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元操”带来的体质改善效应,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漾开的涟漪一圈圈扩散,其影响终于超越了东南大学的围墙,触及到了更广阔的社会层面。这股由学生自发兴起、效果显着的健身热潮,引起了本市主管文教卫体的张市长的注意。
事情的起因颇具戏剧性。张市长的一位秘书,其侄女正是东南大学的学生,也是“养元操”的忠实练习者。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这位侄女兴奋地向家人展示自己练习“养元操”后的变化——不仅之前痛经的毛病改善了许多,连带着皮肤和气色都好了不少,整个人精气神十足。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位秘书敏锐地察觉到,这或许不仅仅是个例。他随后做了一番简单的了解,发现侄女所在班级、甚至系里,都有不少同学因练习此操而受益,口碑极佳。
一份简短的情况说明,连同一些学生自发记录的体质改善反馈(匿名整理),被摆在了张市长的办公桌上。
张市长是位务实、且颇为关注民生与青少年健康的中年领导。他仔细翻阅了这份材料,尤其是看到那些关于缓解颈椎不适、改善睡眠、提升精力等具体而真实的反馈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素质教育推行、青少年体质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的当下,一种由大学生自发创编、且在实践中证明行之有效的健身方法,其意义可能远超一项普通的校园活动。
“有点意思。”张市长放下材料,对秘书吩咐道,“安排一下,下周我去东南大学调研,顺便实地看看这个‘养元操’。不要兴师动众,就以常规工作调研的名义,加上了解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情况这一项。”
消息传到东南大学,校领导层面自然高度重视。原本一次普通的市长调研,因为加入了“观摩养元操”这一特殊环节,而变得有些不同寻常。校办、学工处、体育系的负责人立刻忙碌起来,一方面准备汇报材料,一方面也悄悄派人提前到林见鹿晨练的小广场“踩点”,确保届时万无一失。
这股紧张的氛围,不可避免地传导到了林见鹿这里。
先是辅导员特意找他谈话,语气和蔼中带着一丝郑重:“林见鹿同学,市领导下周要来学校调研,可能会观摩你们的‘养元操’晨练,这是对你们活动的肯定,也是我们学校的荣誉!你一定要好好准备,确保当天效果,动作要整齐,精神面貌要饱满!”
接着是系里的副书记亲自召见,勉励之余,也不乏提醒:“见鹿同学,你是我们系的骄傲!这次是个很好的展示机会,要展现出我们东大学子的风采和创造力。有什么需要系里支持的,尽管提!”
甚至连之前接触过的体育部长也找到他,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林教练,这下可是要见真章了!当初没急着推广是对的,这次要是能在市领导面前留下好印象,以后全校推广那就是水到渠成!”
面对来自各方的关注和压力,301宿舍的氛围也变得有些微妙。
李立激动得坐立不安:“我的天!市长要来看我们做操?!老林,咱们这下要出名了!是不是得统一一下服装?或者加点新动作?”
王浩则摩拳擦掌,带着运动员迎接大赛的兴奋:“放心吧老林,咱们天天练,底子在那儿呢!保证拿出最好的状态!”
周浩轩虽然表面上依旧淡定,但整理书桌的动作明显仔细了许多,偶尔还会对着镜子理理头发,显然也不想在那种场合失了分寸。
唯有处于风暴中心的林见鹿,依旧保持着令人惊讶的平静。他既没有受宠若惊的惶恐,也没有临阵磨枪的急躁。
“不必紧张,也不必刻意准备。”在宿舍里,他对三位略显亢奋的室友说道,“我们练操的初衷是为了强身健体,不是为了表演给谁看。平时怎么做,到时候就怎么做。动作规范,呼吸自然,精神专注,这就够了。过分追求形式,反而失了本心。”
他的镇定如同定海神针,让躁动的宿舍渐渐平静下来。
他拒绝了系里提出的“提前排练”、“统一着装”等建议,理由充分且让人无法反驳:“养元操’的魅力在于其真实性和持续性,刻意表演反而显得虚假。同学们是因为认同其效果而自发参与,如果变成任务和表演,就失去了意义。我相信,真实的、日常的状态,就是最好的状态。”
校方见他态度坚决,且言之有理,最终尊重了他的意见,只是强调了当天要注意安全和秩序。
终于,市长调研的日子到了。这天清晨,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小广场比平时更加整洁,周围也多了一些便装的工作人员维持秩序。晨练的队伍依旧准时聚集,人数似乎比平时还多了一些,不少同学都知道了今天有特殊“观众”,脸上带着几分好奇和兴奋,但总体秩序井然。
七点半整,林见鹿如同往常一样,走到队伍前方。他今天依旧穿着简单的运动服,身形挺拔,面容沉静。
“各位同学,早上好。我们开始今天的练习,请大家放松身心,专注动作与呼吸。”他的声音平和,没有丝毫紧张,仿佛与往常任何一个清晨并无不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