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东晋风华 > 第226章 论道

东晋风华 第226章 论道

作者:冒泡的龙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5 07:18:00

三日之期,转瞬即至。

这一日的郯城郡学,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雨将至。明伦堂内外,早已被闻讯而来的东海郡官吏、学子、乃至一些识文断字、关心郡务的士绅商贾挤得水泄不通。堂内正北主位设一案,为陆昶席。其下左右分列坐席,左边以杜子腾、沈文休、孔慕道及数名神色倨傲的天师道道士为首,右边则是以谢玄、顾雍之为首的东海郡官员及本地学子代表。高啸亲自带着一队精悍的亲卫,于堂外及各处要道警戒,目光锐利如鹰,确保万无一失。

辰时正刻,陆昶一身半旧青衫,从容步入明伦堂。他并未着官服,仿佛只是来参加一场寻常的讲学。然而其步履沉稳,目光平静,自有一股渊渟岳峙的气度,瞬间便将成为焦点的压力承担下来,也让有些嘈杂的堂内迅速安静下来。

“陆兄。”谢玄见陆昶到来,起身微微颔首,眼中带着信任与支持。其余东海郡众人亦纷纷起身,齐声道:“府君!” 声音整齐,带着由衷的敬意。

陆昶对谢玄及众人点头示意,随即在主位安然落座,目光平和地扫向左边以杜子腾为首的众人,淡淡道:“诸位远来是客,今日论道,但请畅所欲言。陆某在此,洗耳恭听。”

杜子腾深吸一口气,率先发难。他起身对陆昶拱手一礼,姿态看似恭敬,语气却咄咄逼人:“陆使君,《易》云:‘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近日建康多位高真观测星象,皆言东北有妖星犯紫垣,其色赤白,光芒逼人,主戾气僭越,纲常颠倒,兵燹将起。使君坐镇东海,兴非常之兵,行非常之政,敢问,此星象是否正应在使君身上?使君行事之前,可曾虑及天道示警,以免祸及江东苍生乎?” 他直接将“妖星”与陆昶挂钩,言语间已将东海新政定性为招致灾祸的根源。

此言一出,满堂皆寂。所有目光都紧紧盯在陆昶身上,空气仿佛凝固。

陆昶闻言,神色丝毫未变,甚至嘴角还泛起一丝若有若无的讥诮。他并未立刻反驳,反而好整以暇地反问道:“杜公子家学渊源,想必熟读经史。那么,请问杜公子可曾记得《左传》鲁庄公七年所载,‘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其时周室尚在,礼乐未崩,然天降此异象,不知当时可有兵燹大起,祸乱苍生?”

杜子腾一愣,他专注于谶纬星象之学,对这类具体史实反倒记忆不深,一时语塞。

陆昶不待他回想,继续追问,语速平缓却步步紧逼:“又,《史记·天官书》有载,‘荧惑守心’,历来被视为大凶之兆,然则秦皇汉武时,此象皆曾出现,其时四海一统,国势正隆,虽后期或有变故,但岂能简单归咎于星象?此又作何解?”

连续两个基于史实的反问,直接撼动了对方“星象必然对应人事祸福”的立论基础。星象与人事的对应,本就充满附会和巧合,难以自圆其说。堂下东海众人眼中已露出振奋之色。

陆昶这才缓缓起身,目光清朗,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天道幽远,玄奥难测,非凡夫俗子所能尽窥。圣人观象,意在敬天修德,反躬自省,而非拘泥于具体征兆,牵强附会,更非以此妄断人事吉凶,制造恐慌,惑乱民心!”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沉凝,引用了荀子的名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星象运行,日月交替,寒来暑往,皆有其自然之规律,并不会因为人世的贤愚治乱而改变。将人世祸福简单归因于星象,此非敬天,实为怠惰!是将人自身应尽之责,推诿于虚无缥缈之天道!”

这一番论述,从史实到哲理,层层递进,彻底否定了对方借星象攻击的根本逻辑。杜子腾脸色涨红,想要反驳,却发现自己在对方严密的逻辑和扎实的史实面前,竟找不到着力点。

沈文休见势不妙,急忙起身,转换角度攻击:“陆使君博闻强识,沈某佩服。然则,即便星象莫测,难与人事一一对应。但‘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天地鬼神,乃人伦根本,沟通天地之桥梁。使君在东海,重功利而轻祭祀,诸多传统仪典废弛,此岂非怠慢鬼神,不敬天地?无诚敬祭祀之心,何来天佑神庇?若无天佑,纵有强兵利甲,又能支撑几时?” 他将问题引向了“祭祀”这一传统礼制的核心。

陆昶目光扫过沈文休,并未动怒,反而点了点头,似乎肯定他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他沉声道:“沈公子所言‘祀’,是为何祀?是徒具形式的焚香祷告,三牲供奉,还是发自内心的敬畏与仁德?”

他自问自答,声音逐渐提高:“《礼记》有云:‘夫礼者,自卑而尊人。’ 真正的敬天法祖,不在虚文缛节,而在身体力行的德行!陆某在东海,均田亩使民得温饱,兴学堂使民知礼义,设医馆使民免夭横,练新军使民保家园——此等实实在在的‘仁政’,让万千黎庶得以生存、得以教化、得以安宁,让这世间少一些饿殍,多一些书香,少一些悲泣,多一些欢笑!此等功德,难道不比为少数人服务的繁文缛节,不比对着一堆泥塑木雕空耗民脂民膏,更合天道好生之德?更配得上‘祭祀’二字吗?!”

他言辞恳切,又带着凛然正气,最后更是引用《论语》之言,发出振聋发聩的质问:“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连眼前活生生的人都无法安顿,却去空谈如何祭祀鬼神,此非敬天,实为欺天!如此‘祭祀’,纵有万千仪轨,也不过是自欺欺人,徒惹天笑!”

“欺天”二字,如同重锤,狠狠砸在沈文休以及所有持此论者的心上。陆昶巧妙地将“祭祀”的内涵从宗教仪式扩大到了民生德政,并占据了道德和逻辑的制高点。沈文休面红耳赤,嘴唇嗫嚅了几下,终究没能说出话来,颓然坐下。

论辩伊始,陆昶仅以史实辨析和经典新解,便连破对方“星象示警”与“怠慢祭祀”两大责难,言辞犀利,逻辑缜密,引得堂内东海众人心潮澎湃,几乎要喝彩出声。而杜子腾、沈文休等人,则面色难看,气势已然受挫。

喜欢东晋风华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东晋风华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