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岁时予你 > 第24章 错拿的文献与藏好的热饮

岁时予你 第24章 错拿的文献与藏好的热饮

作者:一池月亮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5 23:01:43

初冬的寒意,已悄然爬上窗棂。图书馆厚重的玻璃窗上,凝结着一层朦胧的水汽,将窗外萧索的梧桐枝桠晕染成模糊的水墨。苏念坐在靠窗的实习工位上,面前摊开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光标在“近代民俗与历史文献互证研究”这一行标题下,久久地、徒劳地闪烁着,仿佛也在嘲笑她思路的凝滞。

指尖捏着的签字笔,无意识地转了一圈又一圈,笔尖在指腹留下淡淡的墨痕。屏幕上那份实习报告,关于文献互证的核心部分,依旧是一片刺眼的空白。她已经对着这空白皱了大半个小时的眉头,眉心拧成了一个解不开的小结。学校数据库里相关的论文,不是过于宏观空泛,就是年代久远、论据单薄,与她手头正在整理的这份清末浙东地区特定庙会习俗的田野记录,始终难以形成有力的互文印证。

一种混合着焦虑和挫败的情绪,像藤蔓一样缠绕着她的心。她烦躁地将笔“啪”地一声拍在桌面上,那清脆的响声在相对安静的阅览区引来几道不满的侧目。苏念歉然地缩了缩脖子,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了历史系办公区的方向。

记忆的碎片悄然浮现。上周五,也是在这个阅览室,她曾向负责指导她实习的陆时砚教授请教过文献难题。当时,他正低头审阅着一沓厚厚的古籍影印件,侧脸的线条在台灯光下显得格外清晰,甚至有些冷峻。听完她的困惑,他并未立刻回答,只是用修长的手指点了点桌面,声音沉静如水:“我记得,办公室角落的书柜底层,好像有几册旧版的《民俗研究丛刊》,是早年一些地方学者的调查报告合辑,或许里面有你需要的东西。不过……”他顿了顿,抬眼看了她一下,那目光深邃,似乎带着点不易察觉的考量,“那些资料比较旧,且是孤本,需要小心翻阅。”

当时苏念只觉心头一喜,并未细想那“不过”后面未尽的含义,想着既然是教授主动提及,借阅应该不难。然而此刻,被报告逼到墙角的窘迫感,让她再也无法等待。那几本旧刊,就像沉在深海的宝藏,散发着诱人的光芒。

“说不定……教授今天在办公室,而且愿意借给我?”她低声给自己打着气,更像是在克服某种无形的障碍。陆教授学识渊博,是历史系最年轻的博导,但那份渊博之下,总透着一股拒人千里的清冷气息,尤其对待学生,要求近乎严苛。苏念记得林薇——陆教授那个活泼开朗的侄女——不止一次半真半假地抱怨过:“我小叔那人啊,看着就跟博物馆里的青铜器似的,又冷又硬,规矩还多,偏偏心又细得跟针尖儿似的,什么都瞒不过他。”

深吸一口气,苏念起身,尽量放轻脚步,像一只小心翼翼靠近光源的飞蛾,穿过阅览室长长的过道,走向历史系那片相对独立的办公区。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穿过走廊尽头的窗户,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光斑,空气里漂浮着旧书纸张特有的、带着微尘的干燥气息。

陆时砚的办公室门果然虚掩着,留着一道不足一掌宽的缝隙。里面很安静,只有一种规律的、轻微的“沙沙”声传出来,像是书页被缓慢翻动的声音。苏念的心跳莫名有些快,她停在门前,抬手,曲起指节,在深色的木门上不轻不重地叩了两下。

笃,笃。

门内翻书的“沙沙”声并未停顿。

她等了片刻,里面依然没有传来任何“请进”的回应。那扇虚掩的门,像一道微启的谜题。苏念咬了咬下唇,鼓起勇气,手指微微用力,将那门缝推得更大了一些,然后小心翼翼地探进半个脑袋:“陆教授?打扰您了,我想问问您上周提到的那几本……”

话语戛然而止。

眼前的景象让她呼吸一窒。

陆时砚背对着门的方向,正站在靠墙的一排高大书柜前。他今天穿着一件质地柔软的深灰色高领毛衣,袖子随意地挽到小臂,露出线条流畅的手腕。午后的阳光慷慨地洒落,将他挺拔的身影笼罩在一层温暖的光晕里。他微微低着头,专注地整理着书柜中层散乱堆放的文献资料。那动作不疾不徐,带着一种学者特有的沉静和条理。他身前的地板上,已经整齐地摞好了几小叠分门别类的期刊和线装书。

就在他抬手的瞬间,苏念清楚地看到,他那骨节分明、指节修长的手指间,正稳稳地夹着一本封面泛黄、装帧朴素的旧期刊。封面上,《民俗研究丛刊》几个竖排的繁体字,如同黑暗中骤然亮起的星辰,瞬间攫取了苏念的全部心神!那正是她遍寻不得、魂牵梦绕的关键资料!

仿佛是感应到了门口细微的动静,陆时砚的动作顿了一下,随即转过头来。

他的目光穿过不大的空间,落在了门缝外那张带着紧张和期盼的脸上。镜片后的眼眸深邃依旧,但在看清来人是苏念时,那惯常的清冷似乎被阳光融化了一角,流露出一丝难以言喻的了然。他没有惊讶,也没有询问,只是视线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瞬,便自然地垂下眼睑,落回自己手中的那本丛刊上。

然后,在苏念屏息的注视下,他动作极其自然地、仿佛这本丛刊本就该如此处理一般,将它从那摞待整理的文献中单独抽了出来,指尖轻轻拂过封面沾染的微尘,然后转身,几步走到宽大的办公桌前,将它平稳地放在了桌沿靠近门口的这一侧。

“正好在整理旧资料,”他开口,声音是一贯的平稳,听不出太多情绪起伏,像山涧里静静流淌的溪水,“这本,你或许能用得上。”他抬眼,目光再次落在苏念身上,带着一种无需过多解释的笃定,“拿去看吧。”

简单的几个字,却像带着魔力,瞬间驱散了苏念心头盘踞许久的阴霾和焦虑。巨大的惊喜如同温暖的潮水,瞬间淹没了她。她几乎是下意识地跨前一步,彻底推开了那扇虚掩的门,快步走到桌前,双手带着点虔诚的意味,将那本承载着她全部希望的《民俗研究丛刊》紧紧地抱在怀里。纸张特有的陈旧油墨味混合着淡淡的樟脑气息钻进鼻腔,竟让她觉得无比安心。

“谢谢陆教授!太谢谢您了!”喜悦让她忘记了面对这位冷面教授时惯常的拘谨,声音里充满了由衷的感激。

就在这时,喉咙深处传来一阵细微的干涩感。她这才想起,为了赶报告,从早上到现在,除了在茶水间匆匆接的那杯热水,她滴水未进。而那杯水,早已在冰冷的空气和紧张的写作中凉透了,此刻正孤零零地躺在她的工位上。一股强烈的、对温热饮品的渴望涌了上来。她下意识地舔了舔有些干燥的嘴唇,抱着文献,小声地、几乎是无意识地嘀咕了一句,声音轻得像一片羽毛落地:“要是现在能有一口热的就好了……”

这句话纯粹是疲惫和渴望驱使下的自言自语,她根本没指望任何人能听见,更没指望能有什么回应。

然而,陆时砚却听见了。

他整理文献的动作似乎极其细微地停滞了一下,快到让人以为是光影的错觉。他没有抬头看她,也没有接她的话茬,仿佛刚才那句低语只是掠过耳畔的一缕微风。他只是用指尖,随意地朝办公桌靠里侧的一个角落点了点。

“那里,”他的声音依旧没什么波澜,目光依旧落在手头的资料上,“有温蜂蜜水。没开封,干净的。”

苏念顺着他的指尖望去,目光落在桌角那个静静立着的、米白色的保温杯上。

一瞬间,她如同被施了定身咒。

那个保温杯……太眼熟了!简洁流畅的线条,杯盖上那个小小的、微微凹陷的可爱猫爪图案——这分明是她自己的杯子!上周四晚上,她为了赶一份材料,在陆教授办公室待到很晚,离开时走得匆忙,竟然把它忘在了这里。第二天想起来时,她曾忐忑地问过陆教授,当时他只淡淡回了一句:“嗯,看到了。帮你收着了。”之后几天事情一忙,她竟把这茬忘得一干二净。

而现在,它就这样安静地、带着温度的,出现在他的办公桌上。杯壁上,甚至能看到一层薄薄的、因内外温差而形成的水雾,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微光,无声地诉说着它被保存的温度。

一种极其复杂的情绪瞬间攥住了苏念的心。惊讶、恍然、一丝不易察觉的窘迫,最后都汇成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暖流,悄然注入心田。原来他一直替她收着,甚至……此刻杯子里还装着温热的蜂蜜水?

她的脸颊有些发烫,讷讷地伸出手,指尖触碰到杯壁时,一股恰到好处的温热感迅速传递过来,熨帖着她微凉的手心。她拧开杯盖,动作带着点小心翼翼的试探。一股清甜的、带着淡淡花香的蜂蜜气息立刻飘散出来,沁人心脾。她凑近杯口,温热的液体滑入口中,顺着干涩的喉咙一路向下,那恰到好处的甜意和暖意,仿佛瞬间融化了四肢百骸的疲惫,也让她心底某个角落,不受控制地微微发慌——那是一种被细心关照后,既陌生又让人心尖发颤的悸动。

原来,林薇那句“看着冷淡,其实心细得很”,并非夸张。这份细心,藏在了帮她收好的旧刊里,藏在了这杯温热的蜂蜜水中,无声无息,却重若千钧。

她抱着文献和温暖的保温杯,再次真诚地道谢:“陆教授,真的……非常感谢您。”声音里多了一份沉甸甸的感动。

陆时砚只是微微颔首,目光依旧专注在眼前的文献上,仿佛这不过是举手之劳,不值一提:“去吧,好好写报告。”

苏念抱着这份沉甸甸的“收获”,脚步轻快地离开了办公室。走到门口时,她忍不住又回头看了一眼。

阳光正好,透过明亮的玻璃窗,大片大片地倾泻在室内。陆时砚重新坐回了办公桌后,微微低着头,专注地翻阅着一本厚重的典籍。金色的光斑跳跃在他浓密的发顶,为他冷硬的侧脸轮廓镀上了一层极其柔和的光晕,那线条似乎也因此变得温软了许多,不复往日的冷峻。窗外,冬日里略显稀疏的梧桐枝叶在他身后的玻璃上投下斑驳摇曳的剪影,构成了一幅静谧而温暖的画面。

林薇那句带着嗔怪又透着亲昵的话语,再次清晰地回响在耳边:“我小叔那人,看着冷淡,其实心细得很……”

那一刻,苏念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心跳,毫无预兆地漏跳了半拍,随即又咚咚咚地加速起来,快得让她有些心慌意乱。她像被什么烫到似的,猛地收回视线,几乎是抱着那本“救命稻草”般的文献和温暖的杯子,逃也似的快步跑回了自己的实习工位。

回到熟悉的位置,她深吸了几口气,才勉强平复下那阵莫名的心悸。放下文献,她将那个失而复得的保温杯珍而重之地放在桌角,指尖无意识地蹭过温热的杯壁,那温度仿佛带着电流,一直传到心底。

迫不及待地翻开那本珍贵的《民俗研究丛刊》,泛黄的书页在指尖发出沙沙的轻响。她小心翼翼地翻动着,寻找着与自己课题相关的蛛丝马迹。翻到扉页时,一张折叠整齐的素色便签纸,静静地滑落下来,飘落在她的笔记本上。

苏念疑惑地捡起便签。

上面是几行遒劲有力、风骨卓然的钢笔字迹,她一眼就认出是陆时砚的笔迹。内容简洁至极,却精准无比:

“第三章第四节,《瓯江流域岁时祭祀中的巫傩遗风考》,内有清末苍南县某村落庙会的详实记录,尤以‘神轿过境’与‘巫祝祷辞’部分,与你所记田野材料中‘神像巡游’及‘祈福仪式’存在显着互证关系,可重点参考。此节论述清晰,案例具体,切中肯綮,应能解你目前困局。”

这行字,如同黑暗中骤然亮起的明灯,精准无比地指向了她报告中最核心、也是让她最束手无策的“互证”难题的症结所在!她苦苦寻觅、百思不得其解的关键连接点,竟然就这样清晰地呈现在这张小小的便签纸上。他甚至提前帮她筛选好了最相关、最有价值的部分,并直接点明了互证的核心点!

一股巨大的暖流,比刚才那杯蜂蜜水带来的暖意更加汹涌澎湃,瞬间席卷了苏念的全身。原来,他不仅记得她需要什么文献,不仅替她收好了杯子还细心地准备了温热的蜂蜜水,他甚至……在她开口之前,就已经翻阅过这本资料,并且精准地找到了对她最有价值的信息!

这份无声的、沉甸甸的关照,远超了普通师生关系的范畴。它像冬日里悄然而至的暖阳,不声张,却足以融化冰雪。

苏念捏着那张薄薄的便签纸,指腹感受着纸张的纹理和墨迹的微凸。她抬起头,目光再次不受控制地投向历史系办公区的方向,虽然隔着书架和墙壁,什么也看不见。但那个沐浴在阳光下的、专注而清冷的身影,却清晰地浮现在她的脑海里。

她低下头,将那张珍贵的便签纸轻轻抚平,夹回到文献的扉页。然后,她伸出手臂,将那个盛满温蜂蜜水的保温杯,温柔地、充满珍惜地抱在了怀里。温热的杯壁紧贴着她的手臂,源源不断地传递着暖意。她低下头,脸颊轻轻蹭了蹭光滑的杯盖,上面那个小小的猫爪图案似乎也在对她微笑。

“谢谢……”这两个字,在她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无声地、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带着无尽的感激,和一丝连她自己都尚未完全明晰的、悄然萌动的悸动。这份谢意,不仅为了解燃眉之急的文献和暖心的蜂蜜水,更为了那份洞察秋毫的细心和那未曾言明却沉甸甸的期许。

窗外,冬日的阳光似乎更加灿烂了一些,透过玻璃,在桌面上投下明亮的光斑。苏念深吸一口气,带着那份由内而外焕发的暖意和清晰的方向感,重新打开了那份让她困扰许久的实习报告文档。指尖落在键盘上,灵感如同解冻的春泉,开始汩汩流淌。她明白,真正的努力,从来不是孤军奋战,那些来自师长润物无声的关怀与指引,如同暗夜里的星光,照亮了前行的路途,也点燃了心中不灭的灯火。此刻,她要用这份温暖和明晰的思路,写出最有力量的文字,不负韶华,亦不负那份藏在细节深处的守护。人生的征途充满荆棘,但总有些微光,能穿透迷雾,指引我们坚定前行,在奋斗中书写属于自己的华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