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岁时予你 > 第82章 跨越山海的默契

岁时予你 第82章 跨越山海的默契

作者:一池月亮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5 23:01:43

晨光初绽,细微的金色光线如同温柔的指尖,悄悄拨开了厚重的窗帘缝隙,轻盈地跳跃在苏念沉睡的侧脸上。她睫毛颤动了几下,缓缓睁开眼,室内还弥漫着一夜安眠的宁静气息。伸手摸向枕边的手机,屏幕亮起,首先跃入眼帘的是陆时砚的名字。他发来的消息安静地躺在对话框里,时间是半小时前。那句“醒了记得吃早饭,别跟着阿姨早起忙活”让她心头一暖,仿佛他低沉的嗓音就在耳畔。

她弯起嘴角,指尖在屏幕上轻快地点动,回复道:“刚醒,你怎么起这么早?”信息刚发送出去,门外就传来母亲轻柔的呼唤:“念念,起来吃早饭了,煮了你爱吃的青菜粥。”

苏念应了一声,起身洗漱。下楼时,父亲已经坐在餐桌旁,手里捧着一碗冒着热气的粥,正小口小口地喝着。看见女儿下来,他脸上立刻绽开了笑容,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时砚这孩子真是有心,早上给我发了条长消息,全是关于腰伤护理的细节,比医生嘱咐得还要细致。”

苏念愣了一下,刚拿起瓷勺,手机便响了起来。屏幕上闪烁的正是陆时砚的名字。她按下接听键,将手机贴近耳边。

“听见叔叔说消息了?”他的声音里带着几分笑意,背景里隐约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像是在翻阅什么文件,“昨天特地找一位朋友要了老中医的养护方子,整理了一下发给叔叔。这些方法比单纯贴膏药要管用些,需要长期坚持。”

“你怎么不直接发给我呢?”苏念舀了一勺粥送入口中,糯软的米粒和清甜的青菜在舌尖化开,暖意从喉咙一直蔓延到心底。

“怕你记不全,直接发给叔叔,他照着做也放心。”陆时砚顿了顿,声音更加柔和,“对了,我让助理帮你订了些家乡那边不好买的进口膏药,下午应该能送到你家,记得收一下。”

挂了电话,母亲端着一碟脆嫩的咸菜走过来,笑着摇头:“这孩子,比你想得还要周到。昨天视频结束之后,又特意发消息问我你爱吃的几道菜,说等你回去要亲手做给你吃。”苏念咬着勺子忍不住笑起来,拿出手机想给陆时砚拍一张餐桌的照片,却看见他先发来了一张图片——是他书桌的一角,那本她之前落在他家的笔记本安静地躺在桌面上,旁边摆着一杯温牛奶,袅袅地冒着热气。图片下面是一行配文:“看笔记时总想起你在这儿看书的样子。”

她对着屏幕抿嘴轻笑,举起手机拍下碗里冒着热气的青菜粥发送过去:“比你那杯牛奶更暖胃,可惜你喝不到。”

午后阳光正好,苏念帮母亲收拾阳台上的花草。一阵门铃声响起,快递员送来了一个方方正正的纸箱。拆开一看,里面整齐地码着几盒膏药,旁边还躺着一只小巧玲珑的玻璃罐,里面装着澄澈晶莹的蜂蜜。母亲好奇地凑过来看了看:“这是什么?”

“他知道我早上爱喝蜂蜜水,怕我在家忘了买。”苏念拿起罐子,指尖触到玻璃罐身时,还能感受到一丝余温,像是刚从温暖的房间里取出来。她正要给陆时砚发消息道谢,手机屏幕先一步亮起,他的对话框跳了出来:“蜂蜜是我妈寄来的农家蜜,比你之前买的要甜一些,记得兑水喝。”

傍晚时分,父亲想去小区花园散步,苏念陪着他慢慢走下楼梯。刚走到楼下,就遇见邻居阿姨提着菜篮子走过来,看见苏念便热情地打招呼:“念念回来啦?早上看见个小伙子在你们家门口徘徊,说是你朋友,来送东西的。”苏念怔了怔,转头看向母亲,母亲也一脸茫然:“早上没人来送东西啊。”

她心中一动,拿出手机给陆时砚发消息:“你早上是不是派人来送东西了?邻居阿姨看见啦。”

过了几分钟,他的回复才跳出来,字里行间透着几分被戳穿的不好意思:“本来想让助理直接送上去,又怕打扰叔叔休息,就让他在楼下等了一会儿。刚好膏药商家说下午就能送到,就让他先回来了。”

苏念站在夕阳的余晖里,看着屏幕上那一行行文字,忽然觉得,那些隔着千山万水的惦念,从来都不是虚无缥缈的言语,而是藏在每一个“怕你忘了”、“怕你累着”的细节里,像此刻落在身上的夕阳,温暖得恰到好处。她对着手机轻轻敲下一行字:“陆教授,你这样,我都想提前回去了。”

没过多久,他的消息就回了过来,字里行间都跳跃着雀跃的语气:“随时等你。对了,我炖了汤,等你回来热给你喝。”

暮色渐浓,天边的云彩被夕阳染成了橘红色,层层叠叠地铺展开来。苏念扶着父亲在花园的小径上慢慢走着,父亲忽然开口道:“时砚这孩子,做事总是这么稳妥。”他的语气里带着赞许,也藏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感慨。

苏念轻轻点头,目光落在远处渐渐亮起的万家灯火上。她想起去年冬天,陆时砚冒着大雪开车三个小时,只为给她送一份她随口提过的老字号糕点。那时他站在宿舍楼下,肩头落满了雪花,却把装着糕点的纸盒护在怀里,还带着体温。

“他总是这样。”苏念轻声说,“从来不说什么漂亮话,却把每件事都做到你心坎里。”

父亲笑了笑,拍了拍她的手背:“这样的人,值得你好好珍惜。”

回到家,母亲正在厨房准备晚饭。苏念走过去帮忙洗菜,水流哗哗地响着,母亲忽然说:“早上时砚还特地打电话来,问你喜欢吃的那道红烧肉该怎么炖。我说我来教你做,他却说想自己学着做给你吃。”

苏念手上的动作顿了顿,水珠从翠绿的菜叶上滚落。她想起大学时谈的那场恋爱,对方总是承诺很多,做到的却很少。而陆时砚恰恰相反,他很少许诺什么,却总是默默地把一切安排妥当。

晚饭后,苏念回到房间,窗外的月亮已经升起来了,清辉洒在书桌上。她打开那罐蜂蜜,舀了一勺兑在温水里,甜丝丝的味道在口中化开,一直甜到心里。她拿起手机,给陆时砚发了一条消息:“蜂蜜很甜,谢谢。”

他很快回复:“你喜欢就好。今天笔记看得怎么样?”

就这样,他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从她看的书聊到他正在做的研究,从阳台新开的花聊到今晚的月色。明明隔着千里之遥,却仿佛就坐在彼此身边,分享着生活中最平凡的点点滴滴。

夜深了,苏念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有些睡不着。她想起很多细节,想起他记得她所有的小习惯,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害怕什么。有一次她半夜发烧,他连夜赶过来,守在她床边一整夜,每隔一小时就给她量一次体温,喂她喝水。第二天早晨,他眼下的乌青比她这个病人还要重。

这些细碎的片段,像一颗颗珍珠,被时光的线串起来,在记忆里闪闪发光。

第二天清晨,苏念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手机。陆时砚已经发来了早安消息,还附了一张晨跑时拍的朝阳照片。照片里,初升的太阳从高楼后面探出头来,金色的光芒洒满了整条街道。

“今天天气很好,希望你那里也是。”他这样写道。

苏念走到窗边拉开窗帘,果然看见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她回复道:“这里天气也很好,正准备陪妈妈去菜市场。”

早餐后,苏念和母亲一起去了附近的菜市场。熙熙攘攘的市场里人声鼎沸,摊位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蔬菜水果,活鱼在盆里扑腾,鸡鸭在笼中鸣叫。母亲熟练地挑选着食材,不时和熟悉的摊主寒暄几句。

在一个卖土特产的摊位前,母亲停下脚步,仔细挑选着本地的干菇:“时砚不是喜欢煲汤吗?这些菇很香,带回去给他。”

苏念心里一暖,点点头。她知道,父母已经打心底里接受了陆时砚,并且真心实意地喜欢他。

买完菜回到家,苏念帮着母亲整理采购的物品。手机响起,是陆时砚发来的视频请求。她按下接听键,屏幕上出现他清俊的面容,背景似乎是他的书房。

“在做什么?”他问道,声音里带着淡淡的笑意。

“刚和妈妈从菜市场回来,买了好多东西。”苏念把摄像头转向桌上的食材,“妈妈还特意给你买了本地干菇,说让你煲汤用。”

陆时砚的眼睛明显亮了一下:“替我谢谢阿姨。我最近刚好学了几种新汤的做法,等你们回来可以试试。”

他们聊了一会儿,苏念注意到陆时砚眼下有淡淡的阴影,忍不住问道:“昨晚又熬夜了?”

他轻轻叹了口气:“有个数据一直对不上,重新算了一遍,弄到挺晚。”

“那你今天早点休息,”苏念叮嘱道,“别太累了。”

他点点头,目光温柔:“好,听你的。”

挂了视频,苏念站在原地发了一会儿呆。母亲走过来,轻声问:“怎么了?”

“他在那边总是熬夜工作,不好好照顾自己。”苏念的语气里带着心疼。

母亲笑了:“那你回去后好好照顾他。两个人在一起,就是要互相照顾,互相惦记。”

苏念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午后,苏念坐在窗前看书,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书页上,形成斑驳的光影。她看的是一本散文集,其中有一篇写到“默契”这个词。作者说,真正的默契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慢慢培养出来的,是愿意花时间去了解对方,记住对方的喜好,体谅对方的心情。

她不禁想起和陆时砚相处的点点滴滴。他们从来不需要刻意解释什么,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明白对方的意思。有一次她只是无意中多看了一眼橱窗里的玩偶,第二天他就买来送给她。她惊讶地问他怎么知道的,他只是笑笑说:“我注意到了你的目光在那里多停留了三秒。”

这些细微的观察和用心的记忆,构成了他们之间无需言说的默契。

傍晚时分,苏念收到一个快递通知,是陆时砚寄来的又一箱东西。这次除了她爱吃的零食和常看的书,还有一条柔软的羊毛披肩。附带的卡片上,他写道:“听说家里这几天降温,记得多穿点。这条披肩很暖和,希望它能代替我给你一点温暖。”

苏念把披肩围在肩上,柔软的触感让她不由自主地想起他的拥抱。他总是这样,在她需要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她可能需要的一切。

晚饭时,父亲提到腰伤好了很多,陆时砚推荐的那些养护方法确实有效。母亲也笑着说:“时砚昨天还问我,家里有没有需要修理的东西,说他认识一个很好的水电工,可以上门服务。”

苏念安静地听着,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不仅在照顾她,也在照顾她的家人,用他的方式融入她的生活,成为这个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夜幕降临,苏念站在阳台上看星星。今晚的夜空格外清澈,繁星点点,像是撒在黑丝绒上的钻石。她拍了一张星空照片发给陆时砚,附言道:“今晚的星星很美。”

他很快回复:“我这边也能看到。想起你说过,最喜欢冬夜的星空,因为看起来最清澈。”

苏念惊讶地回复:“你还记得?”

“当然记得,”他回道,“你说过的每一句话,我都记得。”

这一刻,苏念忽然明白了什么是“跨越山海的默契”。它不是朝朝暮暮的相伴,而是即使远隔千里,依然能把对方放在心里最重要的位置,记得对方的喜好,关心对方的冷暖,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用最朴实的方式表达最深沉的爱意。

她抬头望着星空,轻声自语:“很快就能见面了。”

接下来的几天,苏念每天都和陆时砚保持着联系,有时是简单的问候,有时是长长的视频通话。他们分享着各自生活中的琐事,仿佛从未分开过。

有一天,陆时砚发来一张照片,是他做的一桌子菜,虽然卖相普通,但看得出来很用心。他写道:“练习了好几次,终于有点进步了。等你回来,应该能做出让你满意的味道。”

苏念放大图片,仔细看着每一道菜,心里软成一片。他这样一个向来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人,竟然为了她开始学做饭。

回程的日子越来越近,苏念开始收拾行李。母亲在一旁帮忙,不时往箱子里塞些特产:“这些带给时砚,他一定喜欢。”

苏念笑着点头,心里已经开始期待重逢的场景。

临走的前一晚,陆时砚打来电话,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期待:“东西都收拾好了吗?明天几点到?我去接你。”

“大概下午三点到,”苏念说,“你不用特意请假,我自己回去就行。”

“那怎么行,”他毫不犹豫地拒绝,“我一定要去接你。”

挂断电话后,苏念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出神。她想起这半个月来的点点滴滴,虽然相隔两地,但他们的心却靠得前所未有的近。那些日常的问候,琐碎的分享,默默的付出,都比轰轰烈烈的誓言更动人。

第二天,苏念告别父母,踏上了归程。火车呼啸着穿过田野和城市,她的心也随着距离的缩短而越发雀跃。

当列车缓缓驶入站台,苏念一眼就看见了站在人群中的陆时砚。他穿着她最喜欢的那件灰色大衣,手里捧着一束淡雅的百合,正翘首以盼。

她拉着行李箱快步走向他,他立即迎了上来,自然地接过她的行李,将花递到她怀里。

“欢迎回来。”他轻声说,眼里盛满了温柔的笑意。

苏念接过花,清香扑鼻而来。她抬头看着他,发现他比半个月前清瘦了些,忍不住伸手摸了摸他的脸颊:“你是不是又没好好吃饭?”

他握住她的手,掌心温暖:“你不在,吃饭都不香了。”

他们相视一笑,并肩走出车站。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交织在一起,仿佛永远不会分开。

回到家,推开门,苏念就闻到了一股浓郁的香气。她惊讶地看向陆时砚,他笑了笑:“炖了你爱喝的汤,一直温着呢。”

餐桌上已经摆好了几道菜,虽然简单,却都是她喜欢的口味。他帮她盛了一碗汤,热气腾腾的汤水里浮着翠绿的葱花,香气四溢。

苏念喝了一口,温暖从舌尖一直蔓延到全身。她抬头看着他忙碌的背影,忽然觉得,这就是她想要的生活——平凡,温暖,充满了细水长流的爱意。

晚饭后,他们并肩坐在阳台上看夜景。城市的灯火如同繁星,点缀着深蓝色的夜幕。陆时砚轻轻握住她的手,低声道:“这半个月,虽然每天都能联系,但还是想亲眼看见你,亲耳听见你的声音,亲手触碰到你。”

苏依靠在他的肩上,感受着他传来的体温,心里满是安宁。

“以后,”她轻声说,“我们不要再分开这么久了。”

他收紧手臂,将她搂得更紧:“好,不再分开。”

夜风轻轻吹过,带来远处模糊的歌声。他们就这样静静地坐着,不需要太多的言语,因为所有的情意,都已经融入了这静谧的夜色里,融入了彼此默契的心跳中。

跨越山海的,不只是距离,更是两颗心之间那座无形的桥梁。而默契,就是这座桥梁最坚固的基石,支撑着他们走过分离的时光,走向更加确定的未来。

星光点点,月色温柔,这个夜晚,因为重逢而变得格外美好。而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在每一个平凡又不平凡的日子里,书写着属于彼此的,跨越山海的默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