净净,只有墙根的青苔还沾着露水。他拉着扫地的王大爷问鬼市,老人却猛地甩开他的手,皱纹拧成一团:“后生莫要乱问!那是亡人凑的热闹,拿了他们的东西,就是断了自己的阳寿!” 他又去问李伯,李伯只端着茶碗叹气:“十年前也有个后生拿了鬼市的铜铃,没过半月就染了怪病,最后是家里人烧了铜铃,才缓过来。”

张大胆把玉佩用红布包了,藏在杂货铺的最里层。后来每到子时,他总听见巷子里有铜钱响,却再也不敢掀开窗帘看。老巷的人也常说,逢着月圆夜,能看见个穿灰布衫的老者在槐树下站着,手里捏着三枚铜钱,像在等谁来还东西。

这鬼市的传说,便随着巷子里的雾气传了一年又一年。老人常对着孩童说:“夜里别往老巷跑,亡人的东西碰不得 —— 不是自己的利,贪了就是祸。” 而那枚白玉佩,据说至今还在杂货铺的角落,每逢阴雨天,红布包里总会渗出些冰凉的水汽,像谁在无声地催促:“该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