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东晋风华 > 第188章 仁心

东晋风华 第188章 仁心

作者:冒泡的龙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5 07:18:00

接连参观了田野、市集与学堂,王璎与谢道韫对东海郡的新政已有了颇为立体的认知。然而惊奇,似乎远未结束。

今日陆昶并未安排外出,而是在太守府的正厅,召集了郡中几乎所有登记在册的医者、药师,以及各乡选派的聪慧子弟,总数近百人。王璎与谢道韫被邀请在侧席旁观。

厅内气氛庄重,前方悬挂着一幅巨大的人体经络穴位图,以及一些描绘着常见草药、病症的挂图,皆是郡府延请画师根据陆昶口述精心绘制的。

陆昶站在众人之前,青衫磊落,神色肃然。他开门见山,声音清晰地传遍整个厅堂:

“今日请诸位前来,是为推行‘郡医馆’之制,并宣讲《新医律》及若干行医守则。”

此言一出,不仅下方的医者窃窃私语,连侧席的王璎也睁大了美目,谢道韫则微微坐直了身体。医者,素来是各自为政,或依附世家,或行走江湖,郡守直接插手医事,并订立律法、守则,实属罕见。

“自即日起,郯城设立总医馆,各乡依人口设分馆。所有在东海郡行医之大夫、药师,需至郡府登记造册,经考核,评定等级,方可执业。”

接着,陆昶抛出了一系列令在场许多老医者都瞠目结舌的概念:

“其一,重‘消毒’。凡医者诊病、处理伤口之前,必以沸水洗手,所用布巾、器械,亦需以沸水煮过,或浸泡于高度烈酒之中。病患创口,需以清洁煮沸晾晒布条包扎,以防‘邪毒’入侵。” 他用了这个时代能理解的“邪毒”来解释细菌感染。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医者忍不住起身质疑:“府君,老夫行医数十载,从未听闻此等规矩!病人创口化脓,乃是体内邪气所致,与洗手、煮布何干?此非小题大做?”

陆昶并未动怒,平静反问:“老丈,若两处同样伤势,一处按此法处理,一处按常法处理,何者更易化脓溃烂?何者更易痊愈?”

那老医者一怔,回想平生所见,似乎……确实有些区别,但又说不出所以然。

陆昶继续道:“其二,病症分类,隔离防治。凡遇高热、咳血、皮疹等具有传染性之疾,需立即上报医馆,并对病患进行隔离安置,防止蔓延。其三,建立病历。每位就诊者,需记录其姓名、年龄、症状、诊断、用药,以便追踪病情,总结经验。”

他一条条宣布,内容细致到让谢道韫都感到震惊。这不仅仅是医者的规矩,更是一套缜密的管理体系,其核心在于“预防”与“秩序”。

最让下方医者和旁听民众哗然的,是最后一条:

“其四,推行‘医助金’制度。郡中所有民户,按丁口每年缴纳少额钱粮或等价物,登记在册。此后一年内,凡册内之人至郡属任何医馆就诊,诊金、基本药费全免!重伤、重病者,由郡府视情况补贴大部!”

“免费医治?”这下连王璎都忍不住低呼出声。这手笔太大了!她看向陆昶,眼神仿佛在看一个……散财童子?不,他眼神清明,绝非愚蠢。

台下顿时炸开了锅。有贫苦出身的医徒面露激动,有谨慎的医者担忧郡府财力,更有民众代表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使君,此法虽善,然则药材、医者俸禄,从何而来?”一位中年医者问出了关键。

陆昶早已成竹在胸:“医者俸禄,由郡府按月支取,按其等级、诊治人数与效果评定。药材来源,郡府将设立官营药圃,统一采购、炮制、分发。‘医助金’所收,主要用于补贴药资与俸禄,不足部分,由郡府从盐利及其他收入中补足。”

他环视众人,声音沉凝而有力:“诸位!医者父母心!陆某设立此制,非为与诸位争利,而是为了让医术惠及更多百姓,让我东海郡民,无论贫富贵贱,生病时能有所依,不至于因无钱诊治而家破人亡!这也是为了规范医道,减少庸医误人,提升诸位之医术与声誉!望诸位能体察此心,同心协力,共筑此仁政基石!”

他这番话,既阐明了目的,也考虑了医者的利益和职业发展,更抬出了“仁政”的大义。许多原本心存疑虑的医者,渐渐陷入了沉思。尤其是那些心怀济世之念的,更是目光闪动,显然被打动了。

集会散去后,王璎迫不及待地找到陆昶,语气中带着难以置信:“陆府君,你……你可知这免费医病要花多少钱?你这郡守,难道是想做万家生佛不成?”

谢道韫虽未开口,但目光中也带着深深的探究。她比王璎想得更深,此举不仅耗资巨大,更是将一部分原属于民间医者和家族自行延医的权力,收归郡府,其带来的社会结构变化,是颠覆性的。

陆昶看着两位贵女,微微一笑,笑容里带着一丝疲惫,却更显坚定:“王姑娘,谢姑娘。人之一生,除饥寒外,最怕的便是病痛。一场大病,足以让一个刚刚温饱的家庭重新陷入绝境。我免赋税,均田亩,兴学堂,若百姓因一场病便失去所有,那之前种种,意义何在?”

他望向厅外湛蓝的天空,语气悠远:“钱财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若能用于让治下百姓少一份恐惧,多一份保障,这钱便花得值。所谓‘仁政’,并非空谈,便是要落在这些实处。今日或许艰难,但只要郡府运作得法,商贸繁荣,此法未必不能持续。即便艰难,也要有人先去尝试。”

王璎怔怔地看着他,第一次觉得眼前为牧则济一方之民,身上有一种她从未在建康那些世家子弟身上见过的、沉重而耀眼的光芒。

谢道韫静静地听着,心中波澜起伏。她看到的,是一个真正试图构建一个“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理想秩序的践行者。这份近乎理想主义的执着与魄力,让她在理智上感到震撼,在情感上……泛起难以言喻的涟漪。

她轻轻抚过袖中那支紫檀竹笔,冰凉的笔杆似乎也带上了一丝温度。

东海郡的新政,从土地到市集,从学堂到医馆,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渗透到民生的每一个角落。而主导这一切的陆昶,在他那看似温和从容的表象下,藏着的是一颗怎样坚定而充满仁恕的赤子之心?

喜欢东晋风华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东晋风华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