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东晋风华 > 第49章 西府将佐众生相

东晋风华 第49章 西府将佐众生相

作者:冒泡的龙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16:37:17

文书处设在军营西北角的一排砖瓦房内,与郗超那肃穆的签押房相比,这里显得嘈杂而忙碌。空气中混合着劣质墨汁的臭味、汗味以及一股陈年卷宗特有的霉味。十数张木案拼凑在一起,构成了主要的办公区域,七八个文吏埋首其间,或奋笔疾书,或低声交谈,或捧着卷宗匆匆进出。角落里堆放着高高的、似乎永远也处理不完的文书竹简。

李效引着陆昶进来,拍了拍手,声音不大,却足以让屋内大部分人抬起头。

“诸位,这位是新来的陆昶陆参军,奉郗参军之命,暂在文书处熟悉军务。大家照应着些。”李效的介绍简洁明了,公事公办。

瞬间,十几道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陆昶身上。这些目光里,有纯粹的好奇,有审慎的打量,但更多的,是一种混合着疏离和淡淡优越感的审视。他们大多穿着半旧不新的吏服,手指染着洗不净的墨渍,脸上带着长期伏案工作的疲惫。对他们而言,这个一袭青衫、面容俊朗、气质与他们格格不入的年轻人,无疑是另一个世界来的。

“陆参军。”几声稀稀落落、谈不上热情的招呼响起。

陆昶面色平静,拱手环视一周:“陆昶初来乍到,于军务生疏,日后还需向诸位同僚多多请教。”姿态放得颇低。

李效随意指了一张靠窗的空案:“陆参军暂且在此处安坐。今日先熟悉一下各类文书制式与归档规矩。”他唤来一个年轻文吏,“小崔,将《西府文书条例》和近期的《军情摘要》底稿取来,予陆参军观看。”

那叫小崔的文吏应了声,好奇地偷瞄了陆昶一眼,快步去了。

陆昶刚落座,还未及翻阅小崔送来的厚厚一叠条例,门外便传来一阵略显喧哗的脚步声。

“喂!录曹那边催要的上月各部兵员核验册,可弄好了?催命似的!”人未到,声先至。语气带着几分不耐烦的骄矜。

只见几个年轻武官簇拥着一人走了进来。为首者约莫二十出头,身着精良皮甲,腰佩长刀,面容与桓温有几分依稀相似,眉宇间带着一股毫不掩饰的倨傲之气。正是桓温的侄子,桓懿。

屋内文吏们的头似乎埋得更低了些,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凝滞。

一名老吏连忙起身,陪着笑脸:“桓校尉,就快好了,就快好了,正在核对最后几个数字……”

“快些!磨磨蹭蹭!”桓懿不耐地挥手,目光扫过屋内,很快便落在了那唯一的新面孔上。见陆昶一身青衫,案头堆着文书,他嘴角一撇,露出一丝毫不掩饰的轻蔑。

“哟,李参军,你这文书处是越发‘人才济济’了?怎地还有酸儒混进来了?”他声音不大,却足以让整个屋子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是走错了地方,还是觉得我西府的刀笔,比建康的清谈更容易糊弄?”

他身后的几个跟班武官发出几声低低的嗤笑。

李效眉头微皱,上前一步:“桓校尉说笑了,这位是陆昶陆参军,乃大司马征辟入府……”

“知道,知道。”桓懿打断李效的话,踱步到陆昶案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眼神玩味,“不就是那个在建康有点虚名的陆郎君么?怎么,是建康的金脂粉黛看腻了,来我姑孰体验风土人情?”他故意用手拍了拍陆昶案上那叠崭新的《文书条例》,“这东西,看得懂吗?可别把兵甲册录成诗文唱和了,哈哈!”

肆无忌惮的嘲讽。周围文吏们噤若寒蝉,无人敢出声。桓氏宗族在西府势力盘根错节,桓懿虽官职不高,却无人愿意轻易得罪。

陆昶抬起眼,目光平静无波,既无愤怒,也无惧色。他缓缓站起身,对着桓懿拱手一礼,动作从容不迫:“原来是桓校尉。昶初来,于诸事确多生疏,正需依律例行事,勤学慎行,以免贻误军机。校尉督促文书,亦是尽责,我等自当尽快办理,不误公事。”

他避开了所有的人身攻击和挑衅,将话题完全拉回到公务本身,态度不卑不亢,语气平稳得仿佛对方只是在正常催促进度。

桓懿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反而被这不软不硬的回应噎了一下。他冷哼一声,还想再说什么,门外又传来一个洪亮粗豪的声音。

“娘的!这月的军功赏格到底批没批下来?老子营里那些崽子们眼睛都盼绿了!”

声如洪钟,震得房梁似乎都在抖。随着话音,一个铁塔般的汉子大步流星地闯了进来。此人身高八尺有余,满脸虬髯,肤色黝黑,一身戎装沾着尘土,仿佛刚从演武场上下来,周身带着一股剽悍逼人的气势。正是以勇力闻名的猛将邓遐。

他的到来,瞬间将方才桓懿带来的那种纨绔子弟的骄矜之气冲得七零八落。

李效连忙迎上:“邓将军,正在走流程,郗参军已过目,就等大司马用印了。”

“快点快点!斩个首级不容易,别让弟兄们寒了心!”邓遐嗓门极大,震得人耳朵嗡嗡响。他目光扫过,看到桓懿,只是随意点了点头,显然对这个桓家子弟并不怎么放在心上。至于屋里的文吏,他更是懒得多看一眼,在他眼里,这些舞文弄墨的家伙,远不如一个能冲锋陷阵的士卒来得重要。

他的目光掠过陆昶时,微微顿了一下,似乎觉得这生面孔有点特别,但也就仅此而已,很快又转向李效催促赏格之事。对他而言,陆昶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军功赏赐何时能发。

就在邓遐嚷嚷的功夫,另有几人沉默地走进文书处。他们大多穿着与江东军略有差异的戎服,面容粗糙,眼神警惕而沉郁,为首一人默默地将一份公文递给当值文吏,低声道:“谯郡桓宣刺史麾下,军需申领文书,请尽快核验。”

他们是北方流民帅出身、现依附于西府的将领的代表。他们在西府体系中地位微妙,既受倚重,又难免被猜忌和排挤,因此行事格外低调谨慎,很少与江东系的将领或官吏过多交流,只是沉默地履行程序。

桓懿见邓遐进来,似乎也觉得无趣,又斜睨了陆昶一眼,丢下一句“抓紧点!”,便带着人扬长而去。邓遐催问了几句,得到李效的再三保证后,也风风火火地走了。那几位北方将领交完文书,更是片刻不留,悄然离去。

文书处重新恢复了之前的忙碌和嘈杂,仿佛刚才那短暂而激烈的众生相从未出现过。

小崔偷偷凑近陆昶,小声嘀咕道:“陆参军,您别介意……桓校尉他……唉,习惯就好。邓将军就是嗓门大,人直性子,不坏。那些北边来的,都不太爱说话……”

陆昶微微一笑,点了点头,表示无妨。他重新坐下,目光落在眼前的《西府文书条例》上,手指拂过书页边缘。

这小小的文书处,俨然便是整个西府,乃至整个江东与北方复杂局势的微缩景观。桓氏宗亲的骄扈,江东宿将的直悍,北方流民势力的隐忍,以及底层文吏的谨小慎微……各方势力在此交汇、碰撞,又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

而他,这个初来乍到的“陆参军”,已然被卷入了这漩涡之中。桓懿的挑衅,绝不会是最后一次。

他深吸一口气,摒弃杂念,目光变得专注起来,开始逐字阅读眼前的条例。

第一步,是先要读懂这里的规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