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灵塔前的灵脉夜话
秦献公的灵柩停放在血灵塔废墟第三夜,雍城的十二口灵脉井同时泛起玄色光浪。这位油尽灯枯的君主遗体在定脉珠残片的青光中,竟缓缓坐起上半身,丹田处的金丹碎片虽已沉寂,却与废墟下的盘龙灵脉产生共鸣,《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的 “烛龙衔烛” 异象在此显现 —— 一道赤色光带从塔基深处升起,如巨龙吐息般笼罩灵柩,将秦孝公嬴渠梁的身影拉得格外修长。
“渠梁... 近前来。” 献公的声音从灵柩中传出,虽带着化灵咒残留的沙哑,却比生前更多了几分穿透人心的力量,“让... 让嬴虔他们退下,这是... 只属于你我的灵脉对话。”
嬴虔的血爆术在塔外炸开赤色屏障,阻止闻讯赶来的旧贵族靠近。这位献公之弟的独臂按在血灵塔的残石上,血络符与废墟的符文产生共鸣,形成直径十丈的隔音阵:“君上... 公子,半个时辰... 老臣只能挡住半个时辰。”
血灵塔废墟的特殊之处在于 “三脉汇流”。秦地的盘龙灵脉、戎狄的月狼灵脉、楚地的清灵脉在此交织成玄色光轮,献公的灵体(定脉珠凝聚的意识)在光轮中央显形,身上的化灵咒黑纹已完全消退,恢复了年轻时的样貌,只是眉宇间多了沧桑的纹路。
“你看这废墟下的灵脉。” 献公的灵体指向塔基裂缝,青光从中涌出,在半空组成立体的灵脉图,“西陲的灵脉流... 像不像被捆住的巨龙?崆峒派的锁脉阵是第一道枷锁,魏国的化灵咒是第二道... 而我们自己的道统... 是第三道。”
秦孝公的指尖在灵脉图上划过,青色光带(继承自母亲的楚地灵脉)与赤色盘龙产生排斥:“父亲是说... 那些炼气士的清规戒律?还是... 还是旧贵族死守的血络符传承?”
献公的灵体突然剧烈震颤。血灵塔的残石在共鸣中漂浮,《奇门遁甲》“八门” 虚影在周围旋转,生门与死门的光带恰好穿过孝公的双肩:“道统... 是一切束缚灵脉的规矩。崆峒派说‘灵脉有贵贱’,旧贵族说‘血窍分嫡庶’,连... 连你母亲的清灵术都被斥为‘蛮夷小术’... 这才是秦国最大的枷锁。”
二、法统破道统的灵脉释义
献公的灵体在玄色光轮中展开一卷帛书,正是他贴身存放的《灵脉法统论》。帛书上的字迹用灵脉血写成,在烛龙光带的映照下,每个字都化作对应的术法符文:“法统... 不是要毁掉灵脉,而是要让它... 归于公器。你看这‘法’字,左边是水(灵脉流),右边是去(破除束缚),合起来就是... 让灵脉流到该去的地方。”
孝公的清灵术在接触帛书时,青色光带突然变得紊乱。这位年轻公子自幼修习的楚地术法,在血灵塔的盘龙灵脉影响下,竟与秦地血络符产生融合迹象,掌心浮现出从未见过的玄色光纹:“父亲的意思是... 要打破三族术法的界限?可... 可《灵脉正统论》说,秦地血络符才是盘龙灵脉的正统传承。”
“正统?” 献公的灵体发出一声冷笑,定脉珠残片的青光突然照亮废墟角落的石碑,上面刻着秦襄公时期的灵脉誓约,“你祖父厉公的血络符被崆峒派废去时,正统在哪里?你兄长的煞灵纹对抗化灵咒时,正统又在哪里?”
灵脉图在此时发生异变。献公的灵体将帛书按在塔基裂缝,玄色光轮突然逆向旋转,西陲的灵脉流在图上竟呈现出枯萎之态,而函谷关以东的中原灵脉(《山海经?中山经》记载的 “伊洛灵脉”)则如朝阳般蓬勃:“西陲... 非久留之地。这里的灵脉... 被锁脉阵与化灵咒反复摧残,就像... 就像我这具中了咒的躯体,就算... 就算暂时续命,也终有枯竭之日。”
孝公的指尖在伊洛灵脉的位置停顿,青色光带与那里的灵脉流产生共鸣:“父亲是说... 要东出函谷?可... 可魏国的化灵阵还在河西,我们的修士... 我们的修士连像样的血爆术都凑不齐百人。”
“所以才要... 法统破道统。” 献公的灵体突然穿透孝公的身体,定脉珠残片的青光在儿子丹田种下一枚 “法符”,“用法度... 统一灵脉分配;用耕战... 替代门派传承;用... 用人人可修的术法,打破炼气士的垄断... 这才是... 破咒的唯一出路。”
三、三族术法的桎梏解析
血灵塔废墟的玄色光轮突然分裂成三色。赤色光带(秦地血络符)、青黑色光带(戎狄煞灵纹)、青色光带(楚地清灵术)在空中形成对峙之态,每种光带的边缘都泛着排斥性的火花,恰如秦国三族修士长期以来的隔阂。
“你看秦地的血络符。” 献公的灵体指向赤色光带,青光在其中划出无数细小的锁链,“他们的‘纯血论’就像... 就像这锁链,认为只有嬴姓宗室的血窍才能承载盘龙灵脉,结果呢?嬴廪那些人... 连化灵咒的黑纹都挡不住,却还死死攥着灵脉井的控制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