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东晋风华 > 第24章 司徒锐问转乾坤

东晋风华 第24章 司徒锐问转乾坤

作者:冒泡的龙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16:37:17

顾雍那一声“够了”,声音并不高昂,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与重量,如同磐石投入汹涌的漩涡,瞬间压下了所有的嘈杂与暗流。

他目光如电,先扫过那位面红耳赤、犹自不甘的李评官,眼神中带着明显的警示与不满。李评官接触到这目光,顿时如被冰水浇头,所有的不忿都噎在喉中,悻悻然地低下头,不敢再发一言。

顾雍的视线随后落在副中正周闵身上,虽未言语,但那深沉的目光已然表达了态度——风闻攻讦可以,但需有度,如此市井泼妇般的撕咬,已失中正官的体统,更非选材之道。周闵脸上那丝惯有的笑容早已消失无踪,面色微沉,避开了顾雍的目光,指尖在案几下悄然握紧,显然心中极不痛快,却也不敢公然顶撞这位以刚直闻名的大中正。

最后,顾雍的目光落回堂下的陆昶身上。那目光依旧锐利,审视的意味却更浓了几分,甚至还带着一丝极难察觉的探究。方才陆昶那番不卑不亢、有理有据的自辩,显然也出乎了他的意料。此子之机敏、沉着与口才,确非寻常。

堂内一时间陷入了另一种寂静。方才那场针对品行的狂风暴雨似乎被暂时按下,但谁都明白,这绝非结束。周闵等人绝不会轻易罢休,更大的刁难必然还在后头。许多人为陆昶稍稍松了口气,却又旋即为他接下来的命运提起了心。

寒门士子们手心捏汗,高门子弟则冷眼旁观,等着看下一出好戏。王坦之嘴角重新挂起冷笑,他不信陆昶能每次都如此幸运。

珠帘之后,谢道韫轻轻吁出一口气,方才紧绷的心弦稍缓,但秀眉依旧微蹙。她知道,危机只是暂缓,远未解除。王璎等人也重新开始摇动团扇,交头接耳,议论着方才的惊险一幕。

就在这气氛微妙、暗潮再度蓄积的时刻——

大堂侧门处,忽然传来一阵沉稳而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轻微的甲叶摩擦之声。

众人愕然,纷纷侧目望去。只见一名身着司徒府属官服饰、腰佩长剑、神色精干的中年长史,手持一份封着火漆的公文,大步流星地走入堂中。他的出现极其突兀,与这品评场合格格不入,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那长史对堂上剑拔弩张的气氛恍若未觉,径直走到主位前方,对着顾雍及众品评官抱拳一礼,声音洪亮,不卑不亢:

“卑职司徒府录事长史赵韫,奉司徒公钧令,特来呈送公文!”

司徒公?司马昱?

堂内顿时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呼声。司徒府为何会在此刻派人前来?而且还是直接闯入中正品评的现场?

顾雍眉头微皱,但对方手持司徒府公文,依礼不得不接。他沉声道:“赵长史请讲。”

赵长史展开公文,朗声宣读,声音清晰地传遍大堂:“司徒公钧令:闻今日中正衙署品评才俊,乃为国选贤之盛事。本王心系国本,特此聆听。然,空谈玄理,不若切问实务。今有北伐相关战略疑难三则,困扰府中已久,悬而未决。闻吴郡士子陆昶,于兵略政事颇有见解,特此借此良机,垂询于彼。若其能答,不论品第高下,皆可录其言,呈送司徒府参详,以资国用。望诸公行个方便。”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司徒司马昱,竟在如此微妙关头,以“垂询实务”、“以资国用”的名义,直接介入中正品评!这看似是临时起意的“考教”,实则用意深远!这分明是在以一种极其高明的方式,强行将话题从虚无缥缈、易被操纵的“德行风闻”与繁琐经义,扭转到需要真才实学、关乎国策的“实务策问”上来!这是在为陆昶搭建一个能够公平展示其才学的平台,更是对之前那场恶意攻讦的无形否定与压制!

周闵的脸色瞬间变得极其难看,几乎要控制不住站起身。他精心策划的攻势,竟被司徒府一纸公文轻易化解!王坦之更是目瞪口呆,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司徒公为何要回护一个寒门小子?!

顾雍眼中精光一闪,瞬间明白了司马昱的意图。他虽不喜外人干预中正之事,但司徒此举,冠冕堂皇,占尽“为国求贤”的大义名分,令他无法拒绝,甚至内心深处,也乐见其成,以免品评彻底沦为一场闹剧。他沉吟片刻,缓缓颔首:“既是司徒公垂询国事,自无不可。赵长史请宣题。”

赵长史转身,面向陆昶,目光锐利地打量了他一下,随即展开另一份卷轴,声音洪亮地念出三个问题:

“第一问:北伐之要,首在粮秣。然江淮之地,屡经战乱,民生凋敝,仓廪不实。若大军北进,长途转运,耗费惊人,且易为敌所乘。敢问,除却常规屯田之外,可有其他事半功倍之策,能于战前快速积谷,保障大军深入中原之需,又可减轻民力负担?”

“第二问:民心向背,乃成败之基。中原沦陷已久,遗民身处胡尘,其心是否仍向晋室?若王师北进,当以何种具体之策宣示德意、争取民心、瓦解胡虏统治?又如何辨别真心归附者与首鼠两端、甚至胡人细作?”

“第三问:江东偏安已久,文武渐生苟安之心,百姓亦畏战惧祸。北伐乃逆此惰性而行,势必遭遇朝野内外之巨大阻力。敢问,当以何策凝聚朝野共识,激励军民士气,使上下同心,戮力北伐,而非内耗掣肘?”

这三个问题,如同三把沉重的钥匙,直接插入了当前北伐战略最核心、最棘手的锁孔之中!它们远比之前任何经义考教或刁难更为宏大、深刻、务实,直指国家战略的顶层设计!每一个问题都牵扯到政治、经济、军事、民心的复杂层面,绝非寻常书生能够回答,甚至许多朝中大臣也未必能有良策!

这已远远超出了一般中正品评的范畴,分明是司徒府乃至朝廷真正面临的难题!

堂内一片死寂。所有人都被这三个问题的深度和重量所震撼。高门子弟们面面相觑,许多人脸上露出茫然或思索之色,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回答。寒门士子更是觉得如同天书。

周闵和王坦之先是错愕,随即心中却升起一股扭曲的快意——司徒府这哪里是回护?分明是把他架在火上烤!回答这等难题,稍有不慎,便是贻笑大方,甚至可能言多有失,触犯忌讳!答得好是僭越,答不好便是无能!这简直比之前的诘难更加凶险!

珠帘之后,贵女们也被这突如其来的转折和沉重的问题惊住了。

“这…这都是些什么问题啊?”王璎愕然道,“听着便让人头晕。”

“司徒公怎么会问一个士子这些?这岂是他能答的?”另一位贵女也表示不解。

谢道韫的心却再次提了起来。她聪慧绝伦,立刻明白了这三个问题的凶险与机遇并存。答好了,一飞冲天;答不好,或稍有差池,便是万劫不复。她不禁再次为场中那个身影担忧起来。

所有的目光,再次聚焦于陆昶。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面对这如同泰山压顶般的三个战略难题,陆昶的脸上,竟未见丝毫慌乱与畏惧。

相反,他的眼眸之中,仿佛有光华骤然亮起。

那是一种遇到真正挑战时的兴奋,一种胸有丘壑、欲吐为快的灼热,一种终于可以抛开无聊的纷争、直指问题核心的畅快!

他深吸一口气,再次整肃衣冠,对着赵长史,也对着堂上诸公,郑重一揖,清朗的声音中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与力量:

“司徒公垂询,乃国之大事,晚生才疏学浅,本不敢妄议。然既蒙下问,敢不竭尽驽钝,略陈管见,以报国家?所言俱是书生之见,刍荛之议,是否有当,敬请明公斧正,并转呈司徒公斟酌。”

谦逊的开场之后,他抬起头,目光如炬,朗声道:

“晚生试答第一问:粮秣之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