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流放岭南:开局一座破酒馆 > 第60章 五两终成,智交落地银脱枷

盛夏的午后,蝉鸣聒噪,闷热无风。林薇薇指尖抚过陶罐冰凉的釉面,听着里面铜钱与碎银碰撞发出的沉实轻响,心中涌起的并非狂喜,而是一种近乎虚脱的平静与更深沉的警惕。

五两银子,终于凑足了。历时近载,艰辛备尝,无数次在绝望边缘挣扎,终于摸到了这道关乎生存的底线。

然而,她深知,这绝非终点,甚至可能是一个更危险阶段的开始。如何将这五两银子“平安”地交出去,换回那张代表暂时解脱的“落地契”,同时不引起赵里正的更深猜忌与贪婪,是一门极其精妙的学问。

她不能立刻去交。骤然拿出五两银子,对于一个依靠微薄分红和零星山货度日的流放罪女而言,太过突兀,必然引人生疑。她需要铺垫,需要一个合理的“由头”。

机会很快来了。几日后,赵里正似无意间问起:“薇薇丫头,前日刘管事那茶饮,效果似乎不错,他托人带话,还想再要些。你看……”

林薇薇心中一动,面上却露出为难之色:“回里正叔,刘管事能用得上,是晚辈的福气。只是……那茯苓与陈皮,需特定年份与炮制火候,晚辈手中存料已尽,新采的又未到时节,恐一时难以凑齐。”

赵里正捻须:“哦?如此说来,这好药材倒是不易得。”

“正是。”林薇薇顺势轻声叹息,语气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窘迫,“不瞒里正叔,晚辈家中近日……唉,澈儿渐大,衣食耗费日增,家母又需常年用药调理,光靠制作点那点分红和偶尔换些山货,实在……实在有些捉襟见肘。晚辈正思忖着,能否请里正叔代为问问刘管事,济安堂可还需些炮制药材的零活?或是收购些品相好的生鲜草药?晚辈愿出力,赚些辛苦钱,贴补家用……”

她巧妙地将“缺钱”的现状主动暴露出来,并将其归因于家庭开销增大和收入来源单一,合情合理,且姿态卑微,带着恳求,完美掩饰了已凑足银两的事实。

赵里正眯眼打量她,见她神色愁苦,不似作伪,心中那点因刘管事赞赏而起的疑虑稍减,反而觉得这丫头果然仍在掌控之中,需仰他鼻息。他呵呵一笑:“你这丫头,倒是肯吃苦。成,下次见着刘管事,我替你问问。只是济安堂门槛高,成与不成,却不好说。”

“多谢里正叔!成与不成,晚辈都感激不尽!”林薇薇连忙躬身道谢,将一个为生计所迫、急于寻找出路的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又过了几日,估摸着火候差不多了,林薇薇选择在一个傍晚,赵里正饭后于自家院中纳凉时,再次求见。

她换上了一身最显旧薄的衣衫,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疲惫与焦虑,手中捧着那个沉甸甸的陶罐。

“里正叔,”她声音微颤,带着一丝孤注一掷的决绝,“晚辈……晚辈近日东拼西凑,又变卖了些家当,总算……总算凑齐了那五两‘落地银’。今日特来呈交,恳请里正叔查验,并代为向上呈报,换取‘落地契’。”

她将陶罐奉上,罐中铜钱碎银混杂,正是她平日所能接触到的钱币模样,毫无破绽。

赵里正微微一怔,接过陶罐,掂量了一下,又倒出银钱仔细清点,果然正好五两。他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但很快便被了然取代——定是这丫头被逼得没法,变卖了所有值钱东西,甚至可能借了债,才勉强凑足。看来前几日她哭穷,并非虚言。

“嗯,竟是凑齐了。”赵里正语气平淡,将银钱倒回罐中,“倒是难为你了。看来这制作点的分红和山货,于你家而言,确是杯水车薪。”

林薇薇垂首,声音更低:“全赖里正叔照拂,晚辈方能有些许收入,勉强维生。此次能凑足,实是侥幸,日后……日后还需里正叔多多看顾。”她再次强调自身的窘迫与对他的依赖。

赵里正满意地捻须微笑:“懂得感恩便好。你放心,此事老夫即日便办理。按律,缴清落地银后,需核验无误,上报县衙备案,方可发放‘落地契’。快则旬日,慢则月余,你静候消息便是。在此期间,你仍属流籍,需安分守己,不得出村,明白否?”

“是!晚辈明白!定当谨守本分,绝不敢行差踏错!”林薇薇心中巨石落地,恭敬应下。

交出银两,虽暂时清空了积蓄,却卸下了最沉重的枷锁。她走出里正家院子,夏夜的暖风吹在身上,竟感到一丝前所未有的轻快。然而,这轻快之下,是更深的警醒。赵里正那句“仍需看顾”,绝非虚言。没了落地银的牵制,他操控她的手段只会更多。

接下来的日子,林薇薇表现得愈发安分守己。她依旧每日去制作点“指导”疳积散的生产,对赵氏和春婶愈发“倾囊相授”(仍保留关键),对赵里正愈发恭顺。同时,她以“家中已无余财,需全力攒钱偿还债务”为由,进一步缩减家用,甚至偶尔向孙寡妇赊借少许米粮,将“穷困潦倒”的戏码做足。

暗地里,她却开始了新一轮的蛰伏与规划。

首要任务,是恢复元气。她利用制作点的便利,更加隐秘地“收集”那些被废弃或忽视的药材边角料,带回提炼练习;进山采集时,更加注重对秘密药园的守护与扩展,移栽新发现的稀有药苗;与王货郎的交易彻底转入地下且极其零星,只换取最必需的盐、油等物。

同时,她开始更深入地钻研邓老者所授的知识,尤其是关于常见伤病的基础处理与调理。济安堂刘管事那条线,虽未立刻带来收益,却让她看到了另一条更安全、更长远的发展路径——或许,将来可以成为一名技艺精湛的药材炮制师,甚至……一名懂得调理的“药婆”?虽然地位低下,却也能凭手艺安身立命。

她开始有意识地整理所学,尝试配制一些更复杂的药茶和散剂,不仅限于疳积和调经,还涉及安神、解暑、祛湿等更广泛的领域,不断积累经验。

等待“落地契”的日子,平静却暗流涌动。赵里正似乎暂时满足于她的“驯服”,未再刻意刁难,但那无形的监视并未放松。

半月后的一日,林薇薇正在溪边清洗药材,忽见徐婆婆急匆匆跑来,满脸焦急:“薇薇丫头!快!快去看看我家老头子!他突然心口疼得厉害,喘不上气,脸色煞白!”

林薇薇心中一惊!心口疼,喘憋,这绝非小症!她立刻放下手中活计,快步随徐婆婆赶去。

徐老爹躺在榻上,确实面色痛苦,呼吸急促,手捂胸口。周围围了几个闻讯赶来的邻居,皆束手无策,慌乱不已。

林薇薇上前,仔细查看。她虽非医师,但依据邓老者所授的粗浅望闻问切之法,结合症状,怀疑可能是“胸痹”(类似心绞痛)急性发作。此症凶险,拖延不得!

她立刻吩咐:“快!取些蒜头捣烂,兑入温水,给老爹灌下!再找些冰凉的井水,用布浸湿,敷在额头!”(此为民间缓解急症的土法,或有些许通窍作用)同时,她迅速取出随身携带的银针(用当初换得的缝衣针磨制消毒而成),依老者所授的简易急救法,尝试针刺其内关、膻中等穴附近(不敢深刺,只作刺激)。

一番忙乱后,或许是土法起了些微作用,或许是针刺刺激了穴位,徐老爹的喘息竟真的稍稍平复了一些,脸色也缓和了些许,但仍显虚弱。

众人稍安。林薇薇却不敢大意,沉声道:“此非小恙,土法仅能暂缓,需立刻延请郎中!”

恰在此时,得到消息的赵里正也赶了过来,见状眉头紧锁,立刻派人火速去请邻镇郎中。

郎中到来后,诊视施针用药,病情方得稳定。郎中对林薇薇之前的应急处理点头认可:“按压穴位,用蒜水通窍,处理得还算及时,虽不对症,却也未帮倒忙。”

徐家人对林薇薇感激不尽。赵里正看在眼里,目光深沉。

此事虽小,却再次在村中提升了林薇薇的声望——关键时刻,她能顶事!赵里正对此未置可否,但林薇薇敏锐地感觉到,他看她的眼神,又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审视。

数日后,镇上差役终于到来,带来了县衙核发下来的“落地契”——一张盖着红印的简陋麻纸文书。上面写明林薇薇已缴清落地银,准其落户冼家村,仍属贱籍,但行动略宽,需遵村规,不得擅自离境。

捧着这张轻飘飘却重逾千钧的文书,林薇薇的手微微颤抖。近一年的挣扎求生,无数次的险死还生,终于换来了这片刻的喘息之机!

柳氏捧着文书,泪流满面。林澈也似懂非懂地感受到姐姐的激动。

然而,喜悦之后,是更深的思量。枷锁虽去,困境未消。赵里正、周掌柜的阴影仍在,生计仍需奔波,未来依旧迷茫。

深夜,林薇薇将“落地契”仔细收好,吹熄油灯。黑暗中,她目光清亮如星。

第一步,终于走完。接下来的路,或许更加艰难,但她手中已有了更多的筹码——微薄却稳定的收入来源、日益精进的技艺、悄然成长的药园、村民中积累的声望,以及……那深藏不露的最终底牌。

山风穿过棚屋,带来远方的气息。她知道,新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