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德里的二弟霍斯15岁、三弟卡尔13岁。对哥哥与父亲的关系,怎么突然变成这样,表示很不理解。
霍斯是个精神帅气的小伙子,五官也很俊美,个头已经长得比同龄人高,脸上的小雀斑多一些。正读高中,他也想上大学。
卡尔,还是个稚气未脱的样子,也是金发小帅哥,正上初中。他们都是中学生。
在他们心目中,哥哥是奔赴远洋作战战胜归来的英雄,是他们景仰和崇拜的对象。对长兄的服从,也令他们无法质疑哈德里的任何决定。
家里最权威的两个男人,一个是爹,一个是哥。两个弟弟,选择听更让自己尊敬佩服的、长兄的。
毕竟,能给他们讲庆国之事的、能打闹亲近的,是哥哥哈德里。
这对父子暗中的一切冲突,仿佛都在风平浪静中偃旗息鼓,让时间去消弭那些,若隐若现的伤痕。
*
巴伐利亚其实是德意志帝国下属的一个邦国,在规模、权力和财富上,仅次于帝国内占主导地位的普鲁士王国。
王国王权从1805年开始,持续由维特尔斯巴赫家族掌控。
其实这个王国的君主,原本不好战,特别着名的国王路德维希二世,是一个崇尚自由和平、浪漫和艺术的人。
他最喜欢在森林中自由自在地骑马,感受风的亲吻、树叶的婆娑。
当然,拜欧洲王室近亲结婚维持血统纯正所赐,有精神病基因。
1864年,18岁的路德维希二世继位,他就是那位一直暗恋茜茜公主而不得、修建了新天鹅堡的国王。
巴伐利亚一直崇尚艺术,宫殿中充斥着音乐、时尚、绘画,并不是像普鲁士王国那样崇尚武力。
路德维希自小喜欢歌剧和音乐,继位后,希望将王国建成为世界艺术之都。他曾说: 美好的音乐和艺术,将令持有武器的施暴者折服。
在他任下,建造了无数精美绝伦的宫殿,以及收藏大量的艺术品,他推崇瓦格纳的歌剧,更是造了一座歌剧之城,吸引全欧洲的贵族观众。
将用于购买士兵武器枪支的大量金钱,去修建城堡、剧院、大型建筑。
他不组建军队,反而积极组建"乐队"。
他给德意志留下了举世闻名的艺术财富,那一座座宫殿建筑,不输于中国万里长城的古迹。
可惜,他的邻邦,是普鲁士王国。主要民族是日耳曼人。
日耳曼,在罗马语中,就是“令人生畏的、好战的战士”之意。自古以来喜欢战争和掠夺、崇尚武功。
普鲁士王国,是不允许邻邦以艺术的优雅、无与伦比的森林湖泊自然风景、和"柔弱"和平的美好心灵,去治国的。
路德维希这一点,和中国那位被宋太祖所灭、亡国的后唐君主、李煜相似。
李煜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是千古词帝。
但是在军事勇猛的侵略者、强势者的铁蹄之下,诗词歌赋、靡靡之音都将被征服和享用。
正因为不崇尚武力,想"以乐器对战武器",所以肯定打不过邻邦普鲁士王国。
普鲁士国王1871年普法战争后、统一德意志时,路德维希热爱和平,不愿国民受战争之苦,避免众多文化艺术精品毁于战火。他要让国民过自由、欣赏体验自然之美的生活。
况且巴伐利亚的经济实力、武力值也均不敌普鲁士。他便不战、而立即求和,直接提议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现任威廉二世的爷爷)即德意志皇帝位。
所以也为巴伐利亚,保留了太多独立自主权。
威廉二世和陴斯麦,对自愿归顺、并入德意志的巴伐利亚,可友好、仁慈得多了。这一点完胜东方古国、李煜那被杀、被辱的下场。
说一段这个家族的往事。前两代国王都是开明、模范的君主。
五十年前,新继位的国王爱上了自己的爱尔兰婢女,因为神职人员反对将她扶正,这位国王解职宗教人士,甚至还引起了国内暴乱、以致最后退位给自己的儿子。
总之,也是一个因为爱情导致的悲伤政治故事。
总之,巴伐利亚的皇族血脉里,从来不缺浪漫和痴情。
*
可路德维希二世后期,对建造宫殿的热情使国用日绌,他在1886年、治国22年后被宣布为精神病患者,由叔叔摄政,随后不久溺水自杀。
他弟弟奥托继位,依然还是个精神病患者,叔叔卢特伯德亲王继续摄政。
虽然两任国王都是精神病,但这并不阻碍、一些有远见和视野的旧容克贵族,转变为资产阶级的步伐。
在这位亲王执政期间,是德国工业高速发展时期。
艾徳勒克家族是王室的亲戚,准确的表述是: 哈德里的祖母,是老国王的一个表妹。
哈德里的祖先一直是纯血日耳曼民族,始终好战,并追随普鲁士国王的前身、选帝侯。
祖父威尔姆将军娶了巴伐利亚王室的一位公爵之女,是家族第一次非日耳曼民族联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