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渭水龙舟的灵脉之约
秦穆公五年的端午,渭水两岸的杨柳抽出新绿,却被一层薄薄的灵气薄雾笼罩。晋国的 "泛舟节" 正值此时,河面上百艘龙舟首尾相接,船头雕刻的 "玄龟" 图腾在阳光下泛着青光 —— 这是晋国与仙门 "青城派" 合作炼制的法器,能借水脉灵气增强龙舟的稳定性。
赵鞅的使团早已在岸边等候。三百石血灵谷种子装在特制的 "灵脉陶罐" 中,罐身上的血络符随着渭水的波动微微发亮。他身后的二十名秦修士穿着改良后的灵纹甲,甲片上的狼魂符与血窍诀纹路交织,既保留了西陲的坚韧,又融入了中原的灵秀 —— 这是百里奚特意叮嘱的 "示融之策"。
"秦使远道而来,晋侯已在 ' 望仙台 ' 等候。" 晋国大夫郤芮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轻视,他的目光扫过秦修士腰间的青铜剑,剑鞘上镶嵌的煞灵晶让他皱起眉头,"只是仙门贵客也在台上,秦使的法器... 最好收敛些煞气。"
赵鞅微微一笑,示意修士们运转 "敛气诀"。煞灵晶的黑光迅速黯淡,血络符的赤色却愈发纯净:"我秦法器虽粗鄙,却能在浊水中护灵脉。今日特带血灵谷献于晋侯,此谷经血窍术改良,能在灵气稀薄处生长,或许对晋国的 ' 灵脉不均 ' 之症有所裨益。"
登上望仙台时,赵鞅感受到了明显的灵气压制。台基由整块 "聚灵玉" 打造,四周布着青城派的 "清心阵",这种阵法能净化血气,对秦修士的血窍术有天然克制。他不动声色地捏碎掌心的 "反清符",符纸化作的赤色气流在体内形成护罩,这是钟离权专为应对仙门阵法炼制的法器。
晋惠公(此时尚未继位,仍是公子夷吾)坐在主位,身边的青城派长老玄真子闭目养神,拂尘上的银丝无风自动,显然在暗中探查秦人的修为。当赵鞅呈上血灵谷种子时,玄真子突然睁眼:"此谷蕴含血气,恐污染我晋灵田。"
"长老此言差矣。" 赵鞅早有准备,将一粒种子抛入渭水。种子遇水即发,根须在水中舒展成血络符的形状,竟吸收了水中的浊气,开出一朵赤色的灵花,"此谷能在浊水中生长,正是净化灵脉的利器。晋国的 ' 玄龟灵脉 ' 近年不是受饕餮浊气侵扰吗?血灵谷或可解忧。"
晋惠公眼中闪过一丝兴趣。玄龟灵脉是晋国的命脉,却因靠近黑风渊,每年都要耗费大量仙门符箓净化浊气。他示意郤芮接过种子:"秦使既有心,可随孤登龙舟观礼。若血灵谷真如所言神奇,孤愿与秦共探灵脉之术。"
龙舟行至渭水中央时,青城派的弟子突然发难。玄真子的拂尘化作青虹,斩向水中的血灵花:"蛮夷之术,也敢在仙门前献丑!"
赵鞅早有防备,指尖血窍渗出精血,在空中画出 "血龙符"。赤色龙影与青虹碰撞,激起的灵气波纹让龙舟微微震颤。血灵花不仅未被斩断,反而吸收了碰撞的灵气,瞬间绽放成丈许大的花海,花瓣上的纹路组成了完整的 "血络阵"。
"这是... 能在水中运转的血窍术?" 晋惠公失声惊呼。晋国的修士尝试过无数次在水中布阵,却因灵气分散而失败,秦人的术法竟能借浊水之力凝聚血气。
玄真子脸色铁青,却不好再发作。赵鞅趁机说道:"我秦修士在煞气中摸索出的微末之技,虽不及仙门精妙,却有几分实用。若晋侯不弃,可派修士随我回雍城,观摩 ' 灵田共生术 ';我秦也愿学习晋国的 ' 聚灵塔 ' 之法,互补长短。"
渭水的灵脉在花海中泛起金色涟漪,仿佛在呼应这突如其来的术法交流。晋惠公望着水中绽放的血灵花,又看了看玄真子紧绷的侧脸,缓缓点头:"可先在边境设 ' 灵脉互市 ',秦以血灵谷、煞元丹交换晋的聚灵符、清灵丹。待端午过后,孤再派使者回访。"
二、灵脉互市的初显成效
"灵脉互市" 设在秦晋边境的 "龙门渡",这里是渭水与泾水的交汇处,地脉呈 "阴阳鱼" 形状,既适合秦人的血窍术,又兼容晋国的聚灵法。赵鞅亲自设计了互市的布局,按奇门遁甲 "休、生、伤、杜、景、死、惊、开" 八门划分区域:
休门:秦方展示区,陈列血灵谷、煞元丹、狼魂符等特产,由赤班的义子赤离主持,他的 "狼煞变" 能直观展示西陲术法的威力。
生门:晋方展示区,摆放聚灵塔模型、清灵丹、仙门符箓,由晋国大夫丕郑负责,他曾随青城派修士修炼,熟悉仙门术法。
景门:交易区,用越国水行术打造的 "转灵池" 居中,池水能同时容纳血气与灵气,便于双方验货时展示效果。
惊门:仲裁区,秦晋各出三名修士组成评议会,解决交易纠纷,赵鞅与郤芮轮流主持。
互市开张的首日,就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秦国的煞元丹与晋国的清灵丹在转灵池中相遇,本该相互克制的煞气与灵气,竟在池水中央形成太极状的漩涡 —— 这种奇观引来了两岸百姓的欢呼,连一直敌视秦人的青城派弟子都忍不住驻足观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