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我的脑机接口横扫科技圈 > 第106章 咖啡杯里的抉择

周伟的断然拒绝,如同第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头,激起了忠诚的涟漪,但也预示着后续更密集的涟漪将会荡开。赵天宏的“暗影计划”A方案,绝非一次孤立的尝试,而是一场针对星火技术核心的饱和攻击。

果然,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另外两名被巨象锁定的核心工程师——芯片架构专家王皓和算法团队负责人李晶,也先后收到了那份令人心跳加速的“邀请”。

王皓,三十五岁,是芯片架构团队的顶梁柱,性格内向沉稳,技术扎实。他接到猎头电话时,正在为“玄武-1.0”的一个时序收敛问题焦头烂额。电话那端优厚的条件让他瞬间恍惚,尤其是那个足以彻底解决他人生最大困境的薪酬数字。

晚上回到家,位于城市边缘老小区略显拥挤的房子里,妻子正陪着刚上小学的儿子在灯下写作业,眉头微蹙地看着一份医院的复查通知单——岳父的慢性病需要一种昂贵的进口药维持,医保报销比例很低。母亲也从老家打来电话,委婉地提起父亲的老房子需要翻修。

王皓看着妻子眼角新添的细纹和儿子身上略显旧色的衣服,那个天文数字般的薪酬和巨象承诺的顶级商业医疗保险,在他脑中反复盘旋。他热爱星火,热爱正在为之奋斗的“玄武”,但现实的重压像一副沉重的枷锁。那一夜,他失眠了。他没有立刻回复猎头,内心的天平在责任感与家庭重担之间剧烈摇摆,这种犹豫本身,就是一种痛苦的煎熬。

李晶,二十八岁,算法团队的新锐领袖,天赋极高,对技术有着近乎痴迷的追求。她接到电话时,更多是感到惊讶和一丝…被认可的快感。巨象的猎头显然做足了功课,没有一味强调薪酬(虽然也高得离谱),而是重点描述了巨象中央研究院为这个新项目准备的“全球顶级计算资源”、“海量数据支持”以及与“世界一流学术团队合作的机会”。

“想象一下,李女士,您将有机会指挥一个千卡GpU集群来训练您的模型,数据量是您现在的数百倍。这是每一个算法工程师的梦想,不是吗?”猎头的话,像一根羽毛,轻轻搔刮着李晶内心最深处的技术痒处。

她确实心动了。在星火,虽然自由度高、创新氛围好,但资源始终是紧张的,常常需要为了一点点算力而绞尽脑汁优化。巨象描绘的“技术伊甸园”图景,对她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她开始下意识地对比两边技术的优劣势,甚至思考如果去了巨象,自己的研究能推进到哪一步。她没有立刻拒绝,而是告诉猎头“需要考虑一下”,这种态度本身,就透露出一种危险的信号。

陈薇通过某些渠道,隐约得知巨象的挖角行动比预想的更密集。她第一时间提醒了林烨。同时,林烨自己也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些细微的变化:王皓这几天似乎更加沉默,眼神偶尔会放空;李晶在技术讨论时,会不经意地冒出一两句“如果能有无限制算力的话……”之类的假设。

林烨的心沉了下去。他知道,最担心的情况正在发生。糖衣炮弹或许炸不垮忠诚的堡垒,却能侵蚀那些有着现实困难或不同追求的心墙。他没有声张,也没有立刻召开会议说教,而是再次祭出了他的“咖啡时间”。

他首先约了王皓,地点还是公司楼下那家安静的咖啡馆,时间特意选在了下班后。

“老王,最近看你气色不太好,是不是家里有什么事?”林烨没有绕圈子,搅拌着眼前的摩卡,关切地问道,“阿姨的身体还好吗?听说前段时间复查了?”

王皓没想到林烨如此直接地切入他的私事,愣了一下,眼眶微微有些发红。在林烨真诚的目光下,他这段时间积压的压力和犹豫终于找到了宣泄口,他艰难地开口,大致说了岳父病情和家庭的经济压力,虽然没有提巨象的offer,但那种被生活扼住喉咙的无力感表露无遗。

林烨静静地听完,拍了拍他的肩膀:“老王,这些事你怎么不早说?公司是大家的靠山,不是只有顺境时一起享福,难关更要一起度过。”

他当即拿出手机,给财务总监发了条信息,然后对王皓说:“公司有一笔员工紧急互助基金,我先特批一部分给你应急,给叔叔看病要紧。另外,你岳父那种药,我让陈薇帮忙打听一下有没有其他的援助渠道或者临床试验项目。钱的问题,你别太担心,‘玄武’成功后,大家的期权价值会大幅提升,眼前的困难是暂时的。”

林烨顿了顿,看着王皓的眼睛,真诚地说:“星火需要你,‘玄武’需要你。我们一起走了这么久,最难的坎都迈过来了,我不想也不能失去你这样的战友。有什么困难,一定要说出来,我们一起想办法。”

王皓听着这番话,看着林烨毫不犹豫的行动,鼻子一酸,重重地点了点头,千言万语堵在喉咙口,只挤出两个字:“谢谢……林总。”

第二天,林烨又约了李晶喝咖啡。

“晶姐,”林烨笑着用公司同事对她的昵称,“最近是不是觉得咱们的算力池子太小,不够你这条大鱼扑腾了?”

李晶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聪明如她,知道林烨可能听到了什么风声。

林烨没有追问offer的事,而是聊起了技术:“说实话,我也经常幻想,要是我们能有一个超级计算中心随便用,能把你的模型做到多极致。巨象那样的公司,资源堆砌确实让人羡慕。”

他话锋一转:“但是,晶姐,你想过没有?在资源无限的情况下做出成绩,固然厉害,但在资源极度受限的情况下,通过算法创新和极致优化,做到同样甚至更好的效果,这种能力的价值,是不是更大?星火现在给你的,正是这样一个挑战自我、定义技术极限的机会。而且,‘脑联生态’的未来,不是一个封闭的实验室项目,它需要真正能落地、能规模化的技术。这一点,我相信星火能给你的实践舞台,比任何一个巨头的研究院都更真实、更前沿。”

他接着抛出一个诱人的想法:“关于算力,我已经让周伟在规划搭建一个更大规模的分布式训练集群,而且我们正在和几所高校洽谈,联合共建实验室,共享算力资源。很快,你的‘池塘’就会变大很多。”

李晶听着,眼中的光芒逐渐从对虚幻资源的向往,回归到对技术挑战本身的渴望。她意识到,林烨描绘的并非画饼,而是更具挑战性和成就感的路径。

“林总,我明白了。”李晶推了推眼镜,露出了标志性的、充满斗志的笑容,“我还是更喜欢从0到1创造的过程。巨象的offer,我会正式拒绝。”

连续两场“咖啡会谈”,让林烨感到些许疲惫,但更多的是欣慰和责任。晚上,他没有加班,而是换上跑鞋,沿着江边慢跑。

晚风拂面,江水粼粼。他思考着公司的发展与个人的需求。企业这艘船越来越大,不能只靠理想和感情维系每一个人。如何建立更完善的机制,既能解决员工的实际困难,又能满足他们不同阶段的职业发展需求,是他必须面对的课题。

跑完步,他独自一人来到公司附近那家熟悉的深夜面馆。老板已经认识他了,默契地给他下了一碗招牌牛肉面,多加了一份酸菜。

坐在角落的小桌上,吃着热气腾腾的面条,看着窗外偶尔走过的行人,林烨感到一种平凡的踏实感。与动辄千万的offer和复杂的商业斗争相比,这一刻的简单和温暖,让他更加清晰地知道自己为何而战。

他拿出手机,给陈薇发了条消息:“薇姐,我们需要尽快完善员工援助基金制度,并且制定更清晰的技术晋升和专家路线图,让像李静这样的人才看到,在星火做技术一样有顶尖的发展空间。”

发完消息,他安心地吃完了最后一口面。危机暂时化解,但管理这门永无止境的学问,又给他增添了新的一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