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鞅西入函谷关
一、关隘前的法篆共鸣
函谷关的雨幕在巳时突然转为青黑色。卫鞅的玄色光带与关隘的盘龙灵脉产生共振,青铜匣中的《商君法篆》自动翻至 “灵脉平权” 篇,金色光带透过雨丝,在关楼的匾额上投射出巨大的 “法” 字 —— 这个由秦地血络符、戎狄煞灵纹、楚地清灵术融合而成的字,与《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的 “大人国” 神民手中的玉圭,有着相同的灵力波动,在青黑色雨幕中显得格外刺眼。
“来者何人?” 关隘上的守军厉声喝问,青铜矛的红光在接触 “法” 字光带时突然弯曲,“函谷关已按昆仑法旨,禁止一切携带异端文书者入关!”
卫鞅的回应带着清灵术特有的穿透力。青色光带在他周身形成护罩,玄色光丝从青铜匣中溢出,在雨地上勾勒出求贤令的拓片轮廓:“卫国卫鞅,携《商君法篆》应秦公求贤令而来,尔等是奉秦公之命守关,还是... 还是昆仑派的私兵?”
关隘的特殊之处在于 “双阵叠加”。外层是秦国修士布下的 “秦脉防御阵”(玄色),内层是昆仑派设立的 “三清锁灵阵”(金色),两种阵法在雨幕中相互排斥,形成青黑色的混沌带 —— 这恰如秦国此刻的处境,在法统与道统的撕扯中艰难维系。
卫鞅的青铜匣在此时剧烈震颤。《商君法篆》的金色光带与秦脉防御阵的玄色光带,在混沌带中凝成螺旋状,《奇门遁甲》“开” 门的虚影在螺旋中心显现,与关隘西侧的镇邪符(昆仑派所立)产生排斥性碰撞,镇邪符表面的三清符文突然泛起火星。
“是... 是秦脉的气息!” 守关修士中的嬴姓子弟突然惊呼,血络符在胸前自动亮起,“他... 他的法篆与求贤令产生共鸣了,快... 快禀报嬴厉将军!”
但昆仑派驻关的灵视者已抢先行动。玄真子的弟子玄虚子,带着十二名炼气士登上关楼,金色光带在他们周身形成屏障,镇邪符的光芒突然暴涨,将卫鞅的玄色光带压制回青铜匣:“大胆狂徒!竟敢用异端法篆亵渎仙门镇邪符,今日定要让你知道... 知道道统不可犯!”
二、镇邪符的道统压制
镇邪符在玄虚子的催动下,爆发出令人心悸的金色光浪。这块高三丈、宽两丈的巨型符石,是昆仑派在灵公时期立下的 “道统界碑”,内部封存着三清真人的一缕灵识,专门压制秦国向中原扩散的灵脉流,《山海经?西山经》记载的 “昆仑之丘” 虚影,在符石上空若隐若现,神山上的灵脉流全部逆向奔涌,朝着西陲方向压迫。
“此符乃三清真人亲手所刻,内含‘锁灵、镇邪、卫道’三咒。” 玄虚子的拂尘在符石上划出金色弧线,镇邪符的第一道咒文 “锁灵” 被激活,金色光带如锁链般缠向卫鞅的青铜匣,“凡秦地灵脉,遇此符必退;凡异端法篆,触此符必毁,卫鞅,你... 你今日插翅难飞!”
卫鞅的应对是解开青铜匣的第二层封印。《商君法篆》的 “法脉制衡” 篇在金色锁链中展开,玄色光带突然分化出无数细小的分支,每个分支都带着秦脉、戎狄、楚地三族的灵力特征,与锁灵咒的金色光带产生 “以杂破纯” 的奇效 —— 这种融合术法,比秦孝公在国耻碑前的凝血誓,又精进了三分。
“道统若真无敌,何必... 何必用符石锁我秦地灵脉?” 卫鞅的清灵术在锁链中穿梭,玄色光带在符石上投射出少梁之战的影像,“昆仑派的三清真人,敢不敢让镇邪符吸收化灵咒的黑纹?敢不敢... 敢不敢让西陲的灵脉流自由奔涌?”
影像中,秦军修士用血络符硬撼化灵咒的场景,让关隘上的秦地守军产生强烈共鸣。嬴厉的独臂按在关楼的箭垛上,血爆术的红光与卫鞅的玄色光带产生共振,镇邪符的金色光带竟因此出现短暂的紊乱 —— 这是守军内心动摇的直观体现,也是法统开始瓦解道统的征兆。
镇邪符的第二道咒文 “镇邪” 在此时爆发。符石内部的三清灵识化作巨大的金色手掌,从天而降拍向卫鞅,所过之处,雨幕被蒸发成白色雾气,《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的 “烛龙” 虚影在雾中显现,巨口张开时,连关隘的玄色光带都开始萎缩。
三、灵视者的道统偏见
玄虚子在关楼的法台上狂笑。昆仑派灵视者的拂尘指向卫鞅被金色手掌压制的身影,金色光带在关隘的灵脉流中传播,将 “异端受惩” 的影像投射到每个守军的识海:“看到了吗?这就是对抗仙门的下场!秦公的求贤令不过是灵脉枯竭的妄言,卫鞅的法篆终将... 终将化为飞灰!”
他的偏见在守军中小部分人身上起效。三名受昆仑派恩惠的修士,血络符泛起与镇邪符相同的金色,举起青铜矛刺向卫鞅,却在接触玄色光带时突然惨叫 —— 他们的血窍被两种不同的灵力撕扯,皮肤表面同时出现秦脉与三清符的纹路,最终在痛苦中倒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