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城祭天台的金色灵气尚未散尽,九条金龙虚影的余威仍在天地间流转,祭天鼎的嗡鸣与风铃的清响还未完全平息。嬴政正准备进行“誓法”的最后环节——将誓法玉册的灵力注入地脉,完成与龙潜灵脉的最终共鸣。就在这庄严神圣的时刻,一声尖锐的嘶吼突然划破灵脉共鸣的和谐,如同一把淬毒的匕首,刺破了大典的肃穆氛围。
“彗星现!主新法失德!天谴至矣!”
声音来自观礼台第二层的西北角,正是吕不韦门客蔡泽的方向。他手指苍穹,面容扭曲,声音因激动而颤抖,周身的灵力带着阴煞之气,与周围纯净的天地灵气格格不入。随着他的嘶吼,所有人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天空——只见一道刺眼的白光拖着长长的灰黑色尾巴,正从岐山方向划过雍城上空,速度极快,尾迹在云层中留下淡淡的阴影,赫然是“彗星”的形态!
“真的是彗星!”观礼台上传来一片低低的惊呼。百官中有不少人面露恐慌,下意识地后退半步;普通百姓更是议论纷纷,眼神中充满对天变的敬畏与不安。在先秦的观念中,彗星俗称“扫把星”,是“灾异之兆”,《左传》便有“彗星见,国将有乱”的记载,而蔡泽“新法失德”的嘶吼,更是将天象与秦法直接关联,瞬间点燃了人心的动摇。
吕不韦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对身旁的嬴傒低声道:“天助我也。”嬴傒立刻心领神会,咳嗽一声,身旁早已准备好的半数宗室修士齐齐向前一步,为首的年轻宗室嬴成蟜高声附和:“彗星现世,天地示警!秦王推行酷法,扰动灵脉,已触天怒!请秦王顺应天意,废除秦法,改用《吕氏春秋》杂家之术,以安天地,以慰民心!”
“废除秦法!改用杂家!”吕党门客与附和的宗室修士齐声高呼,声音整齐划一,显然是提前演练过的。他们周身的灵力汇聚成一股灰色的气浪,冲击着周围的百官,试图放大恐慌情绪。雍城上空的天地灵气因这股阴煞之气的注入而剧烈波动,刚刚稳定的龙潜灵脉再次出现细微的震颤,祭天台顶的导灵纹甚至闪烁了几下,仿佛真的在呼应“天变示警”。
一、天变假象:杂家术法与天象伪造
吕党发难的“彗星”并非真正的天象,而是杂家修士精心策划的术法骗局。为了这一刻,吕不韦调动了府中最精锐的“天象修士”,结合《山海经·大荒西经》中“彗星,妖星也,状如扫帚,见则兵起”的记载,耗时三月演练“天象符阵”,只为在亲政大典的关键时刻制造“天谴”假象,动摇嬴政亲政的合法性。
彗星的术法构成极为复杂。吕党在雍城西北的“妖星谷”(传说中上古妖星陨落之地,阴煞之气浓郁)布置了“七星妖星阵”:以七颗“幽冥石”(吸收阳气的邪灵石材)为阵眼,周围环绕三百六十名杂家修士,每人手持一张“彗星符”,符纸以修士精血混合阴煞墨绘制,能模拟彗星的光与影。当蔡泽发出信号,三百六十名修士同时注入灵力,幽冥石释放的阴煞之气与符纸灵力结合,在高空形成彗星虚影,再以“风动术”推动虚影划过天空,便有了“彗星现世”的假象。
为增强逼真度,杂家修士还在彗星尾迹中混入了“惑心煞”——这是一种能放大恐惧情绪的阴煞之气,随着彗星尾迹扩散,观礼者吸入后会下意识地相信“天谴”之说,更容易被蔡泽与宗室的嘶吼煽动。灵脉监的监测数据显示,彗星出现后,雍城上空的“恐惧灵气”浓度瞬间提升四倍,连部分法家修士都感到心神不宁,需运转灵力才能抵抗。
灵脉扰动的配合是骗局的关键。吕党提前在龙潜灵脉的七个薄弱节点埋下“引煞符”,当彗星出现时,由嬴傒身边的宗室修士远程激活,引发灵脉的短暂震颤。这种震颤幅度极小,本不会被察觉,但配合彗星的出现与惑心煞的影响,便被解读为“灵脉不安,呼应天变”。祭天台的礼官中有吕党内应,故意夸张地喊道:“灵脉动了!真的是天谴!”进一步放大恐慌。
彗星的时机把控精准到极致。吕党选择在嬴政誓法的关键时刻发难,此时金龙显圣的震撼刚过,人心正处于“神圣感消退、现实感回归”的间隙,最易被突发异象冲击;同时,誓法环节关乎秦法的正统性,在此刻指责“新法失德”,能最大化地动摇百官对秦法的认同。韩非子事后在《法道策》中分析:“吕党之巧,在‘借势’——借祭天之庄严,借金龙之刚过,借人心之未稳,以术法假象乱真,其心可诛。”
为防止被揭穿,吕党还做了多重掩护。妖星谷的七星妖星阵外布“迷踪阵”,掩盖修士踪迹;彗星虚影中混入少量“天河灵气”,让法眼阵难以瞬间分辨真伪;甚至提前在市井散布“近日将有妖星出现”的流言,为天变做舆论铺垫。当彗星真的“出现”时,百姓便会觉得“流言成真”,更易相信天谴之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