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 > 第50章 湘北运筹

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 第50章 湘北运筹

作者:Yumi霸霸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14:30:12

(1939年9月-10月·第一次长沙会战)

一、战前布局:帐中定策御强敌

1939年9月的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部,空气凝重得像浸了水的棉絮。长条会议桌旁,身着黄呢军装的将领们眉头紧锁,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墙上悬挂的湘北军事地图上。林文澜端坐其中,肩章上的中将军衔在灯光下泛着冷光,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军刀刀柄——这是他从北伐战场带下来的老物件,刀鞘上的划痕里,藏着数十场战役的硝烟。

“冈村宁次这老狐狸,摆出三路合围的架势,实则想以第6师团为主力,突破湘北防线直取长沙。”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声音打破沉寂,手中的指挥杆重重落在地图上“新墙河”三个字上,“我军采用‘后退决战、诱敌深入’之策,将日军引诱至汨罗江、捞刀河之间,再集中主力围歼。101军作为湘北防御的中坚,由文澜你指挥,扼守新墙河至金井一线,务必迟滞日军南下速度,为友军合围争取时间!”

林文澜起身敬礼,声音沉稳如钟:“请司令长官放心,101军誓与湘北防线共存亡!”

回到101军军部临时驻地——湘北岳阳以南的长寿镇祠堂,林文澜第一时间召集军属各师、团主官开会。祠堂正厅的八仙桌上,摊开的作战地图被红、蓝铅笔标注得密密麻麻,林文澜站在桌前,目光扫过麾下将领:1师师长林文斌(其堂弟)、2师师长赵志远、独立旅旅长何建明,还有各团团长,一个个神情肃穆,静候军令。

“日军第11军兵力约10万,我军101军满编不足3万,且经南昌会战补充后新兵占比近半,硬拼绝非上策。”林文澜的手指沿着新墙河防线缓缓划过,“我们的核心任务,是‘拖’与‘耗’——以新墙河为第一道屏障,节节抵抗,逐步后撤至金井镇,将日军引入预设战场。”

他顿了顿,拿起红铅笔在地图上圈出三个点:“具体部署如下:

1. 新墙河防线:由1师师长林文斌率部驻守,以1团(李根生所在团)防守下游渡口,2团、3团分别扼守东西两岸高地,构筑明暗火力点,埋设地雷与铁丝网,重点打击日军渡河部队;

2. 侧翼警戒:独立旅何建明部进驻新墙河东侧马鞍山,监控日军第13师团动向,防止其迂回包抄;

3. 预备队配置:2师赵志远部驻守汨罗江南岸胡家台,作为机动预备队,随时支援新墙河与金井方向;

4. 后勤保障:即刻组织民夫抢修公路,补充弹药粮秣,确保前线补给线畅通。”

“军长,日军坦克部队火力凶猛,我军反坦克武器不足,新墙河防线恐难持久。”林文斌皱眉提出担忧——他深知1师新兵多,面对日军装甲部队,防御压力极大。

林文澜点点头,从抽屉里取出一份文件:“我已向战区申请调拨一批美式m2重机枪与反坦克地雷,预计三日内抵达。此外,化学兵第1营将配属1师,应对日军可能使用的化学武器。文斌,你要记住,新墙河不是死防线,能守则守,不能守则有序后撤,务必保存有生力量。”

散会后,将领们纷纷离去部署防务,林文澜独自留在祠堂,对着地图沉思。他想起南昌会战中,部队因仓促应战损失惨重,这次绝不能重蹈覆辙。他叫来参谋:“给我接1师1团李根生,我要亲自问问他前沿阵地的布防情况。”

电话接通时,李根生正在新墙河渡口勘察地形。“军长!”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些许紧张。林文澜放缓语气:“根生,渡口防御怎么安排?”

“报告军长,我团在渡口两侧河堤下挖掘散兵坑,重机枪手隐蔽其中,待日军渡河至河中央再开火;同时在下游浅滩埋设炸药,必要时炸塌河堤阻碍日军坦克前进。”李根生的回答条理清晰。

林文澜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很好,你很有想法。记住,保存自己才能更好地消灭敌人,不要盲目硬拼。有任何情况,随时向我汇报。”

挂了电话,林文澜走到窗边,望着远处连绵的山峦。秋风卷起落叶,带着淡淡的硝烟味——他知道,一场关乎长沙安危的恶战,即将在这片土地上打响。

二、新墙河御敌:临阵调度稳防线

9月14日拂晓,日军第6师团的炮火如期而至。密集的炮弹如暴雨般砸在新墙河防线,1师前沿阵地瞬间火光冲天。林文澜在长寿镇军部,通过电话与前线保持联系,听筒里传来的爆炸声与士兵的嘶吼声,清晰得仿佛就在耳边。

“军长!日军炮火太猛,1团3营阵地被炸毁,营长牺牲!”林文斌的声音带着焦急。

林文澜握着电话的手微微用力,却依旧冷静:“文斌,按原计划,让1团后撤至第二道防线,2团、3团从侧翼袭扰日军,延缓其进攻速度。通知预备队2师,做好增援准备。”

放下电话,他立刻叫来通讯参谋:“给我接战区司令长官部,报告日军进攻情况,请求友军第15集团军牵制日军左翼。”

就在这时,独立旅旅长何建明的电话打了进来:“军长!日军第13师团先头部队出现在马鞍山以东,似有迂回迹象!”

林文澜心中一凛——日军果然想包抄新墙河防线后路。他迅速做出决策:“建明,你率独立旅主力阻击日军第13师团,务必坚守马鞍山阵地,不能让日军与第6师团汇合!我派2师1团支援你!”

部署完毕,林文澜披上军装,决定亲自前往新墙河前线视察。参谋劝阻:“军长,前线危险,您不能去!”

“前线将士在流血,我这个军长岂能躲在后方?”林文澜摆了摆手,带着卫队登上吉普车,朝着新墙河方向疾驰而去。

车至新墙河南岸,炮火声震耳欲聋。林文澜下车后,沿着战壕快步走向1师指挥部。沿途,士兵们正在抢修工事,伤员被不断抬下前线,医护兵穿梭其间,场面惨烈却井然有序。

“军长!您怎么来了?”林文斌又惊又喜。林文澜摆摆手,走到战壕边缘,拿起望远镜望向北岸——日军正在架设浮桥,坦克在岸边掩护,步兵排队准备渡河。

“日军这是要强行渡河。”林文澜放下望远镜,对林文斌说,“让1团李根生率部从渡口西侧迂回,袭扰日军浮桥部队;同时命令化学兵部队做好准备,若日军使用化学武器,立刻反击。”

李根生接到命令后,立刻带领1连士兵,借着芦苇丛的掩护,悄悄绕到日军浮桥附近。他们突然发起进攻,手榴弹如雨点般落在浮桥上,日军士兵纷纷落水,浮桥被炸断。

北岸的日军指挥官见状,下令动用坦克炮击。炮弹落在1连附近,李根生迅速带领士兵撤退。当他向林文澜汇报战况时,林文澜拍了拍他的肩膀:“打得好!就是要这样,打乱日军的进攻节奏。”

战斗持续到傍晚,日军多次强渡均被击退,但1师也伤亡惨重,弹药即将耗尽。林文斌请示是否继续坚守,林文澜沉思片刻,下令:“全军有序撤至汨罗江防线!沿途埋设地雷,设置障碍,延缓日军追击。”

撤退过程中,林文澜始终在前线指挥,亲自督促部队交替掩护,确保没有留下一名伤员。当最后一批士兵撤过汨罗江时,天已蒙蒙亮。望着北岸日军的身影,林文澜知道,新墙河阻击战虽未全歼日军,却成功迟滞了其进攻速度,为后续防御争取了宝贵时间。

三、汨罗江博弈:审时度势破合围

9月18日,日军第6师团突破新墙河后,直逼汨罗江防线。同时,日军第13师团突破独立旅马鞍山阵地,朝着汨罗江西侧迂回,试图与第6师团汇合,形成合围之势。

林文澜在汨罗江南岸军部,看着地图上不断逼近的红色箭头,神色凝重。此时,101军已伤亡近半,弹药补给困难,若被日军合围,后果不堪设想。

“军长,日军来势汹汹,汨罗江防线恐难守住,不如继续后撤至金井镇,与友军汇合后再图反击。”参谋建议道。

林文澜摇摇头:“汨罗江是湘北第二道防线,若轻易放弃,日军将长驱直入,长沙危在旦夕。我们必须在这里再拖日军几天,等友军完成合围部署。”

他立刻调整部署:命令2师赵志远部坚守汨罗江中游归义镇渡口,1师残部在渡口两侧山地构筑防线,独立旅何建明部退守汨罗江西侧,阻击日军第13师团,防止其与第6师团汇合。

9月20日,日军第6师团对归义镇渡口发起猛攻。日军坦克在江面架设浮桥,步兵在坦克掩护下强渡汨罗江。2师士兵凭借战壕顽强抵抗,重机枪与迫击炮轮番开火,江面被鲜血染红。

“军长!日军坦克太多,2师防线被撕开一道口子!”赵志远的声音带着绝望。

林文澜深知,此时若派预备队增援,只会徒增伤亡。他突然想起李根生之前炸河堤的战术,立刻对赵志远说:“命令李根生率1团侦察组,潜入日军坦克后方,炸毁其弹药车,切断补给!”

李根生接到命令后,带着王小虎等侦察兵,趁着夜色潜入日军营地。他们避开日军巡逻队,找到弹药车停放处,将炸药包贴在弹药车上,拉燃导火索后迅速撤离。“轰!轰!”几声巨响,弹药车连环爆炸,火光冲天。

日军坦克因缺乏弹药,进攻势头锐减。赵志远抓住机会,下令发起反击,重新夺回防线缺口。

但危机并未解除。9月22日,日军第13师团突破独立旅防线,抵达汨罗江西侧,与第6师团仅相距10公里,合围之势即将形成。林文澜接到情报后,立刻召开紧急会议。

“日军即将合围,我们不能再守汨罗江了。”林文澜指着地图上的金井镇,“金井镇地势险要,东、西、北三面环山,是长沙北侧的最后一道屏障。我们撤至金井,依托地形构筑防线,同时向战区请求火速增援,待友军赶到,再对日军发起反攻。”

将领们纷纷赞同。当天傍晚,101军开始有序撤离汨罗江防线,朝着金井镇方向撤退。林文澜亲自断后,看着士兵们疲惫却坚定的身影,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守住金井,守住长沙的北大门。

四、金井决战:运筹帷幄定乾坤

9月25日,101军撤至金井镇。林文澜抵达后,立刻勘察地形,将指挥部设在金井山山顶的一座寺庙内。金井山海拔约500米,山顶视野开阔,能俯瞰整个金井镇及周边地区,是防御日军进攻的关键阵地。

他迅速部署防务:1师残部驻守金井山北侧,2师驻守金井山西侧,独立旅驻守金井山东侧,形成环形防御;同时,在金井镇南侧平原埋设反坦克地雷,设置鹿砦与铁丝网,防止日军迂回包抄。

9月28日清晨,日军第6师团与第13师团对金井镇发起总攻。日军先用火炮对金井山阵地进行地毯式轰炸,寺庙屋顶被炸毁,瓦片纷飞,林文澜却依旧站在地图前,冷静地指挥作战。

“军长!金井山北侧阵地被炸毁,1师伤亡惨重,请求增援!”林文斌的电话打了进来,声音带着嘶哑。

“文斌,坚守住!我已命令独立旅从东侧迂回,袭扰日军侧翼,缓解1师压力。”林文澜对着电话大喊,“告诉士兵们,友军即将赶到,胜利就在眼前!”

挂断电话,他叫来通讯参谋:“给我接战区司令长官部,询问友军增援进度!”

“报告军长,战区回复,第27集团军已抵达金井镇南侧,第15集团军正在日军后方发起进攻,合围即将形成!”参谋兴奋地汇报。

林文澜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立刻下令:“全军注意!坚守阵地,待友军发起进攻后,我们从正面反击,内外夹击日军!”

战斗持续到下午,日军的进攻越来越猛烈,金井山北侧阵地几度易手。李根生率领1团残部与日军展开白刃战,士兵们用步枪、刺刀、甚至石头与日军搏斗,阵地上到处都是厮杀的身影。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密集的枪声——友军第27集团军发起进攻了!林文澜立刻下令:“反击!全线反击!”

刹那间,金井山阵地上响起了冲锋号声。士兵们士气大振,纷纷跳出战壕,朝着日军发起冲锋。林文澜亲自登上山顶,拔出腰间的军刀,大喊:“弟兄们,跟我冲!”

在101军与友军的内外夹击下,日军顿时乱作一团,纷纷撤退。林文澜率领部队追击日军,沿途收复失地。王小虎带领侦察组,在日军撤退路线上埋设地雷,炸毁日军坦克与弹药车,为追击部队扫清障碍。

10月1日,日军全部撤回湘北原阵地,第一次长沙会战以我军的胜利宣告结束。当林文澜站在金井山山顶,看着日军狼狈撤退的背影,心中百感交集。这场胜利,是无数士兵用鲜血换来的,101军伤亡近万,却守住了长沙的北大门,粉碎了日军攻占长沙的企图。

五、战后重整:烽火未熄谋长远

战后,101军在金井镇进行休整。林文澜每天都要去阵地视察,慰问伤员,查看士兵们的生活情况。他走到一处临时救护所,看到医护兵正在为伤员包扎伤口,一名年轻的士兵胳膊被刺刀划伤,却依旧笑着说:“军长,这点伤不算啥,等伤好了,我还能接着打鬼子!”

林文澜蹲下身,轻轻抚摸着士兵的伤口,眼中泛起泪光:“辛苦你们了,等休整结束,我一定给你们补充最好的装备,让你们能少流血,多杀鬼子。”

他随后召开军属会议,总结第一次长沙会战的经验教训:“此次会战,我们成功运用‘后退决战’战术,迟滞了日军进攻,但也暴露了我军装备不足、新兵训练不够等问题。接下来,我们要抓紧时间休整,补充兵员与装备,加强新兵训练,为后续战斗做好准备。”

会议结束后,林文斌走到林文澜身边:“哥,这次会战,1团李根生和新兵王小虎表现突出,尤其是王小虎,多次深入敌后获取情报,炸毁日军弹药车,是个可塑之才。”

林文澜点点头:“我也注意到这两个年轻人了。根生作战勇猛,有勇有谋,可以提拔为1团副团长;王小虎胆大心细,适合特种作战。我听说中美军事合作加深,美**方要为中**队培养特种作战人才,我打算推荐王小虎去美国深造。”

“哥,这个主意好!等王小虎学成归来,咱们101军就能组建一支特种作战部队,更好地打击鬼子。”林文斌兴奋地说。

林文澜望着远处的长沙城方向,神色坚定:“第一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只是抗日战争中的一场局部胜利,日军绝不会善罢甘休。我们必须抓紧时间提升实力,才能在未来的战斗中守住长沙,守住祖国的山河。”

夕阳洒在金井镇的阵地上,给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镀上了一层金色。林文澜知道,烽火尚未熄灭,未来的道路依旧充满坎坷,但只要全军上下团结一心,只要还有像李根生、王小虎这样的热血战士,他们就一定能打赢这场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迎来胜利的曙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