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新鹿鼎记:理科生韦小宝 > 第114章 后勤的运筹学

新鹿鼎记:理科生韦小宝 第114章 后勤的运筹学

作者:开欣果99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17:43:44

三色信号弹的成功列装,标志着韦小葆构建的战场信息控制体系再添一环。清军各部之间的指令传递变得前所未有的迅捷与精准,宛若被赋予了统一的神经脉络。然而,就在众将沉浸于这指挥效率提升带来的畅快感时,一份来自后勤官、脸色蜡黄的禀报,将另一个严峻的问题摆上了韦小葆的案头。

“大帅,”后勤官的声音带着疲惫与焦虑,“如今前线棱堡林立,驻军分散,加之新设观察哨、巡逻队,每日粮草消耗巨大。从肃州大营运送补给至最远的‘锁喉关’,车队往返一趟需十日,途中人吃马嚼,损耗高达三成!且戈壁路途难行,水源不定,车队规模小了,易遭游骑劫掠;规模大了,行进迟缓,消耗更巨,调度亦极为困难。长此以往,恐……恐前线军心不稳啊!”

帐内刚刚因信号弹而活跃的气氛,瞬间冷却下来。诸将都明白,再锋利的刀,断了粮草也是废铁。葛尔丹虽新败,但若让其窥得我军后勤疲敝,难免不会卷土重来,或实施长期袭扰,届时局面将极为被动。

韦小葆凝视着沙盘上那条蜿蜒曲折、连接着后方基地与前方各据点的补给线,眼神专注,仿佛在审视一道复杂的数学题。他并未显露出急躁,只是轻轻敲了敲桌面,发出规律的声响。

“此非将士不用命,亦非民夫不尽力。”他缓缓开口,声音平静,“乃调度之法,未臻优化。以往后勤运输,多凭经验,约定俗成,缺乏精细算计。我们需为这粮草辎重的流转,建立一套更高效的‘模型’。”

“模型?”后勤官一脸茫然。

“正是。”韦小葆走到一块新立起的巨大木板前,上面已钉上了一张描绘着详细地形、据点、水源和道路的西北区域图。“我们可以将此后勤问题,抽象为一个‘线性规划’问题。”

他拿起炭笔,开始在图上标注、连线,同时向帐内核心将领和后勤官员解释他的思路:

一、明确目标与约束条件。

“我们的目标,是在保证各据点最低生存与作战需求的前提下,最小化总体的运输成本与损耗。而约束条件包括:各据点需求量、运输车队的最大最小规模(基于安全和效率)、每条道路的通行能力与风险系数、驮马民夫的数量与轮换周期、以及最关键的水源分布。”

二、数据量化与收集。

韦小葆要求后勤部门,不再使用“大概”、“约莫”之类的模糊词汇,而是必须提供精确数据。

需求量化: 每个据点(棱堡、观察哨)按驻军人数、马匹数,核算出每日最低粮食、饮水、草料、箭矢等物资的“维持基数”。

运输能力量化: 统计所有可用马车、驮马的载重能力,区分空载、满载在不同路况下的日行速度。核算民夫、车夫每日口粮消耗。

路径量化: 测量每条可行道路的距离,评估路况(分等级,如优、良、中、差),标记出固定水源点位置,以及已知的、易受袭击的高风险路段。

损耗量化: 精确记录不同季节、不同路线、不同车队规模下的平均损耗率(包括自然消耗与非战斗损失)。

三、建立模型与求解。

面对众人依旧困惑的眼神,韦小葆采用了更直观的方法。他利用沙盘和地图,进行“可视化”推演。

路线优化: 他摒弃了以往固定一条主干道的思维,提出了“多路径、接力运输”的概念。根据各路径的距离、路况、风险、水源条件,计算出综合“成本系数”。并非所有物资都需从肃州直达终点。他设计了几条主干线,并在关键节点设立“中转仓”。大型运输队将物资安全运至中转仓,再由更灵活的小型车队,像毛细血管一样,根据前方据点发出的加密需求信号(利用新建立的通讯体系),选择最优路径进行最后一段的配送。这减少了长途奔波的损耗,也降低了大型车队在风险路段的损失概率。

车队编组优化: 他不再统一使用大规模车队。而是根据运输距离、货物价值、路线风险,计算并标准化了几种车队编组模式。例如,长途、高风险路线,采用“中规模车队,配属精锐护卫”模式;短途、安全路线,采用“小型快速车队,高频率往返”模式;对极其重要的箭簇、火药等,则采用“多小队、分批次、不同路线”的冗余运输策略。

时间窗口与轮换计划: 他引入了“时间窗口”概念,为不同据点的补给建立了优先级和固定的送达时间范围,避免了运输力量的盲目调动。同时,为民夫、车夫、护卫部队制定了严格的轮换休整计划,确保人力不会因过度劳累而效率下降或产生怨言。

水源利用策略: 结合光学侦察连对水洼、溪流季节变化的数据,他优化了车队行程,尽量安排在水源点附近宿营,减少携带大量饮水的负重,提高了有效载重。

这套方法推行之初,后勤部门的文书工作量骤增,各种表格、数据让他们头晕眼花。一些老派军官也私下嘀咕,觉得这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但韦小葆力排众议,强制推行。他亲自培训了几名聪慧的文书,教会他们如何进行基础的数据录入和表格对照。他甚至设计了一些简易的计算尺和对照表,帮助文化水平不高的基层军官快速查询标准编组和路线选择。

一个月后,效果开始显现。

一份最新的后勤报告呈递上来:在维持同样前线补给水平的情况下,总体动用的大型车队次数减少了四成,民夫平均劳作强度下降,因遭袭或迷路导致的非战斗损失大幅降低。最关键的是,平均运输损耗从之前可怕的三成,控制在了不足一成五!节省下来的粮草、民力、护卫兵力,堪称天文数字。

那名当初愁眉苦脸的后勤官,此刻容光焕发,激动地向韦小葆汇报:“大帅!神了!真是神了!按您这‘运筹’之法,如今各据点补给准时足量,将士们再无断炊之忧。车队行进井然有序,损耗大减!末将……末将从未想过,这运粮送草,竟也能有如此学问!”

张玉麟看着沙盘上那些被优化后、如同高效血液循环般的补给路线标记,长长舒了一口气:“大帅,您这是将整个大军的命脉,都握于掌中,算无遗策啊!葛尔丹若想断我粮道,怕是连从何下手都找不到了!”

韦小葆微微颔首。后勤的运筹学优化,如同为他强大的战争机器注入了持续而稳定的能量。科学的意志,不仅提升了武器的锋锐、通讯的迅捷,更从根本上保障了这庞大肌体的生机与活力。它让漫长的补给线,从脆弱的软肋,变成了坚固的动脉。至此,他对这场战争的控制,已从战场延伸到了支撑战场的一切细微之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