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东晋风华 > 第23章 恶语如潮诽清白

东晋风华 第23章 恶语如潮诽清白

作者:冒泡的龙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16:37:17

陆昶清朗的“恭请明公问策”余音尚在堂中萦绕,副中正周闵并未立刻抛出经义或实务的难题。他脸上那丝惯有的、令人捉摸不透的笑意反而加深了几分,目光却转向身旁另一位面色严肃、颧骨高耸的品评官,微微颔首。

那品评官姓李,乃是御史台出身,素以刻板严苛、吹毛求疵闻名,此刻得到周闵示意,立刻会意。他猛地将手中茶盏往案几上一顿,发出“咚”的一声闷响,打破了堂中短暂的寂静。只见他面沉如水,一双三角眼锐利如刀,直刺向堂下的陆昶,开口便是雷霆般的厉声诘问,声音洪亮而充满压迫感:

“陆昶!你且抬头!”

这一声断喝,先声夺人,意图在气势上将其压垮。见陆昶依言平静抬头,目光坦然迎视,李评官眼中闪过一丝意外,旋即被更深的厉色取代,语速极快,如同连珠弩箭,喷射而出:

“本官风闻,你虽读书,然平日行止,颇多狂悖可疑之处!其一,你居所门楣之上,竟大书‘醉揽山河笑青史’七字!此等言语,狂诞不经,藐视先贤,更兼‘醉’字当头,放浪形骸,岂是谨守礼法之士子所为?此等心性,可能称得上‘德行端正’?!”

此话如同第一波浪潮,狠狠拍来。堂上顿时响起一片低低的哗然。高门子弟中不少人露出果然如此或看好戏的神情。寒门士子则心头一紧。

陆昶神色未变,正要开口,那李评官却根本不给他分辨的机会,第二波攻击接踵而至,声音愈发高昂:

“其二!风闻你常与一身着青袍、形迹可疑之道人往来密谈,出入茶舍私室,鬼鬼祟祟!当今天下,天师道虽显,然妖妄之徒亦多借其名惑众!你结交此等不明底细之方外人士,所欲何为?可是习了什么蛊惑人心、装神弄鬼之术?!此等行径,可能称得上‘身家清白’?!”

此言更为恶毒,直指交通妖人,暗喻图谋不轨。连珠帘后的贵女们都微微变色,王璎更是用团扇掩住了嘴,眼中露出惊疑。谢道韫的眉头蹙了起来。

然而,攻击仍未停止。李评官目光扫过寒门士子队列,又扫过不远处的高门子弟,最终钉在陆昶身上,发出了最诛心的一问:

“其三!亦是风闻最盛者!你不过一寒门士子,为何能得陈郡谢氏嫡子、谢幼度公子那般推重,甚至不惜降尊纡贵,屡次三番亲往你那陋室?更引得谢家才女亦在清谈雅集之中,屡有回护之语?!”

他声音陡然拔高,充满暗示与恶意:“你究竟用了何种手段,何种言辞,竟能蛊惑公卿子弟,左右高门视听?!此等攀附权贵、摇唇鼓舌、搬弄是非之行径,可能称得上‘志行高洁’?!莫非真如外界所疑,你之所图,非在学问,而在钻营乎?!”

“门楣狂言”、“结交妖道”、“蛊惑贵胄”——三项巨大的、基于“风闻”的帽子,一顶比一顶沉重,一顶比一顶恶毒,如同三座漆黑的大山,裹挟着污浊的泥石流,劈头盖脸地砸向堂中那孤身挺立的青年!这已绝非考教学问,而是**裸的人格诋毁与政治构陷!目的就是要从根子上否定他的品德,将他彻底钉死在“无行小人”的耻辱柱上,永世不得超生!

堂内气氛瞬间降至冰点。寒门士子们面色如土,浑身发冷,仿佛看到了自己即便有才学也可能面临的可怕下场。高门子弟中,多数人冷眼旁观,甚至面露快意。王坦之嘴角难以抑制地向上扬起,眼中尽是阴冷的得意。

周闵在一旁,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脸上依旧挂着那副莫测的笑容,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他只是个安静的看客。而端坐主位的顾雍,眉头紧紧锁起,面色凝重地看着这突如其来的风暴。他虽重规矩,厌恶此等近乎市井辱骂的攻讦,但“风闻奏事”本就是清议品评中难以避免的一环,他亦不能轻易打断。

所有的压力,所有的恶意,所有的审视,都集中在了陆昶一人身上。

珠帘之后,贵女席间一片寂静。几位女郎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凌厉攻击惊呆了。她们何曾见过中正品评场上如此酷烈的场面?

“这…这…”王璎手中的团扇都忘了摇,结结巴巴道,“这些…若是真的…那也太过…”

“风闻之事,岂可尽信?”颍川庾氏的女郎忍不住低声反驳,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平,“如此诘问,与市井诽谤何异?”她显然觉得这般手段有**份。

谢道韫的指尖已然掐入手心。她看着场中那个依旧挺直如松的身影,看着他面对如此滔天恶意的诬蔑,竟仍能保持那般惊人的平静,心中涌起的不仅是愤怒,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震动。她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杀招,比任何刁钻的学问考教都更凶险百倍!她几乎要按捺不住,却深知自己此刻绝不能开口。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陆昶会被这连环重击打得不知所措、甚至崩溃失态之时。

陆昶,动了。

他既未惊慌失措地大声辩白,也未愤怒失态地反唇相讥。在那一片足以令人窒息的恶语浪潮中,他只是再次,缓缓地,对着上方诸公,躬身行了一礼。

然后,他直起身,抬起了头。

他的目光清澈依旧,却仿佛被这污浊的雨水洗涤得更加明亮锐利。他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沉稳,每一个字都如同玉磬轻敲,穿透了堂内的压抑,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明公息怒。风闻之事,素来真伪混杂,三人成虎,曾参杀人。晚生不敢怨怼明公垂询,然,亦不敢不自辩清白,以正视听。”

他首先定下了“自辩清白”的基调,不卑不亢。

“其一,门楣之字,确是晚生所书。”他坦然承认,却话锋一转,“然,‘醉’非沉湎曲糵之醉,乃是心醉于山河壮丽、文采风流之‘醉’;‘笑’非轻慢青史之笑,乃是感悟兴衰、豁达通透之‘笑’。此七字,乃晚生于父母新丧、大病初愈之际,感念生死,顿悟人生须臾,当有所为而书,抒胸中块垒,明凌云之志。若因此言获罪,晚生无话可说,然若据此判定晚生狂悖无行,晚生实难心服。不知孔子赞颜回‘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可否称‘狂’?太史公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可否称‘诞’?”

引经据典,巧妙化解,将个人抒怀提升到与古贤志趣相通的高度,反而显得发难者见识浅陋。

“其二,”陆昶目光转向那位李评官,语气依旧平稳,“晚生确曾与一位青袍道人在茶舍清谈。然,所谈不过老庄玄理、养生之道。道人乃方外清修之士,步履轻盈乃修行所致,何来‘形迹可疑’?交谈内容,光明正大,何来‘鬼祟’?至于其跟脚,晚生亦不甚了了,只因言谈投机,遂成萍水之交。莫非与僧道清谈,便成了结交妖人、习学邪术?如此,则昔日王导丞相与高僧帛尸梨密多罗相交,谢安石公与支道林论道,又该当何论?”

举出王导、谢安与高僧名道交往的先例,直接将对方的指控顶了回去,让其不敢再深入,否则便是非议先贤。

“其三,”说到此处,陆昶的目光扫过周闵,最后落回李评官脸上,语气微沉,带上了一丝凛然之气,“谢玄公子,性情赤诚,磊落光明,因其认可晚生些许浅见,便以友待之,常来切磋学问。此乃谢公子慧眼识人、不以门第取士之雅量,更是晚生之荣幸!如何到了明公口中,竟成了‘蛊惑’、‘攀附’?此语不仅污了晚生清白,更是对陈郡谢氏门风、对谢公子人品之莫大贬损!晚生人微言轻,受此污名尚且可忍,然谢氏清誉,谢公子赤心,岂容轻侮?!至于谢才女清谈之言,自有其深意雅趣,晚生岂敢妄加揣测,更与‘回护’、‘左右视听’无涉!明公此问,恕晚生愚钝,实不知该如何作答,亦不敢作答!”

这一番话,掷地有声!不仅撇清了自己,更巧妙地将谢氏抬了出来,指出对方指控是在侮辱谢氏门风,一下子将问题的严重性提高了数个层级,反而让发难者陷入了尴尬境地!尤其最后那句“不敢作答”,更是以退为进,暗指对方问题本身就有挑拨离间、非议高门之嫌!

这一连串的自辩,逻辑清晰,有理有据,不疾不徐,却层层递进,如同精准的手术刀,将对方泼来的污水一一荡开,反而映照出自身的清白与光风霁月!

堂内再次陷入一片死寂。

但这一次的寂静,与之前完全不同。

许多品评官面露愕然,交换着惊讶的眼神。高门子弟中,不少人收起了轻视,神色变得凝重。寒门士子则仿佛扬眉吐气,眼中重新燃起激动的光芒。

李评官被驳得面红耳赤,张了张嘴,还想再强辩什么,却一时找不到更犀利的言辞。

周闵脸上的笑容终于彻底消失了,他目光阴沉地看着陆昶,手指停止了敲击。

而就在此时,一直沉默的主位之上,大中正顾雍,缓缓地、清晰地开口了:

“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