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流放岭南:开局一座破酒馆 > 第49章 秘制麻沸,七叶一枝藏杀机

以“进山采姜”为由,林薇薇再次踏入**涧地界。与以往求学或求方的心境不同,此次她心中更多了几分沉潜的审慎与对未来的深远谋算。与赵里正的合作虽暂得喘息,却如履薄冰,她深知那平衡脆弱不堪。邓老者所授的“七叶一枝花”秘用,如同黑暗中微光,是她预留的、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轻动的最后底牌。此行,她需更深地理解此物,并寻求在当下局面中,如何更稳妥地积蓄力量,乃至……为那最终可能的摊牌,预做铺垫。

谷中雾气氤氲,寒意更甚往日。她于老地方静候,心境却格外沉静。

邓老者此次现身较往常更快,仿佛早已料到她会来。他目光扫过林薇薇略显沉稳的面容,哼了一声:“驱寒膏献出去了?那赵里正可还满意?”

林薇薇心中一凛,恭敬行礼:“老先生明察。晚辈依计而行,暂得安稳。然合作初启,根基浅薄,晚辈心中常怀惕厉,不敢或忘。今日借采姜之机前来,一为叩谢老先生此前授艺之恩,二为……恳请老先生再授机宜,指点晚辈于此夹缝之中,如何方能更进一步,不至始终受制于人?”她言辞恳切,既汇报了进展,更坦陈了困境与长远忧虑。

邓老者眯眼打量她片刻,忽道:“你倒还未被眼前微利迷了眼,尚知未雨绸缪。看来那‘七叶一枝花’的用处,你已放在心上了?”

“晚辈不敢忘!时时谨记老先生教诲,深知此物关乎性命,非生死关头,绝不可轻用。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晚辈愚钝,仅知皮毛,恐临事仓皇,反受其害。故斗胆请老先生再细说其中关窍,使晚辈心中有底,方能审时度势,不至妄动。”林薇薇姿态放得极低,只求加深理解,绝口不提索要或使用。

老者闻言,面色稍缓,眼中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赞许。他沉吟片刻,竟转身向谷内行去:“随我来。”

林薇薇心中一动,连忙跟上。此次老者并未走向日常讲授的青石台,而是引着她绕过一片茂密的灌木,来到一处背阴的陡峭石壁下。石壁缝隙中,生长着几株形态奇特的植物——正是“七叶一枝花”!其叶片轮生,顶开一朵紫绿色奇异花朵,根茎粗壮,呈结节状。

老者指着那几株药,神色异常严肃:“此物,吾辈称之为‘重楼’,亦名‘蚤休’、‘草河车’。其性寒,味苦,有小毒。寻常外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痈疮蛇毒,乃良药。然其根茎之中,另蕴一奇异之力,经特殊炮制,可麻痹人之神智,镇痛效力极强,尤于外伤剧痛、疮疡切开之症,有奇效,堪称‘麻沸’之雏形。”

“麻沸?”林薇薇心中剧震!这竟是古代麻醉剂的雏形!

“然!”老者语气凝重,“此效猛烈,宛若双刃利剑。用量极微,即可镇痛安神;用量稍过,便致人昏睡不醒,意识模糊;若再过量,则呼吸抑制,性命堪忧!其间分寸,毫厘之差,生死立判!非经验老道、心思缜密者,绝不可轻试!”

他蹲下身,小心挖取一株重楼的根茎,洗净泥土,露出黄褐色带紫斑的断面。“你看其断面,环纹层叠,须得取此中心环纹最密、色泽最深之处,阴干后,以陈醋浸泡七日,取出再以文火焙干,研为极细之粉,方得‘麻沸散’之基。用时,以酒或温水送服,或掺入膏中外敷,用量需视人年纪、体质、伤势轻重,丝毫马虎不得!”

他详细讲解了炮制每一步的要点、禁忌,以及初步判断用量的技巧(如“壮年者,豆许;老弱者,粟米许”),反复强调观察服药者反应的重要性,“一旦见其昏沉睡去,呼吸平稳,便需即刻停用,密切观察,万不可贪功追加!”

林薇薇屏息凝神,将每一字每一句都牢牢刻印脑中,深知此乃千金不换的保命秘术。

老者讲解完毕,将手中根茎递给她:“此株予你。如何处置,自行斟酌。切记,此非玩物,乃悬命之刃。慎之!慎之!”

林薇薇双手微颤地接过,如同接过一团灼人的火炭,沉甸甸的,满是责任与风险。“晚辈……谨记老先生教诲!定当慎之又慎,绝不敢负此重托!”

老者颔首,话锋一转:“至于你眼下处境……与虎谋皮,虽得暂安,然终非长久之计。赵里正所求,无非利与权。驱寒膏之利,可稍餍其心,然其志恐不止于此。你需暗中积蓄其不可或替代之‘价值’,方可增谈判之筹码。”

“不可替代之价值?”林薇薇若有所悟。

“譬如,”老者目光扫过她的药篓,“驱寒膏乃应季之物,冬尽则需减。你可否研制出适用于春夏季的‘清热辟秽散’或‘祛湿止泻液’?使其离你不得?又如,你于炮制、辨药确有几分天赋,何不借此合作之机,暗中精进?其所提供之药材,正是你练手、辨识、积累经验之良机。他人视之为活计,你当视之为‘学堂’。再者……”

老者声音压低:“其既允你分利,铜钱粮食,皆可积攒。五两‘落地银’之期不远矣……”

林薇薇豁然开朗!老者是在指点她,将当前的合作视为韬光养晦、积累资本与技术的平台!暗中提升自身实力,广积粮,缓称王!

“多谢老先生指点迷津!”她由衷感激,心中迷雾尽散,前路清晰了许多。

辞别老者,她并未立刻离去,而是在谷中仔细采集了足够的野姜,又将那株珍贵的重楼根茎深藏于药篓底层,覆以姜叶遮掩。

回村之路,她步履沉稳,心中已有了全盘计划。

此后日子,林薇薇将对“重楼”的敬畏与好奇深藏心底,绝不显露分毫,全身心投入到与赵里正的“合作”中。

于明面上,她兢兢业业,指导赵氏等人制作驱寒膏,态度耐心,不藏私(限于简化版),使得产量和质量逐渐稳定。赵里正对此颇为满意,对她的戒备似乎又松懈了几分。

于暗地里,她则开始了全方位的“积蓄”。

一积“技”:她利用赵里正提供的、相对丰富的药材资源,疯狂练习辨识、炮制技艺。每一样经手的药材,她都仔细观察其形态、气味、质地,对比不同批次的变化,默默牢记于心。熬制膏药时,她细心体会火候差异对药效的影响,尝试微调配方比例(在自己少量试制的批次中),积累实际经验。她甚至借口“试验药性”,将一些边角料或次品带回,偷偷练习研磨、混合等技巧。制作点,成了她最好的实践课堂。

二积“物”:她将分得的部分“酬劳”——铜钱仔细存起,粮食布匹则精打细算,最大限度节省下来,或换取更实用的物资(如盐、糖、更好的工具)。同时,她利用进山采集辅药的机会,更加隐秘地照料扩大自己的秘密药园,移栽了更多种类的药材,尤其是邓老者提及的、可用于研制新药的品种。

三积“望”:她对待前来求取膏药的乡邻,依旧温和耐心,时常额外赠送些自制的、药效更佳的试用装,或提供些简单的按摩手法建议,口碑在村民中悄然提升。

然而,她并未急于推出新品。时机未到,驱寒膏的热度仍在,不宜节外生枝。

平静之下,暗流依旧。赵氏等人虽在她指导下渐入佳境,却始终无法独立掌握最核心的火候与配料微妙平衡,对林薇薇的“手艺”依赖日深。赵里正偶尔来巡视,目光中的审视虽减,却从未真正消失。

这一日,制作点需处理一批新到的肉桂,质地粗硬,难以研磨。赵氏几人试了许久,粉末粗糙,难以过筛。

林薇薇见状,主动上前:“婶子们歇歇,我来试试。”她取过石臼,加入少许粗砂(增磨擦力),运用巧劲,手腕沉稳而快速地研磨,不时筛检,添加,再磨。不过片刻,便得了一小堆细腻均匀的肉桂粉。

赵氏等人看得目瞪口呆,叹服道:“还是薇薇丫头手艺巧!这劲道和手法,我们怕是学不来。”

林薇薇谦逊一笑:“熟能生巧罢了,多练练便好。”心中却知,这看似简单的技艺,实则是她日夜苦练的结果,已成为她“不可替代性”的一部分。

恰在此时,赵里正踱步进来,正好看到这一幕,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笑道:“薇薇丫头确是心灵手巧。有你在,这驱寒膏方能成事啊。”

林薇薇垂首道:“里正叔过奖了。全赖您调度有方,原料充足,晚辈方能尽力。”

赵里正呵呵一笑,不再多言,背着手走了。

林薇薇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心中雪亮。他需要的,是一个“好用”且“可控”的工具。而自己,必须在“好用”与“可控”之间,找到最微妙的平衡点。

夜幕降临,她回到棚屋,在油灯下,取出那枚珍贵的重楼根茎,按照邓老者所授,极其小心地切下中心一小块,开始尝试第一次的炮制练习——清洗、阴干、准备醋浸。每一步都全神贯注,如同进行一场庄严的仪式。

她知道,这条路充满荆棘与危险,但为了守护家人,为了争取那渺茫的自由,她必须走下去。力量,正在这日复一日的积累与谨慎的探索中,悄然生长。

山风呼啸,掠过棚屋,带来远山的寒意与未知的挑战。林薇薇吹熄油灯,在黑暗中睁着眼睛,聆听着风声,心中一片平静的坚定。

寒冬将至,她已备好柴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