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在下张梁,乃留侯之后 > 第64章 群英荟萃,辞别高密入泰山(4)

亲传、入门与再传弟子是正式行过拜师礼的,与郑学是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而学道弟子则不然,并没有正式拜师,处于考察期,类似于后世的插班生,并没有学籍,日后可以改拜他人为师,属于是不确定因素。

踌躇之时,刘熙将他单独带到第三排--这个位置在亲传弟子与入门弟子中间,独树一帜,显得格外特殊。

身后的学道弟子们此时也不免眼带惊疑,一个才来了两三天的外人,如今祭祀时,排位竟然还在入门弟子之前?

郑玄扫视了一圈,见众人都已经肃立在身后,缓缓吟诵着祷词祝语,“时维大汉光和元年,后学郑玄谨率弟子学生,敬祭至圣先师…”

郑玄率领众人将清香举至眉间,三揖为礼,将手中香小心地插入香炉。

烟气缭绕中,张梁注意到不少弟子眼中闪动着泪光。他第一次感受到这个时代对先贤的虔诚--那不是简单的仪式,而是精神传承的具象化。

反观后世的自己,每年也就清明节和过年时,会参加一下祭祀,清明节有时候还不一定回家。

祭礼完毕,满堂学生们去了学堂,郑玄回房换上便装,今天讲授的是《周礼·地官》中“大司徒”一章。

“大司徒掌建邦之土地之图…夫土地之图,非为丈量疆界而已。”郑玄开宗明义,“乃是要明百姓之数,辨九州之物产,察山川之形胜。”

他目光扫过座下弟子学生,“昔管子云:‘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诸位他日若为地方长官,当知舆图户籍实乃治国之本。”

张梁心中一动,这不正是昨夜与任嘏谈论的术算在地方上的实操么?

郑玄引经据典,讲到“以土均之法辨五物九等”时,向张梁发问,“张梁公子,你在钜鹿推行新粮,可知这‘九等之田’的要义?”

郑玄这一问,让整个讲堂顿时安静下来。

老师是个讲究人,叫自己一声张梁公子,这是明面上在学道弟子面前把自己撇清。

张梁站起身来,恭敬答道,“学生才疏学浅,还请先生指教。”

郑玄见他以“先生”相称,会意地捋须颔首,随即详解道,

“《周礼·地官》云:‘以土均之法辨五物九等,制天下之地征。’所谓五物,指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五类地形;九等,则是按田土肥瘠分为上上至下下九品。”

陈群那小子日后整出来的九品中正制和这个如出一辙。

见他面露思索状,郑玄道,“此中深意,不在区分高下,而在‘均平’二字。譬如上上田一亩,或当荒田五亩;下下田三亩,或折良田一亩。如此方能公平课税,使民不怨。”

“夫子有言,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你可知此理?”

张梁闻言思索片刻后回答,“先生所言‘均平’之理,学生深以为然。然这田地分配欲要公允,实非易事。各地田亩肥瘠不一,即便同属一等的土地,因灌溉、光照之别,收成仍可能相去甚远。”

郑玄眼中闪过一丝赞许,顺着他的话问道,“老夫听闻你在钜鹿推行新粮种,此物如何?”

“先生明鉴。”张梁坦然道,“钜鹿所植土豆与红薯,熟地良田亩产可达千斤,且不择地力,即便是贫瘠山地也能生长,完全不与稻麦争良田。玉米产量稍低,但可与二者于同一片地中套种,正因如此,今年曲阳减少五谷种植,全面推行新粮种。”

此言一出,百余名学子纷纷交头接耳,亩产千斤,这可是大汉闻所未闻的产量,他们难以置信世间竟有如此高产的作物。

郑玄抬手下压,示意众人安静,目光扫过堂下弟子学生,“有此良种,于国于民有利,成国,尔等学有所成者,此次可随张公子游学冀州,定要细细观摩研习。”

刘熙几人纷纷起身,表示一定会学习新粮种的种植方法,为青州百姓谋福祉。

张梁不得不赞叹一声,奥斯卡算什么,你差这里一堆小金人。

郑玄转而注视着张梁,“依你之见,这九等田制当如何施行,方能利国利民?”

张梁深吸一口气,将自己的想法阐明,“学生以为,如今天下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士族豪强林立,失地流民日增,田亩均等实难实现。既然大汉良田有限,何不另辟蹊径?”

他环视众人,声音高昂起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幽并之北,草原田地广布,若能击退虎起,则有良田草地不知何几!管氏擅造海船,若能打造艨艟巨舰,载百姓往海外垦荒,则百姓可得沃土万千,朝廷可扩疆域无边。”

他伸出右手,往南边一指,“学生听闻,荆州以南三千里,大海之外有巨岛,地广人稀;交州往南,更有一年三季之稻种。凡日光所照之处,皆是我大汉疆域。若是我大汉能移民垦殖其间,不光可解百姓失地之难,也可开疆拓土,建不世之功!”

这番话如石破天惊,在学堂中激起阵阵波澜。

百余人的议论声哗然而起,若是海外真有巨岛,能输送百姓过去,大汉的流民问题必将迎刃而解。

郑玄自己也被张梁这一番话语震惊,并没有制止学生们的失态议论。

他凝视着年仅十五岁的少年弟子,他身上有着与普通士人不同的激进,若能如张梁所说,移民海外,不光能解决大汉境内流民四起的困局,说不定可以打开一个全新的天下格局。

半晌之后,堂下的议论声渐渐平息。

郑玄清了清嗓子说道,“你所说海外巨岛与交州稻种,是否属实,可有人亲眼见过?”

“新粮种乃是日南郡所产,因交州日照雨水充足,故能一年三熟。若是青州种植,一年最多两季,尚需进行筛选与培育。”张梁言之凿凿,“海外巨岛有船队亲眼所见,只是海图尚未绘制,烟涛微茫颇为难求。”

喜欢在下张梁,乃留侯之后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在下张梁,乃留侯之后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