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流放岭南:开局一座破酒馆 > 第61章 契成身未安,新局暗涌步步营

那张盖着鲜红官印的“落地契”,被林薇薇用油布仔细包裹,藏于棚屋墙缝最深处。它轻若鸿毛,却承载着一年来的血汗与惊险,象征着一道无形枷锁的暂时卸除。然而,手握契书,脚踏冼家村的土地,她心中并无太多轻松,反而感到另一张更精细、更隐形的网,正悄然收紧。

“落地”而非“脱籍”,她依旧是贱籍,行动虽稍宽(理论上可在村内及附近山林活动,但仍需里正首肯方能出村),却仍低人一等。赵里正那句“仍需看顾”,绝非虚言。他失去了“落地银”这个直接拿捏的筹码,势必会通过其他方式加强对她的控制。

果然,变化悄然而至。

制作点的工作依旧继续,但赵里正不再满足于疳积散的“改良”。他时常“不经意”地提起济安堂刘管事,暗示对方对林薇薇的“炮制手艺”颇有兴趣,询问她是否还有其他“拿手”的方子或特产,言语间充满了引导与试探。

“薇薇丫头啊,刘管事那般人物,若能得他青眼,日后随便从指缝里漏点活计下来,也够你家吃用不尽了。你可要用心想想,有何独门绝技,莫要藏私啊。”赵里正捻着胡须,笑容和煦,眼神却锐利如鹰。

林薇薇心中警铃大作,面上却唯唯诺诺:“里正叔教诲的是。只是晚辈愚钝,所学皆是粗浅土方,哪有什么独门绝技。刘管事那是贵人,眼界高,晚辈这些微末伎俩,怕是入不了他的眼。”她极力贬低自身价值,避免被当作与济安堂交易的桥梁——那意味着更深的卷入和更无法自主的命运。

同时,她发现赵氏和春婶在制作点变得更加“勤学好问”,不仅追问疳积散的细节,甚至开始打探她平日进山都采些什么“稀奇玩意”,家用哪些“调理方子”。这显然是赵里正的授意,旨在全方位摸清她的底细和可利用的资源。

林薇薇应对得滴水不漏。对于炮制,她只答流程,不谈诀窍;对于采药,只报常见名目,绝口不提珍稀品种和秘密药园;对于家用药方,更是推说无非是姜枣茶、紫苏水之类人人皆知的东西。

压力之下,她开始有意识地“创造”价值,但必须是赵里正能够理解、且自认为可以掌控的价值。

她“偶然”在一次炮制疳积散时,“失手”多炒焦了一批辅药,懊恼不已。赵里正恰好巡视看见,正欲斥责,却见林薇薇小心翼翼地将焦糊的药材筛出,惋惜道:“可惜了,本是好药材,炒焦了药性便燥,不合用。听闻焦麦芽、焦山楂另可作消食茶饮,只得废物利用,自家煮水喝了。”

赵里正心中一动,并未多言。几日后,他便“建议”林薇薇尝试将制作疳积散过程中产生的“次品”或“边角料”,另行配制一种“价廉物美”的消食茶,由村里统一收购,低价售予村民。

林薇薇心中冷笑,面上却欣然应允,仿佛得了天大的恩典。她“精心”研制了一款用料普通、口感尚可、成本极低的消食茶,效果平平,但绝无问题。赵里正试过后,虽觉远不如疳积散惊艳,但胜在成本低廉,易于推广,便也点头认可,纳入制作点生产,给了林薇薇一点微薄的分成。

此举一石二鸟。既满足了赵里正榨取剩余价值的**,又用一种无足轻重的新产品,转移了他对核心技术的紧盯,更将“废物利用”的概念植入其心,为日后可能处理更多“次品”打下伏笔。

然而,经济上的压力并未缓解。交出五两银子后,家中几乎一贫如洗。疳积散和消食茶的分成微薄,仅够维持最低生存。秘密药园虽日渐繁茂,却远未到能大量产出换取收入的阶段。

她必须开辟新的、更隐蔽的财源。

目光再次投向山林。此次,她不再局限于药材和普通山货。凭借日益丰富的经验和邓老者的零星提点,她开始留意那些具有更高附加值、却不易被常人识别的稀有物产。

她冒险深入更偏僻的溪谷,寻找质地细腻、可用于制作高端印泥或颜料的特殊矿土(如朱砂、赭石,量极少);采集香气独特、可用于制香或高级调味料的野生香草(如灵香草、沙姜);甚至留意某些树木分泌的树脂(如枫香脂),小心收集,尝试炮制。

这些物品采集更难,处理更繁琐,但若能找到合适渠道,价值远超普通山货。她将所得极小量地、通过极其迂回的方式(如夹带在普通山货中,或通过孙寡妇远房亲戚的渠道),试探性地换给偶尔路过、看似可靠的行商,每次量少类杂,绝不固定,避免形成 pattern。

过程如履薄冰。一次,她在采集一种罕见香草时,险些滑落深涧;另一次,携带一小包矿土返回时,隐约感觉有人尾随,她绕了极远的路,直到深夜才敢回村。

但回报也是可观的。几次成功的交易,换回的盐、铁针、甚至少许糖块,大大改善了家里的生活品质,也慢慢积攒着可怜的铜板。

更大的转机,来自于她对邓老者所授知识的深化理解。在反复研读那本简陋的炮制要诀和回忆老者的点滴教诲时,她注意到一段关于“药食同源”物深加工的记载。

她开始尝试对日常采集的山货进行精加工。将野山楂熬制成浓稠的果酱,延长保存期,提升价值;将品相好的野茶,尝试不同的炒制、发酵方法,模仿更高档的茶品;甚至将常见的橘皮,精心炮制成陈皮,分出等级。

这些深加工产品,体积小,价值高,更易于隐藏和交易。她将少量精品通过王货郎的隐秘渠道,以“替某大户人家丫鬟私下售卖”的借口,换得了可观的收入,一点点填充着干瘪的陶罐。

夏去秋来,秘密药园迎来了第一个小小的丰收季。紫苏、薄荷可大量采收;移栽的益母草已成熟结籽;那几株重楼虽未到采收年份,但长势健壮,预示着未来的希望。她小心采收,精心炮制,将大部分收获藏于山中秘穴,只取出极小部分用于自家调理和试验。

能力的增长,带来了底气的微增。她开始更巧妙地运用村民中积累的声望。不再仅限于被动应对求助,而是偶尔主动提供一些微不足道却暖心的小帮助:送一把自制的驱蚊香草给夜间守田的农户;熬一锅清热解毒的凉茶放在村口榕树下供人取用;用自采的草药帮孩童处理擦伤……

这些举手之劳,不涉及核心药术,却润物无声地巩固着她的“善心”、“巧手”形象,使她在村民心中,从一个“有用的流放户”渐渐向“值得尊敬的邻里”转变。这种无形的声望,成了她对抗赵里正无形压力的软性盾牌。

赵里正冷眼旁观着这一切。他对林薇薇那些小打小闹的“深加工”和“小恩小惠”似乎不以为意,只要不触及他的核心利益(如与济安堂的直接联系、或大规模私售成药),他便乐得见她为生计奔波,显得更加“安分”。但他并未放松监视,那双隐藏在暗处的眼睛,始终若隐若现。

秋雨连绵的黄昏,林薇薇从制作点收工回家,路过周掌柜那早已破败废弃的杂货铺时,忽见一个熟悉的身影鬼鬼祟祟地从铺子后门溜出,迅速消失在巷尾。

是王二!那个曾被赵里正杖责、驱逐出村的泼皮!

他怎会偷偷回村?还在周掌柜的废铺附近出没?

林薇薇心中猛地一沉,一股不祥的预感悄然蔓延。周掌柜虽已败走,但其怨毒未必消散。王二的出现,是否预示着新的风波?

她加快脚步回到棚屋,插紧门闩。窗外,秋雨敲打着芭蕉叶,声音凌乱而急促。

落地契带来了暂时的安全,却并未带来真正的安宁。前方的路,似乎更加迷雾重重,暗礁遍布。赵里正的掌控,王二的鬼影,济安堂的诱惑,生存的压力……交织成一张更复杂的网。

林薇薇深吸一口气,点亮油灯,昏黄的光晕照亮她沉静而坚韧的面庞。

她清点着陶罐中缓慢增加的铜钱,抚摸着墙上冰凉的落地契,目光最终落向窗外漆黑的、雨雾弥漫的群山。

无论前路如何艰险,她已不再是当初那个任人拿捏的孤女。积蓄虽微,技艺渐长,药园初成,民心有向。

她握紧了拳,眼中闪过一丝冷冽的光。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盘棋,她还要继续走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