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流放岭南:开局一座破酒馆 > 第13章 酸笋的奇妙物语

破陶罐里的芋头糊见了底,林澈舔着嘴角,意犹未尽。柳氏倚着草棚斑驳的土墙,虽仍虚弱,但连日来总算咽下些扎实东西,脸上褪去那层骇人的死灰,呼吸也平稳了许多。林薇薇收拾着碗罐,目光却早已投向棚外那片在晨雾中若隐若现的苍翠山峦。

怀揣那枚银锭,如同怀揣着一团火,灼热而紧迫。它既是希望,也是沉重的负担。官差催租时那三百文钱暂时搪塞了过去,但年底五两银子的“落地银”像悬在头顶的利剑。周掌柜那里芋头饼的生意虽开了个头,但一文钱两个,细水微流,攒够五两无异于痴人说梦。

必须找到更多、更稳定的财路。

安顿好母亲和弟弟,林薇薇再次背上那个破旧的背篓,手握磨得锋利的碎陶片,踏着晨露向山林进发。这一次,她的目标更为明确:寻找更多可食用的野生资源,尤其是那位脾气古怪的邓采药人可能感兴趣的药材。

山林依旧寂静而神秘,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腐叶和泥土的气息。她避开上次采集荔枝和薜荔果的区域,向着更深处、人迹更罕至的谷地行进。眼睛如同精密的探测器,不放过任何一株可疑的植物。

忽然,一阵淡淡的、奇异的酸涩气味随风飘来,若有若无。

林薇薇停下脚步,鼻翼微动,仔细分辨。这气味不同于荔枝的甜香,也不同于薜荔的清淡,更像是一种……发酵后的微酸,带着独特的穿透力。

她循着气味找去,拨开一层茂密的蕨类植物,眼前豁然开朗——一片青翠的竹林映入眼帘。竹竿修长,竹叶茂密,地上铺着厚厚的枯黄竹叶。

而那股奇特的酸味,正来自于竹林边缘几株断裂倒伏的幼竹旁。那里散落着几支刚刚冒出地面不久、笋壳尚未完全转青的黄褐色笋尖。其中几支显然被什么动物啃食过,断裂处暴露在空气中,经过几日雨露和闷热环境的“熏陶”,正散发出那股越来越明显的酸酵气味。

是竹笋!而且是开始自然发酵的酸笋!

林薇薇眼睛猛地一亮。作为餐饮从业者,她太熟悉这种味道了!酸笋,正是岭南地区某些独特菜系的灵魂所在,能赋予食物一种极其开胃、令人难忘的酸鲜风味。

她快步上前,仔细查看。这些野生竹笋个头不大,笋壳紧包,正是最鲜嫩的阶段。而那几支自然发酵的,恰好向她演示了最原始的“酸笋制作过程”。

“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她喃喃自语,心脏因兴奋而加速跳动。

她立刻动手,小心翼翼地用陶片挖掘那些鲜嫩的、未发酵的春笋。动作轻柔,尽量不伤及根部和周围的竹鞭,以确保可持续采摘。很快,她的背篓里就装了小半筐鲜笋。

接着,她将目光投向那几支自然发酵的酸笋。她凑近闻了闻,气味纯正,没有**的异味。她小心地掰下一小块发酵的笋尖,放入口中试探。

一股强烈、尖锐的酸味瞬间冲击味蕾,紧随其后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鲜香和淡淡的酵香,口感爽脆,风味极其独特!

成功了!这就是她想要的!

一个大胆的想法瞬间在她脑中成型:鲜笋可以做为蔬菜食用,而更多的笋,则可以模仿这个自然过程,批量腌制酸笋!一旦成功,这将是独一份的、极具岭南特色的调味品,其价值远非普通的芋头饼可比。

她压抑住激动,开始大规模采集。但她并未贪婪地掠夺,而是有选择地间挖,并仔细记下这片竹林的位置。

背篓渐渐沉重起来。回程的路上,她的脑子飞速运转。腌制酸笋需要容器,需要盐,需要相对洁净的环境和稳定的温度。这些条件,那个破草棚几乎一样都不具备。

最大的难题是容器。老周杂货铺那种粗陶瓮价格不菲,她现在的资金绝不能浪费在这上面。

目光扫过溪边茂盛的竹林,她忽然灵光一闪——竹筒!粗大的毛竹竹筒,内部中空,竹壁致密,岂不是天然的发酵容器?

她立刻绕道溪边竹林,挑选了几节粗壮、竹壁厚实、竹节完整的毛竹,用锋利的陶片费力地砍下,截成一段段长约一尺半的竹筒,又将一端保留的竹节用陶片钻出一个小孔,用作排气孔。

回到破草棚时,日头已近正午。林澈正蹲在门口眼巴巴地等着,见到她回来,立刻迎了上来。

“阿姐!”

“哎,澈儿,看阿姐找到什么好东西了!”林薇薇放下沉甸甸的背篓,露出里面鲜嫩的春笋和几段毛竹筒。

柳氏也挣扎着坐起身,好奇地望着:“薇薇,这是……竹笋?这东西涩口得很,不好吃……”她记忆中,竹笋处理不好,又麻又涩,难以入口。

“娘,您放心,女儿有办法让它变得好吃。”林薇薇自信地笑了笑,顾不得休息,立刻开始忙碌。

她先取出一部分鲜笋,剥去外层硬壳,露出嫩黄的笋肉,切成薄片,放入陶罐中用清水浸泡,又加入一小撮之前在杂货铺买的粗盐和几片野山姜,准备焯水去涩,晚上做一道简单的清炒鲜笋。

随后,她开始处理大部分用于腌制酸笋的竹笋。去皮、洗净、切成均匀的条块。这个过程繁琐耗时,但她做得一丝不苟。

林澈在一旁帮忙清洗毛竹筒。这些竹筒内外都被仔细刷洗干净,晾在阳光下暴晒杀菌。

最大的难题依旧是盐。腌制需要大量的盐,而盐的价格极其昂贵。她掂量着钱袋里所剩不多的铜钱,眉头紧锁。最终,她只舍得取出极小一部分笋条,用相对奢侈的盐量进行揉搓,尝试制作一小批“精制”酸笋,希望能更快出味,品质更高。

而更多的笋条,她决定采用另一种更省盐、也更冒险的方法——利用淘米水发酵。她将每日淘洗糙米的水收集起来,静置沉淀,取上层较清的部分,加入少许盐和一点点上次做冰粉留下的薜荔果浆作为引子,希望借助天然乳酸菌进行发酵。

她将不同方法处理的笋条分别塞入几个竹筒中,压实,倒入淘米水或盐水,确保笋条完全浸没,然后用洗净的芋头叶封住竹筒口,又以细藤蔓紧紧捆扎,最后用湿泥巴小心地密封住芋头叶的缝隙和竹筒上的排气孔,尽力营造一个相对厌氧的环境。

几个胖乎乎的竹筒被整齐地排列在草棚最阴凉通风的角落。林薇薇如同对待珍宝般,每天都要仔细观察竹筒的状态,倾听里面细微的动静,偶尔小心地打开排气孔释放压力。

日子在期盼和忐忑中一天天过去。期间,她每日依旧会做一些芋头饼送到周掌柜处,换回寥寥十几文钱和偶尔的一些以物易物的小菜,勉强维持着最基础的生计。

柳氏的病情在草药的维持下没有恶化,但也未见大好,始终缠绵病榻,让林薇薇心急如焚。那位邓采药人的信息,她旁敲侧击地向几个来换芋饼的妇人打听过,只知他住在后山深处,性格孤僻,极少与村民来往,具体位置无人知晓。

大约过了七八日,一天清晨,林薇薇照例去检查那些竹筒。当她靠近时,隐约听到一丝极其微弱的“滋滋”声。她心中一紧,连忙俯身下去,将耳朵贴近其中一个用淘米水腌制的竹筒。

果然!里面正传出细微的气泡声!

她小心翼翼地解开一个竹筒的藤蔓,掀开芋头叶一角。一股浓郁、纯正、令人唾液加速分泌的酸香猛地扑鼻而来!与她当日山林间闻到的气味一模一样,甚至更为醇厚!

成功了!淘米水发酵法竟然先成功了!

她强压住狂喜,用一双削尖的细竹枝做成的长筷,夹出一根酸笋条。笋条色泽微黄,依旧保持脆嫩,散发着诱人的酸香。她放入口中,轻轻一嚼——

清脆爽口,酸味醇厚自然,带着笋类特有的鲜甜,后味还有一丝淡淡的酵香,极其开胃!虽然后味略带一丝淘米水带来的微浊感,但整体风味已足够惊艳!

“澈儿,娘!快来尝尝!”她忍不住招呼道。

林澈跑过来,好奇地尝了一口,小脸立刻皱成一团,随即又舒展开来:“唔!好酸!但是……好好吃!”那酸爽的滋味对于食物匮乏的孩子来说,是新奇而刺激的体验。

柳氏也尝了一小根,眼中露出惊异之色:“这……这真是竹笋做出来的?竟一点涩味都没有,反而如此酸鲜开胃?”

“嗯!”林薇薇用力点头,心中充满了成功的喜悦。

她如法炮制,检查了其他竹筒。用盐揉搓的那一筒似乎发酵慢些,但气味更为纯净。而另外两筒淘米水发酵的,也都成功了。

宝贝!这些都是宝贝!

她仔细地将竹筒重新密封好,心里已经开始盘算。这些酸笋,就是她打开新局面、换取更多钱财、甚至为母亲求医问药的敲门砖!

如何最大化它们的价值?直接卖酸笋?还是……做成菜品?

她的目光落在那一小罐猪油和几颗野葱上——那是昨日用芋饼跟一位妇人换来的。

一个念头跃入脑海。

她取出一部分酸笋,切成细末,又割下一小条舍不得吃的咸肉(那是之前咬牙从老周那买来给母亲补身子的一点点),切成极小的肉丁。

起火,将那一点点猪油滑入烧热的破陶罐底,油热后下入咸肉丁煸炒出油香,随即倒入酸笋末快速翻炒。

“刺啦——”一声!

酸笋遇热,那股霸道的、奇异的酸香被热油和肉味瞬间激发出来,如同爆炸般迅速弥漫开来,穿透性极强,甚至盖过了草棚原本的霉味和药味,飘散到棚外!

林澈猛地吸着鼻子,眼睛瞪得溜圆:“阿姐!好香!好香啊!”

连病中的柳氏都忍不住深吸了几口气,喉头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

林薇薇快速翻炒着,加入少许野葱末,一碗简易却香气逼人的“酸笋炒肉末”便出锅了。虽然肉少得可怜,但酸笋的独特风味完全占据了主导。

她给母亲和弟弟各盛了一小碗。林澈吃得狼吞虎咽,额头冒汗,连呼过瘾。柳氏也难得地有了食欲,就着这点酸香,慢慢吃下了小半碗芋头粥。

“薇薇……这味道,真是……从未闻过,吃过。”柳氏轻声说道,眼中满是不可思议。

林薇薇自己也尝了一口,味道虽因材料简陋而略显粗糙,但那酸鲜的风味基底已然成型,足以令人印象深刻。

她端着那碗酸笋炒肉末,走到棚外。

恰逢午后,几个从溪边洗衣归来的妇人路过,远远地便被这霸道奇异的香味吸引,忍不住停下脚步,好奇地张望。

“林丫头,你这又做的什么新鲜吃食?这味儿……咋这么冲,又怪勾人馋虫的?”一个妇人忍不住开口问道,眼睛直往林薇薇手里的碗瞟。

林薇薇心中一动,知道机会来了。她微微一笑,端碗上前:“婶子尝尝?自家腌的酸笋炒的,开胃下饭。”

那妇人犹豫了一下,终究没抵过好奇心,用手指捏了一小撮放入口中。

下一刻,她的眼睛猛地瞪大,表情极其复杂,先是皱眉适应那强烈的酸味,随即眉头舒展,露出惊艳之色:“嚯!这味儿……够劲!酸得爽利!拿来下粥下面,肯定绝了!”

其他妇人也纷纷好奇尝试,反应大同小异,都被这新奇刺激的味道所吸引。

“林丫头,你这酸笋……卖不卖?”

“怎么换?拿菜跟你换点成不?家里小子最近胃口不好……”

妇人们七嘴八舌地问了起来,显然对这新奇之物产生了浓厚兴趣。

林薇薇心中雀跃,知道“酸笋”这东西,第一次在冼家村亮相,便成功地抓住了人们的胃口。

她稳了稳心神,开始从容地与妇人们交谈起来。她没有直接出售酸笋,而是允诺下次可以做些给大家尝尝,顺便打听更多关于后山和邓采药人的消息。

酸笋的奇妙物语,就此拉开序幕。这看似不起眼的发酵之物,正悄然成为林薇薇破局的又一利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