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新鹿鼎记:理科生韦小宝 > 第206章 人才的汇聚与阻力

新鹿鼎记:理科生韦小宝 第206章 人才的汇聚与阻力

作者:开欣果99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17:43:44

黄河模型的成功演示,如同在沉寂的湖面投下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开来。康熙皇帝对技术总局的公开赞许,以及韦小葆那套“格物致知、实证为先”的新奇理念,加上招募榜文中“不问出身、量才录用、不吝爵赏”的诱人承诺,共同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吸引力,开始将散落于帝国各处的“异类”人才,向着京郊那座日渐成形的技术总局汇聚。

首先到来的,是那些身怀绝技却地位卑微的工匠。有来自苏州的织机巧匠,能闭着眼听出梭机哪处零件有毫厘之差;有景德镇的窑工后人,对火候釉色的掌控已臻化境,却苦于无法入仕;有山西的铁矿把式,仅凭目测便能大致判断矿石品位;还有擅长制作精密水车、钟漏的能工,他们的手艺在追求“大道”的士大夫眼中不过是“奇技淫巧”,如今却在这里看到了被尊重的可能。韦小葆亲自面试,不看衣冠,只问技艺原理与实际操作,合格者当即录用,授予“匠师”、“匠士”等内部技术职称,享受远超从前的俸禄,甚至允许其将家眷接至总局附近的安置房。

紧接着,是一些在科举正途上屡试不第,却精通算学、地理、天文的下层文人。他们饱读诗书,却因不善八股而困顿场屋,胸中所学无处施展。技术总局的出现,为他们打开了另一扇窗。一位来自浙江的老秀才,拿着自己耗费心血绘制的《两浙海塘水利图说》毛遂自荐;一位河间府的落魄生员,带着自编的《算学指归》前来应试。韦小葆对他们考核的重点不在经义文章,而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何计算土方,如何测量地形,如何分析数据。这些人被录用后,大多分配至水利署、工学署担任书办、计算员,或进入格致基础署整理知识,终于找到了用武之地,工作热情空前高涨。

甚至还有一些嗅觉灵敏的地方小吏、退役的营伍匠户,乃至个别因擅长医术而被招揽的走方郎中,也纷纷前来碰运气。技术总局的大门,似乎真的向一切有“实学”之人敞开。衙署内,终日可见穿着各异、口音不同的人们聚在一起,操着尺规、算盘,或对着图纸模型激烈讨论,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与传统衙门截然不同的、务实而活跃的气息。

然而,这股新生的力量,不可避免地触动了旧有秩序的神经。技术总局的崛起,以及其所代表的“重实学、轻经义”的倾向,很快引来了保守文官集团的侧目与抵制。

最初的非议发生在私下的场合。一些清流言官、翰林学士在诗酒唱和之时,不免对韦小葆和技术总局冷嘲热讽。

“哼,聚敛工匠胥吏于一处,行那锱铢必较之事,与市井何异?岂不闻‘君子不器’乎?”

“那韦小葆,不过一幸进弄臣,仗着些许鬼蜮伎俩蛊惑圣心!如今更是变本加厉,欲以‘工巧’乱‘道统’,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什么技术总局?分明是藏污纳垢之所!那些匠户胥吏,如今也敢穿着官服(指总局内部统一的制服)招摇过市,简直有辱斯文,败坏官箴!”

随着技术总局的影响力逐渐扩大,特别是黄河模型得到康熙肯定后,这种抵制开始从口头非议转向实际行动。

这一日朝会,便有御史出班,手持笏板,一本正经地参奏:“臣启陛下!臣闻技术总局近来招揽人员,鱼龙混杂,多有来历不明、品行不端者。更有人言,其所行‘实验’,多有悖于圣人伦常,譬如那农学署,竟行‘移花接木’之术,紊乱作物本性,此非顺天应时之道,恐干天和!请陛下明察,严加管束,以免滋生事端,蛊惑民心!”

这奏章扣的帽子不小,从人员品行进逼到“干天和”的高度。

紧接着,又有一位官员附和:“启奏陛下,技术总局所耗钱粮日增,然其所称之‘利国利民’,除那沙盘模型看似精巧外,至今未见多少实效。且其内部薪酬,自行其是,厚赏工匠,远超朝廷定制,此乃坏法乱纪之始!臣请户部、吏部介入,核其用度,定其员额品秩,纳入朝廷正轨,不可任其恣意妄为!”

这则是从财政和人事制度上发难,意图将技术总局重新拉回传统官僚体系的框架内,加以束缚。

龙椅上的康熙静静听着,脸上看不出喜怒。他深知技术总局的价值,也明白这些守旧官员的担忧。他需要韦小葆这把利剑去开辟新路,但又不能让这把剑完全脱离掌控。

面对诘难,韦小葆出列,神色平静。他没有直接反驳“干天和”的荒谬指控,而是躬身奏道:“皇上明鉴。技术总局所行之事,皆以利国利民为宗旨。招募人员,首重实学,亦严查身世背景,绝无品行不端之徒。所谓‘移花接木’,乃是为培育良种,解决民食,此正合圣人‘制天命而用之’之精神,何来悖逆伦常?”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略微强硬:“至于钱粮用度,臣此前已奏明,初始之资多为臣捐纳及内帑拨付,并未占用正项钱粮。且总局内部,实行‘基本俸禄 绩效奖励’,旨在激励创新,多出成果。若按旧制,干与不干一个样,如何能激发工匠才智?若事事需循旧例,等待各部核议,则黄河模型不知何年方能建成,新的农法工技不知何日才能惠及百姓!技术总局之设,本为打破陈规,探索新路,若以旧规束缚,则失其本意矣!”

他最后向康熙恳切道:“皇上,非常之功,需待非常之人,亦需行非常之法。技术总局成效如何,请皇上拭目以待,以观后效。若一年之内,无所建树,臣甘当重责!”

康熙沉吟片刻,他需要技术总局的成果来证明自己的远见,也需要平衡朝中势力。最终,他缓缓开口:“技术总局乃朕特旨设立,意在探索利国利民新途。韦爱卿所奏,不无道理。非常之时,当有非常之策。着技术总局依旧例行事,各部不得无故掣肘。然其所耗钱粮,需每季报户部备案;所录人员,亦需造册送吏部存查。成效如何,一年后,朕自有公论。”

这番裁决,既维护了技术总局的独立性,又给了守旧派一个台阶,体现了康熙高超的平衡手腕。

朝会散去,韦小葆知道,暂时的风波过去了,但更深层次的理念冲突和利益之争,才刚刚开始。技术总局这棵新苗,在汇聚了各方人才甘霖的同时,也必须直面来自传统土壤的、更为顽固的阻力。前路,注定不会平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