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我的脑机接口横扫科技圈 > 第112章 “星火智造”:新生的脉搏

经过多轮激烈的内部辩论和详尽的外部调研,林烨最终拍板,采纳了陈薇提出的“混合模式”精髓,并将其深化为一个更具操作性的方案:与一家实力雄厚、背景可靠的国资代工巨头——华勤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

谈判过程紧张而高效。星火科技出技术、品牌授权、核心管理团队以及部分资金;华勤精密则投入其位于临深市高新区的现成高标准厂房、部分先进生产设备、成熟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及一批经验丰富的熟练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新公司命名为“星火智造有限公司”,星火科技占股51%,拥有控股权和主导权。

这个方案巧妙地平衡了多方诉求:对于星火,它用相对较小的资金投入和最快的速度,获得了急需的产能和品控能力,同时通过控股和技术主导,保证了核心利益与机密安全,并为未来完全自建留下了伏笔和人才储备。对于华勤精密,则成功绑定了一个极具潜力的技术新星,分享了其成长红利,盘活了部分资产,并注入了创新的活力。对于政府层面,这也是一次成功的“国资 创新民企”合作典范,符合政策导向。

协议签署的那一刻,标志着星火科技从纯粹的研发设计公司,向拥有自己“制造之手”的实体迈出了关键一步。

合资公司挂牌成立的第二天,吴坤就拎着一个简单的行李箱,带着一支从星火总部精心挑选出的、由生产、质量、工艺工程师组成的精干先遣队,意气风发又略显悲壮地开赴位于高新区的“星火智造”工厂。

眼前的厂房宽敞明亮,远非华光电那个小作坊可比,但生产线老旧,工人眼神中带着观望和疑虑,管理体系也带着浓厚的传统国企色彩,亟待改造和注入星火的基因。

吴坤深知肩上担子之重。这不仅是扩大产能,更是一场硬仗,是要将星火对技术的极致追求和对质量的苛刻标准,植入到一个原有的、可能有些僵化的体系中去。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拒绝了对合资方总经理的独立办公室,把自己的办公桌直接摆在了生产线旁的透明玻璃隔间里,美其名曰“离战场近一点”。

第二件事,就是召开全体工人大会。没有华丽的辞藻,他扯着依旧沙哑的嗓子,用最朴实的话说道:“兄弟们,我叫吴坤,以前也是华光电拧螺丝的。我知道大家干活不容易。以后,咱们就是一个锅里吃饭的兄弟!我老吴别的不敢保证,就保证两点:一,只要活干得好,奖金绝对到位!二,有问题,直接来这儿找我!谁要是糊弄质量,坑咱们‘星火’这块牌子,别怪我老吴翻脸不认人!”

接着,他宣布了一系列打破常规的举措:设立“质量红旗手”即时奖励;建立技术人员与产线工人“结对子”制度,快速解决工艺问题;推行“我的产线我做主”小改善建议奖。

最初几天,老工人们对这个咋咋呼呼、满嘴“互联网黑话”又带着江湖气的新老总颇不以为然。但很快,他们就发现,这个吴总是动真格的。

吴坤几乎泡在了生产线上。穿着和工人一样的工作服,哪儿有问题他就出现在哪儿。一会儿蹲在贴片机旁看锡膏印刷厚度,一会儿又跑到老化测试房盯着数据曲线。

中午吃饭,他直接端着不锈钢餐盘,挤进工人食堂,一屁股坐在老师傅中间,一边扒拉着味道实在一般的大锅菜,一边问:“老哥,感觉现在这新流程咋样?累不累?哪个环节最别扭?”

起初大家还拘谨,后来看他确实没架子,是真心来问问题的,话匣子就打开了。这个说物料配送不及时老等工,那个说某个工装夹具用着别扭效率低,还有人说检测标准太死板,有些微小瑕疵其实不影响使用……

吴坤听得认真,能当场拍板的立刻叫人来解决,需要研究的就让助理记下来跟进。他还真从工人的抱怨中,发现了几个可以优化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点。

晚上,他经常拉着核心技术人员和产线班长开会到很晚,复盘当天问题,调整工艺参数。有时太晚,他干脆就住在工厂的临时宿舍里,条件简陋,但他毫不在意。

几天下来,工人们的态度悄然发生了变化。他们发现这个新来的老总,不是来摆架子的,是来真干事、真解决问题的。虽然要求严,但奖罚分明,而且真心把他们当自己人。那股星火特有的“较真”和“死磕”劲儿,开始慢慢渗透到生产线的每一个环节。

周末,林烨和陈薇特意抽空,没有打招呼,直接来到了“星火智造”工厂。

一进车间,就看到吴坤正和一个老师傅头碰头地围着一台设备,比划划地讨论着什么,两人手上都沾着油污。看到林烨他们,吴坤愣了一下,随即咧嘴笑起来,露出一口白牙,在黑乎乎的脸上格外显眼。

“呦!领导视察来了?也不提前说一声,我这也没准备一下。”他开着玩笑走过来。

林烨看着眼前这个穿着工装、浑身透着疲惫却眼神发亮的吴坤,再看看虽然忙碌但秩序井然的产线,以及工人们脸上不再是麻木而是带着专注甚至些许自豪的表情,心中涌起一阵感动。

“坤哥,辛苦了。看来你这‘再创业’开局不错。”林烨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

“苦点累点怕啥!关键是得把事儿干成!”吴坤嗓门依旧大,“你看,现在这条线,良品率已经比刚接手时提升了十五个百分点!虽然离咱们的目标还有差距,但势头对了!”

他兴致勃勃地带着林烨和陈薇参观,如数家珍般地介绍着每一处改进,每一个默默付出的老师傅的名字。那个曾经在华光电柜台后精于算计的吴坤,此刻更像一个骄傲的厂长,守护着他的产品和工人。

林烨在食堂和工人们一起吃了顿简单的工作餐,听取他们的反馈。临走时,他对吴坤说:“这里,就是星火另一个重要的‘家’。坤哥,你把这里守住、搞好,就是给前线的研发和市场,提供了最坚实的弹药库。”

回市区的车上,陈薇感慨道:“没想到坤哥适应得这么快,这么投入。”

林烨看着窗外飞速后退的厂区轮廓,微笑道:“因为他找到了更能体现他价值的位置。有些人适合冲锋陷阵,有些人,则适合守护大后方。坤哥就是后者最好的守护者。”

“星火智造”的机器轰鸣声,仿佛星火科技体内新生的一根强劲血管,开始有力地搏动,为整个肌体输送着必需的养分。虽然挑战依旧无数,但希望的脉搏,已经清晰可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