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泄露的危机感与污名化指控的阴云,如同两只无形的巨手,扼住了见鹿科技高速发展的咽喉。对手的攻势一环扣一环,从技术暗战到舆论抹黑,无所不用其极。
林见鹿看着电脑屏幕上那条关于“非法收集用户**”的爆炸性新闻,眼神冰冷如霜。文章引用了一位所谓的“前核心员工”的匿名爆料,绘声绘色地描述见鹿科技如何通过车辆传感器“监控”用户车内谈话、记录家庭住址和常去地点,甚至“分析”用户的驾驶习惯和情绪状态,其内容之耸人听闻,足以在普通用户中引发恐慌。
“反应很快嘛。”林见鹿冷哼一声,对方显然察觉到了他们对数据资产的重视,立刻祭出了最恶毒的一招——利用公众对**的天然敏感进行污名化。
“林总,必须立刻回应!”周薇快步走进办公室,脸上带着怒意,“这篇文章已经在社交媒体上发酵,不少预订了G9和‘青鸾’手机的用户打来电话询问,部分订单出现了波动!”
“回应是肯定的,但不能掉入他们设定的节奏。”林见鹿迅速冷静下来,“薇薇,你立刻准备一份措辞严谨的声明,强调我们所有数据收集均在用户授权和法律法规框架内进行,主要用于提升产品安全和用户体验,并重申我们极其严格的数据安全和**保护政策。同时,准备召开新闻发布会,我会亲自出席澄清。”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另外,让法务部立刻行动,对发布这篇文章的媒体和那个所谓的‘前员工’,以诽谤和商业诋毁罪提起诉讼!我们要用最强硬的态度,表明我们身正不怕影子斜!”
“明白!”周薇雷厉风行地转身去安排。
办公室里只剩下林见鹿和沈渊。沈渊推了推眼镜,语气凝重:“林总,舆论战还好说,关键是那些网络攻击。虽然暂时被我们挡住了,但对手显然没有放弃。我们的数据量和AI模型价值太大,他们一定会持续不断地寻找漏洞。依赖国外的AI训练芯片和算力基础设施,始终存在被卡脖子的风险,而且数据跨境也存在合规隐患。”
林见鹿走到窗前,看着楼下依旧车水马龙的城市,沉默了片刻。然后,他缓缓转过身,目光中燃烧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老沈,还记得我们几年前,在中央研究院内部立项的那个绝密项目吗?”林见鹿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沈渊先是一愣,随即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林总,你是说……‘**烛龙**’项目?它……已经成熟到可以发布了?”
“是时候了。”林见鹿重重地点了一下头,“数据是我们的石油,AI模型是我们的引擎,而算力,就是驱动这一切的‘心脏’!我们不能让这颗心脏,掌握在别人手里,更不能在别人搭建的舞台上跳舞!‘烛龙’,必须睁眼!”
“烛龙”项目,是见鹿科技中央研究院成立之初,就在林见鹿授意下启动的绝密计划——**自主研发专用于AI训练的超高性能计算芯片**。以《山海经》中“烛龙”命名,取其“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的掌控之力,寓意其将掌控智能时代的算力核心。
这个项目投入了巨量的资源和最顶尖的人才,由沈渊亲自挂帅,在绝对的保密状态下进行了数年。期间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和挫折,甚至一度因为技术路线之争几乎夭折。但林见鹿顶住了所有压力和质疑,坚持投入,因为他深知,没有算力自主,所有的数据优势和AI梦想都是空中楼阁。
而现在,在内外交困的巨大压力下,“烛龙”这颗秘密武器,终于到了亮剑的时刻!
沈渊激动得手指都有些颤抖:“我立刻去准备!‘烛龙’初代芯片,基于我们独创的‘异步脉动阵列’架构,在特定AI训练任务上的能效比,已经**超越了目前全球最顶尖的同类芯片至少百分之五十**!只是量产和生态适配还需要时间……”
“没有时间了!”林见鹿打断他,“我们必须抢在对手形成合围之前,打出这张王牌!立刻启动发布流程,一周后,我要在上海,向全世界展示‘烛龙’!”
命令下达,见鹿科技内部最核心、保密等级最高的一部分团队,如同精密钟表最内部的齿轮,开始以极限效率运转起来。所有参与“烛龙”项目的工程师和科学家被集中到一处与外界物理隔离的基地,进行最后的冲刺。
一周的时间,在紧张、兴奋与极度保密的氛围中飞逝。
发布会的地点,没有选择华丽的会展中心,而是放在了见鹿科技中央研究院那座充满未来感的内部发布厅。受邀前来的,只有全球顶级的科技媒体、行业分析师、核心合作伙伴以及部分国家相关部委的代表。气氛庄重而神秘。
舞台上,灯光聚焦。林见鹿依旧是一身简单的黑色着装,但他此刻的眼神,却比以往任何一次发布会都更加锐利和充满力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