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玄石高台的求援血书
楚使芈启跪在玄石高台的第三日,终于呈上了楚国的 "血契求援书"。锦帛上的字迹用楚昭王的心头血写成,每个字都泛着淡淡的红光,与秦国的血络符产生诡异共鸣 —— 这是《山海经?大荒南经》记载的 "血誓求援" 之礼,受援方若拒绝,血脉将受灵脉反噬。
"吴人已攻破郢都,昭王避难云梦泽,随身的玄龟甲灵脉尽碎。" 芈启的声音嘶哑,他的官袍上还沾着江汉流域的泥水,腰间悬挂的清心诀玉佩裂成三瓣,"伍子胥挖楚平王墓,鞭尸三百,还用其骸骨炼制 ' 怨煞珠 ',此珠能污染方圆百里的灵脉,再不出兵,江汉灵脉将沦为第二个空桑泽!"
秦哀公的指尖拂过血书,锦帛下的玄石突然发烫。高台两侧的青铜柱上,秦狄双纹阵的纹路同时亮起,左边的血络符躁动不安,右边的月狼纹则发出低沉嗡鸣 —— 这是灵脉对血誓的本能反应,既被血脉羁绊牵引,又对未知风险警惕。
朝堂下的争论比前日更激烈。嬴固将黑风渊的灵脉监测图拍在案上,图中代表晋军清灵阵的红线已逼近双纹阵的防御圈:"赵朔的雷灵术修士增至五千,聚灵塔的数量比去年翻倍,此时分兵南下,等于将河西拱手让人!"
他身后的老臣们纷纷附和,有人举起混元麦的产量报表:"今年的收成虽增,却要供应秦狄联军五万张嘴,还要储备应对灾年的份额,支援楚国等于寅吃卯粮!"
激进派的嬴月突然解开衣襟,露出胸前纵横交错的伤疤 —— 那是空桑泽之战留下的印记:"晋军的雷灵术再强,不过是疥癣之疾;吴人的怨煞珠若成,才是心腹大患!当年麻隧之战,若有他国援手,我等何至于尸横遍野?"
芈启适时呈上伍子胥炼制怨煞珠的图谱。图纸上的阵法以百具修士尸骸为基,用活人血窍作引,中央的怨煞珠泛着与饕餮噬灵纹同源的黑光。魏明的清灵之气接触图纸时,竟被黑光腐蚀出细微孔洞:"此术比晋军的雷灵术阴毒百倍,若传入西陲,我秦的双纹阵未必能挡。"
秦哀公的目光落在高台外的混元阁。那里的修士们正在演练 "血煞净化术",年轻修士的双纹光罩在模拟的怨煞黑气中时明时暗,防御成功率仅六成。他突然想起秦景公临终前的嘱托:"乱世之中,守成者亡,善变者存,然变需有度,过则倾覆。"
二、混元阁的风险推演
楚国求援的第四日,混元阁的 "千机推演仪" 连续运转了七十二时辰。水晶球中,秦狄联军的三种援助方案正在与吴军的水战阵、晋军的雷灵术进行模拟对抗,每种方案的结果都用血色纹路标注伤亡率:
全援方案:派三万联军南下,与楚军合围吴军,成功率七成,秦国本土防御空虚,晋军突袭风险率九成,修士伤亡率预计四成。
精锐方案:派五千混元术修士携双纹阵核心部件支援,成功率五成,晋军突袭风险率五成,伤亡率三成。
观望方案:仅提供双纹阵图纸,不派一兵一卒,成功率不足两成,楚军覆灭后吴军转头攻秦风险率八成。
"精锐方案的变数最大。" 嬴砚调整水晶球的参数,加入越国蛊术的变量,"若勾践趁机偷袭吴国后方,成功率可提升至六成,但越军的 ' 血蛊术 ' 比怨煞珠更难防御,等于前门驱虎后门进狼。"
推演室的墙壁上,密密麻麻贴满各方情报:
吴国水战阵的弱点在阵眼的 "灵犀渠",需用戎狄的煞灵晶炸毁,此任务成功率三成,执行修士生还率不足一成。
楚国残存的清心诀修士中,有三成是芈戎的旧部,对秦国仍存芥蒂,配合度存疑。
晋军的雷灵术虽强,却有 "三阴之日威力骤减" 的特性,下月初三至初五恰是三阴日,可趁机调动兵力。
魏明的手指点在水晶球中吴军的怨煞珠上:"破解此珠需用定脉珠的至纯清灵之气,辅以秦狄双纹阵的合力,单靠楚国的清心诀绝无可能。" 他取出测算结果,"若派去的修士中,定脉珠持有者少于三人,净化成功率为零。"
混元阁的修士们按兵种分组模拟:
血窍术修士小组:演练如何用最快速度绘制净化血络符,与楚军的清心诀形成接力。
煞灵术武士小组:测试不同纯度的煞灵晶对怨煞珠的爆破效果,最佳配比需十斤特级晶。
阵法修士小组:推演如何在江汉灵脉布设临时双纹阵,利用水系灵脉放大净化范围。
测试结果显示,支援楚国至少需要:
特级煞灵晶五十斤(相当于黑风渊三个月的产量)
定脉珠仿制品十枚(秦国库存的三分之一)
能熟练运用双纹阵的修士五百名(混元阁高阶修士的半数)
"这些资源若投入黑风渊,足以将双纹阵的防御范围扩展至六十里。" 嬴砚的声音带着疲惫,连续三天的推演让他的血窍隐隐作痛,"君上需在西陲安全与江汉灵脉间做抉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