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流放岭南:开局一座破酒馆 > 第29章 秋日雅集展新意,药香无声结善缘

双压之下暂得的喘息之机,林薇薇并未有丝毫松懈。她深知,无论是悦来居的嫉恨还是济世堂的觊觎,都如同蛰伏的毒蛇,随时可能再次暴起发难。稳固现有局面只是守成,若想真正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开辟新局,织就一张更坚韧、更广阔的关系网,并不断提升“百草轩”不可替代的核心价值。

清平坊的深秋,天高云淡,金菊怒放,自有一番疏朗气韵。坊内的文人墨客,素有举办小型雅集的风气,或赏花品茗,或吟诗作画,既是交流,亦是雅事。这一日,常客沈先生来到店中,饮茶间歇,似不经意地对林薇薇言道:“林掌柜,过两日,坊内几位好友欲在寒舍小聚,赏菊论诗。素闻掌柜于药膳茶饮别有心得,不知可否劳烦,为此次雅集备些应景的茶点?不必奢华,重在清雅别致,与这秋日意境相合便好。”

林薇薇闻言,心中一动。这看似寻常的请托,实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若能在此等文人雅集上亮相,让“百草轩”的产品成为雅士清谈的佐伴,其意义远非日常售卖可比。这不仅能极大提升店铺的格调与知名度,更是融入清平坊核心圈层、建立更高层次人脉的捷径。

她按下心中激动,神色恭谨而欣然:“承蒙沈先生看重,晚辈荣幸之至。必当尽心尽力,研制几味应季茶食,以助各位先生雅兴。”

接下委托后,林薇薇立刻投入精心筹备。她反复思量,雅集茶点,须符合几个要旨:一要应景,契合秋日菊韵;二要清雅,外形色泽须悦目,味道不可甜腻俗气;三要略有巧思,体现药膳养生之妙,却又不露痕迹,以免破坏雅集氛围。

苦思数日,翻阅脑中典籍与在忘忧谷所学,她定下三款茶食:

“金菊凝露饮”: 以杭白菊为主料,佐以少量枸杞、冰糖,用山泉水文火慢煎,滤得清亮茶汤,待凉后,调入少许她以秋梨和蜂蜜秘制的“秋梨膏”,使其口感更加润泽清甜,注入素白瓷壶中,壶边点缀一两朵鲜嫩的金丝皇菊,色香味俱佳,寓意“采菊东篱下”,清心明目。

“茯苓菊花糕”: 将上等茯苓粉与糯米粉按特定比例混合,加入打碎的鲜菊花瓣和适量蜂蜜,蒸制成晶莹剔透的方糕,糕体微黄,嵌有点点金黄花瓣,口感软糯q弹,带有淡淡菊香与茯苓的甘醇,健脾安神,造型雅致。

“杏仁葛根酥”: 此为创新之作。将杏仁微炒研碎,葛根粉与少量面粉、酥油调和,制成小巧酥脆的饼坯,烘烤至淡金黄色,口感酥香,微带甘甜,有生津润燥之效,佐茶极佳。

她选用最素雅的青花瓷盘盛装,力求简约而不失韵味。

雅集当日,沈先生宅邸庭院虽不大,但菊花开得正好,石桌上设着笔墨纸砚,几位文人模样的人正围坐品茗闲谈,气氛融洽。林薇薇带着石头,将茶食悄然送至,摆放妥当后便欲告辞,不欲打扰雅兴。

沈先生却含笑留客:“林掌柜辛苦,何不稍坐片刻,也品品这秋光?” 其余几位文士亦好奇地打量着她这位近来在坊间颇有声名的年轻女掌柜。

林薇薇推辞不过,便在下首寻了个矮凳坐下,姿态谦和。众人开始品尝茶点,初时并未在意,待那“金菊凝露饮”入口,清润甘爽,菊香沁脾;再尝那茯苓糕,软糯适口,菊瓣添趣;最后拈起杏仁酥,酥香满口,回味悠长。不由得纷纷称赞。

“妙啊!沈兄,何处寻来这般雅致的茶食?这菊花饮,比寻常泡制更多一份清润!”一位须发花白的老者捻须赞道。

“这茯苓糕亦是不俗,菊瓣入馔,平添雅趣,且食后腹中舒坦。”另一人接口。

众人话题便从诗词转而论及这茶食之妙,有人问起用料配伍,林薇薇这才起身,微微躬身,从容应答,言语清晰,引据恰当,既说明药食同源之理,又不过分强调药效,只言“秋日干燥,略加润燥平和之品,以应时节”,其得体谈吐与扎实功底,令在座文士皆刮目相看,不再仅视她为寻常商贾。

雅集过半,一位此前沉默寡言、气质清冷的中年文士(后来林薇薇得知他姓文,是州府一位颇有才名却性情孤高的画家)忽而放下茶盏,对林薇薇道:“林掌柜,这杏仁酥,酥香而不腻,似有淡淡葛根清气,于喉间颇觉舒爽。不知掌柜可曾想过,将此等雅食,制成便于存放、可供馈赠的小品?如今市面糕点,多甜腻粗陋,似这般清雅之物,反是难得。”

此言一出,林薇薇心中豁然开朗!这正暗合了她之前思及要开发便于携带、提升附加值的产品的想法。她连忙应道:“文先生高见,晚辈亦曾有此念。只是恐技艺粗浅,难登大雅之堂,且保存之法,尚需斟酌。”

文先生淡淡道:“匠心独运,何惧雅俗?若需题字作画,以增其色,老夫或可效劳。” 这竟是主动提出可为产品包装题字!此言分量极重,若有文画家的墨宝加持,“百草轩”的格调将瞬间提升数个档次。

林薇薇强抑激动,深深一福:“若得先生墨宝,晚辈之幸,小店之荣!必当精益求精,不负先生厚爱!”

沈先生亦抚掌笑道:“如此甚好!我清平坊又多一雅事!”

经此雅集,“百草轩”和林薇薇在清平坊文人圈中的名声彻底打响。不仅雅集茶食备受好评,更与文画家这等清流名士建立了初步联系。此后,坊内雅集、书会,常有人慕名前来订购茶点,“百草轩”俨然成了清平坊文化活动的指定茶食供应一般,地位超然。

更令林薇薇惊喜的是,雅集后数日,一位身着素锦、举止端庄的嬷嬷来到店中,自称是薛府(即那位神秘薛姓老者府上)的下人,奉老夫人之命,来取些平日调理用的百合茯苓粉。交谈间,嬷嬷似无意中提及:“我家老夫人近日见了文先生为一食盒所作的题字画稿,甚是欣赏,言道‘药食能入画,亦是雅事’,望掌柜莫负文先生厚望。” 言罢,留下一个沉甸甸的锦囊作为定金便离去。

林薇薇打开锦囊,里面除了银钱,竟还有一小卷用桑皮纸包裹的物事,展开一看,是几味极其珍贵、市面上难得一见的药材样本,附有一张短笺,上书:“葛根保存,可尝试微焙后密封于陶罐,置阴凉处。另,杏仁若以柏子仁少许同制,香气更幽。知名不具。”

林薇薇手捧短笺,心中暖流涌动,眼眶微湿。这无疑是薛神医(或与其极亲近之人)在暗中指点!不仅肯定了她的方向,更给予了实质性的帮助。这份认可与呵护,远比任何商业成功更让她感到珍贵与鼓舞。

她将这份感激深藏心底,更加坚定了走下去的决心。依据文先生的提议和薛神医的指点,她开始着手研发便于保存和馈赠的“雅致药膳伴手礼”,如小盒装的“杏仁葛根酥”、“独立包制的茯苓菊花糕”等,并在包装上极尽巧思,准备届时请文先生题字。

“百草轩”的发展,终于突破了一般茶饮铺子的范畴,开始向更高层次的文化与养生品牌迈进。林薇薇知道,这条路充满挑战,悦来居绝不会坐视,济世堂的态度也可能再生变数。但此刻,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与力量。她不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挣扎,更是怀揣着将药膳之道发扬光大的理想,稳步前行。

秋阳透过窗棂,照在柜台上一盆开得正盛的金菊上,也照在林薇薇沉静而坚定的侧脸上。前方的路,虽仍有风雨,但已然可见更广阔的天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