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流放岭南:开局一座破酒馆 > 第14章 酸笋飘香,悄然打开新销路

酸笋那霸道而独特的酸香,如同在林薇薇那间破败草棚里投下的一颗石子,激起的涟漪却悄然荡向了整个冼家村。那日尝过鲜的几位妇人回去后,难免与左邻右舍念叨起这新奇又开胃的滋味,一传十,十传百,“林丫头会做一种‘闻着冲、吃着香’的酸物”竟成了村里一桩不大不小的新鲜谈资。

这日清晨,林薇薇正小心地检查着角落那几个密封的竹筒,将耳朵贴近,听着里面细微的、令人安心的发酵气泡声。母亲柳氏倚着墙根坐着,身上盖着那床用最后几十文钱换来的、虽旧却干净的薄被,气色虽仍虚弱,但连日来的米粥和偶尔一碗油星不多的笋汤,让她眼中渐渐有了些神采。林澈蹲在火堆旁,眼巴巴地看着阿姐熬煮今日的粥食。

棚外传来几声试探性的咳嗽和窸窣脚步声。

林薇薇动作一顿,警惕地望向门口。自官差催租后,她对任何靠近的陌生动静都格外敏感。

“林……林丫头在吗?”一个略显局促的妇人声音在门外响起,听着有几分耳熟。

林薇薇示意弟弟别动,自己起身走到门边,透过缝隙望去。只见前几日尝过酸笋的那位高颧骨妇人正站在棚外,手里挎着个小篮子,脸上带着几分不自在的期待,她身后还跟着两个面生的妇人,也都好奇地朝棚内张望。

“婶子有事?”林薇薇拉开当作门板的破篱笆,神色平静。

高颧骨妇人见她出来,脸上挤出一丝笑,语气比往日和软了许多:“那个……林丫头,你上次做的那个酸笋,家里孩子回去后念叨个没完,吵着还想吃……你看,婶子用这半篮子新摘的野苋菜,再搭两个鸡蛋,跟你换一小碗成不?”

她身后的妇人也连忙附和:“是啊是啊,我家那口子最近胃口不好,啥都吃不下,听说你这酸笋开胃,也想讨点试试。”

林薇薇心中微动,面上却不露声色。她看了一眼篮子里的苋菜,青翠欲滴,鸡蛋虽然不大,但在这村里也是金贵东西。她略作沉吟,道:“两位婶子稍等。”

她转身回棚,从那个发酵最成功的竹筒里,小心地取出两份酸笋。一份用干净树叶包了,递给高颧骨妇人;另一份则给了后面那位妇人,却并未收她的东西:“这位婶子,东西先拿着给大叔试试口味,若觉得好,下次再换不迟。”

那妇人一愣,显然没想到林薇薇如此大方,顿时有些手足无措,连声道谢:“哎哟,这怎么好意思……谢谢林丫头!若真开胃,下次定拿东西来换!”

高颧骨妇人也连忙将篮子和鸡蛋塞给林薇薇,换来酸笋后,脸上笑开了花,又压低声音道:“林丫头,你这手艺真不赖!往后若还有,尽管拿来换,婶子家菜地里东西虽不多,总能换你一些。”

送走这拨人,林薇薇看着手里的苋菜和鸡蛋,心中渐渐明朗。以物易物,在这货币稀缺的村落里,或许是更实际、也更安全的交易方式。既能换来新鲜菜蔬改善伙食,又能逐步积累人缘,不至于太过扎眼。

她将鸡蛋小心收好,打算留给母亲补身子,苋菜则洗净,中午就着粥煮了一锅菜羹,难得的绿色让三人都多吃了一些。

然而,母亲偶尔压抑的低咳声,像一根刺,时时提醒着林薇薇那迫在眉睫的危机——药材快用尽了,邓采药人却依旧渺无踪影。老周那里的药材价高质劣,且种类不全,根本无法根治母亲的病。

午后,她又尝试着向一位来换芋饼的妇人打听邓采药人。

那妇人闻言却面露难色,摇了摇头:“邓老头啊……脾气怪得很,就住在后山那片老林子里,具体哪儿没人说得清。他很少下山,下山也不怎么跟人搭话,就拿些草药跟周掌柜换点盐巴粮食。听说他医术是好的,但请他瞧病难呐,他看不顺眼的人,给钱也不治。”

另一旁正在选芋饼的妇人插嘴道:“可不是?前年村头阿旺媳妇难产,都快没气了,家里人抬着钱去求,他倒是去了,也不知怎么治的,真给救回来了,却一分钱没要,只让阿旺后来给他砍了半个月柴火送去。”

“是个怪老头……”先前那妇人压低声音,“有人说他以前是外面的大夫,惹了事才躲进山里的……”

林薇薇默默记下这些支离破碎的信息:后山老林、脾气古怪、行事全凭喜恶、可能有着不简单的过去。这更坚定了她必须找到他的决心。

正当她思索着该如何进山寻人时,一个瘦小的身影怯生生地蹭到摊子前,小声喊道:“林阿姐……”

林薇薇低头一看,竟是前几日她救下的那个小女孩二丫。她的脚伤似乎好了些,但走路仍有些微跛,小脸上带着感激和羞涩,手里紧紧攥着一个小布包。

“二丫?你的脚好了?”林薇薇蹲下身。

“嗯,好多了,谢谢阿姐救命。”二丫用力点头,将手里的小布包塞给林薇薇,“阿姐,这是我娘让我给你的……我家没什么好东西,这是我去挖的野菜根,晒干了能放,煮水喝有点甜味,我娘说……谢谢你上次给的药和果子。”

布包里是几条晒得干硬的土茯苓,品相并不好,却显然是这贫苦人家能拿出的最好谢礼。

林薇薇心头一暖,没有推辞,接了过来:“替我谢谢你娘。你的脚还要小心养着,别急着干活。”她拿起两个刚烤好的芋头饼,塞到二丫手里。

二丫慌忙摆手:“不,不能要,阿姐……”

“拿着,阿姐请你吃的。”林薇薇坚持道,看着二丫枯黄的头发和明显营养不良的小脸,心中酸涩。她状似无意地问:“二丫,你常去后山挖野菜,有没有见过一个采药的老爷爷?头发胡子都白了,背着个药篓子,脾气有点怪怪的?”

二丫捧着温热的芋饼,咽了咽口水,歪着头仔细想了想,眼睛忽然一亮:“好像……好像见过一次!就在很深很深的那个山涧旁边,我在那边挖山姜,看到一个白胡子老爷爷在崖壁上采草,动作好快,像猴子一样!我有点害怕,就赶紧跑开了……”

山涧!崖壁!

林薇薇精神一振,这信息太重要了!她连忙追问:“还记得大概在哪个方向吗?离这里远不远?”

二丫努力回忆着,用手指了一个大致的方向:“就在那边……要走好久好久,路很难走,还有大雾,我后来都不敢去了。”

虽然依旧模糊,但总算有了一个大致范围和线索——后山深处、有险峻山涧和崖壁的区域。

“谢谢你,二丫!这消息帮了阿姐大忙了!”林薇薇由衷地道谢,又给她包了两个芋饼。

送走千恩万谢的二丫,林薇薇心中既兴奋又沉重。兴奋的是终于有了邓采药人的线索;沉重的是,后山深处意味着危险,毒虫瘴气、野兽出没,甚至可能迷路。以她现在的体力和对山林的熟悉程度,贸然深入无异于冒险。

但她没有太多时间犹豫。母亲的病等不起。

她需要准备,需要一份更详细的地图,需要防身的工具,需要应对瘴气的药物,甚至需要一个向导……而这每一样,都需要钱或物资。

压力再次袭来,却也更坚定了她尽快打开酸笋销路、积累资本的决心。

接下来的几天,林薇薇一边小心照看发酵的酸笋,一边更用心地经营着芋头饼的生意,同时留意着每一位来换东西的妇人, subtly 地透露着“酸笋可以少量换取”的消息。

果然,陆陆续续又有几拨人被那独特的酸香吸引,拿着自家种的青菜、腌的咸菜、甚至一小块粗布,来换一小碗酸笋回去下饭。交换的条件并不固定,全看对方有什么、以及林薇薇觉得值多少,这种模糊的易物方式反而减少了斤斤计较,多了几分乡里人情味的含糊。

周掌柜也嗅到了商机。这日他特意踱步到林薇薇的摊子前,看着她又换出去一小碗酸笋,换回一小扎嫩生生的水芹菜,忍不住开口道:“林丫头,你这酸笋……味道确实独一份。光这样零敲碎打地换些青菜叶子有啥出息?不如多做些,放我铺子里代卖,价钱好商量。”

林薇薇心中早有此意,但面上却露出为难之色:“周掌柜好意我心领了。只是这酸笋制作费时费力,成功率也低,眼下就这么点产量,自家吃和换点小菜还行,实在不够铺卖。而且……这山里竹笋就那么多,我也不能都挖了不是?”

她这话半真半假,既抬高了酸笋的身价,也暗示了原材料的有限性,避免被过度觊觎。

周掌柜小眼睛转了转,显然不信她这套说辞,但也不好强逼,只得哼了一声:“那你可得抓紧了,这玩意儿稀罕,别等别人琢磨出来了,可就卖不上价了。”言语间既有提醒,也有试探。

林薇薇乖巧点头:“多谢掌柜提点,我尽力。”

她何尝不想扩大生产?但眼下最关键的,是换取进山寻医的“资本”。她需要一双更结实的鞋子,一把更锋利的柴刀,一些能长时间存放的干粮,或许……还需要从周掌柜那里买一些他口中“驱瘴气”的药粉(尽管她对此深表怀疑)。

这一切,都需要实实在在的交换物。

她看着那几个所剩不多的酸笋竹筒,心中有了计较。下一次集市日(村里每月两次在榕树下的小规模聚集),她或许可以拿出部分“精品”,尝试换取更急需的东西。

夕阳西下,林薇薇收摊回到棚屋。她将今日换来的水芹菜洗净,嫩叶煮了汤,老茎则细细切碎,混入一点点咸肉末(来自一位妇人的交换),就着最后一点猪油炒香,浇在芋头粥上,竟也香气扑鼻。

柳氏吃着这碗难得的“佳肴”,看着女儿忙碌清瘦的背影,眼中满是心疼和欣慰:“薇薇,苦了你了……这些日子,竟让你撑起了这个家。”

“娘,别说这些,我们是一家人。”林薇薇笑了笑,将挑出的嫩叶多的那碗粥递给弟弟,“只要咱们一家人在一起,日子总会越来越好的。”

她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夜里,她借着微弱的火光,用烧黑的树枝在一块较为平整的泥地上勾画起来。那是根据二丫的描述和其他村民零碎信息拼凑出的、通往可能存在山涧区域的大致路线图,旁边还标注着可能需要准备的物品清单。

火光跳跃,映着她专注而沉静的侧脸。

酸笋的香气为她敲开了冼家村人际关系的门,换来了些许物资和信息。而接下来,她要用这初步的积累,去搏一个更大的希望——母亲的健康。

山路艰险,前途未卜。

但她目光灼灼,心中已有决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