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川郡的秋阳透过薄雾,给伊洛平原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光。灵脉田中的稻穗沉甸甸地低着头,穗粒间流淌着淡淡的灵气,随风摇曳时发出沙沙的声响,如同无数细碎的铜钱在碰撞。官道上,一支庞大的商队正缓缓前行,车马扬起的尘土与灵脉田的清香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气息 —— 这是财富与生机的味道。
商队为首的是一辆装饰考究的马车,车厢由紫檀木打造,车窗镶嵌着透明的昆仑玉,阳光透过玉片洒在车内,映照出主人精致的锦袍。吕不韦端坐在车厢内,手中把玩着一枚灵脉玉佩,玉佩上雕刻的饕餮纹在灵力滋养下微微发亮。他闭目养神,神识却早已扩散开来,笼罩着整个商队与周围的灵脉节点 —— 这是他多年经商练就的本事,能在百忙之中精准把控商机与风险。
“东家,前面就是三川郡治所了。” 车夫的声音传来,带着一丝恭敬,“郡城的灵脉集市很热闹,据说最近有从西域运来的‘玄冰玉’,能温养修士元婴,您要不要去看看?”
吕不韦缓缓睁开眼睛,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玄冰玉他早有耳闻,产自《山海经》记载的 “昆仑之虚”,是炼制高阶丹炉的关键材料,最近秦国灵脉营正在打造新的地火丹炉,此物定然能卖出高价。但他并未立刻应允,而是问道:“沿途的灵脉税卡都打点好了?郡守那边有没有传来消息?”
“都打点好了。” 车夫连忙回话,“按您的吩咐,给每个税卡都送了‘聚灵符’,郡守大人也收到了您托人带来的‘玄龟甲’,特意派了亲兵在郡城外迎接。”
吕不韦满意地点点头。他的吕氏商队能垄断邯郸到咸阳的商路,靠的不仅是雄厚的财力,更在于精准的人脉把控。三川郡是秦国东出的咽喉要道,灵脉资源丰富,既是重要的商埠,也是兵家必争之地,与郡守处好关系,对商队的发展至关重要。
马车驶入郡城时,街道两旁的百姓纷纷驻足观望。吕氏商队的规模在三川郡无人能及,骆驼身上驮着的丝绸、茶叶、玉器,马车上装载的灵脉矿石、异兽皮毛,都是寻常百姓难得一见的珍品。孩子们追逐着商队奔跑,眼中充满了好奇与羡慕,大人们则低声议论着这位年轻富商的传奇 —— 据说他从邯郸的一个小商贩起家,短短十年便建立起横跨列国的商业帝国,连秦国的宗室都要给几分薄面。
商队在郡守府安排的客栈停下,吕不韦刚下车,郡守的亲信便迎了上来:“吕先生大驾光临,郡守大人已在府中备下薄宴,请您稍作休整后移步。”
吕不韦拱手笑道:“有劳通传,我安顿好货物便过去。” 他转头对管家吩咐道,“把西域来的玄冰玉和北狄的‘火狐裘’单独收好,这是给郡守和郡尉的礼物。其余货物按品类入库,派专人看守,尤其是那批‘镇魂石’,不能有丝毫闪失。”
管家应声而去,开始指挥伙计们卸货。吕不韦站在客栈门口,打量着三川郡城的布局。郡城依伊水而建,呈不规则的方形,城墙由青石砌成,上面刻满了简单的防御符文 —— 这些符文虽不如咸阳城的结界精妙,却也蕴含着法家的阳刚之力,能抵御低阶修士的攻击。城内的街道纵横交错,按奇门遁甲的 “九宫格” 布局,集市在 “景门” 位置,官府在 “生门” 位置,这种布局既能保证商业繁荣,又能确保政令畅通。
“果然是块宝地。” 吕不韦心中暗赞。三川郡的灵脉流向从昆仑山脉延伸而来,经伊洛二水汇聚,在郡城中心形成一个巨大的灵脉漩涡,这种 “双龙戏珠” 的格局,注定此地会成为富庶繁华之地。他拿出随身携带的灵脉罗盘,指针在阳光下疯狂转动,最终指向城北的方向 —— 那里的灵力最为浓郁,隐隐还夹杂着一丝微弱的龙气。
“城北是什么地方?” 吕不韦问身旁的亲信。
亲信顺着罗盘指向望去,眼中闪过一丝迟疑:“回东家,那里是平民区,住着些手艺人与外来的流民,没什么特别的。”
吕不韦却不这么认为。灵脉罗盘绝不会说谎,那丝龙气虽然微弱,却纯净而高贵,绝非普通平民所能拥有。他心中一动,对亲信道:“郡守的宴席我稍后再去,你先带我去城北看看。”
城北的景象与繁华的市中心截然不同。狭窄的街道两旁是低矮的茅屋,空气中弥漫着煤烟与劣质灵米的味道,与市中心的灵气清香形成鲜明对比。孩子们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在泥地里玩耍,老人们坐在门口晒太阳,眼神浑浊而麻木 —— 这里是三川郡的边缘地带,聚集着因战争、灾荒而流亡至此的人们。
吕不韦的锦袍与这里的环境格格不入,不少人投来好奇或警惕的目光。他毫不在意,循着灵脉罗盘的指引,在一条偏僻的小巷尽头停下。巷子深处有一间破败的院落,院墙是用泥土和茅草砌成的,早已斑驳不堪,院门口的石墩上刻着一个模糊的秦国旗纹,虽已磨损,却依旧能看出曾经的精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