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布完马迅的任命,范离转向情绪亢奋的冯莫安。
“冯莫安!”
“下官在!” 冯莫安越众而出,茫然给范离行了礼,感觉自己的脑袋有点不够用。
他常去剑阁找苏妙音,与范离混得很熟,平日里范离温文尔雅,谈笑风生,身上没有半点官架子,钓鱼、喝酒、闲聊,嬉笑怒骂,毫不做作。
冯莫安早将他视为可以交心的朋友,几乎忘却了两人身份的天差地别 —— 对方是准驸马,官居六品,而他冯莫安,不过是在太常寺挂个待职名头,说白了,就是个打杂的。
冯莫安看着范离,心潮翻涌,难以平静。
摘星楼上,这位小范大人是怎样的绝世风采?
崇礼台上力战迦印,又是何等惊心动魄?
他很遗憾没能亲眼见证那些传奇时刻,可范离文武双全的名讳早已响彻临安城 —— 那本是他只能遥遥仰望的存在。偏生对方待人接物总带着温润笑意,竟让他生出几分错觉,仿佛只要走近些,便能被那身璀璨光华笼罩。
可就在方才!
范离谈及报纸与活字印刷的宏论掷地有声,擘画运动会的构想更是石破天惊。冯莫安只觉浑身血液都在脉管里奔涌,第一次如此真切地触碰到范离胸中丘壑,那是远比他想象更加浩瀚的天地。
如此深谋远虑的布局,足以撬动整个时代根基,更是一种能够重塑礼乐教化千年格局的磅礴力量!
他抬眼直视范离,望见那双眸子里跃动着燎原星火般的炽热。直到此刻,冯莫安才猛然惊觉:先前视作 "朋友" 的范离,不过是冰山一角浮于水面。
这般格局,这般气魄,这般远见与卓识,怕是穷尽此生也难以望其项背。
他感到震撼的同时,却奇异地发现,那份与友人相处的熟稔丝毫没有褪色。他倏然明了:眼前这人既是可以推心置腹的挚友,更是值得他倾尽心力去仰望、去追随的领袖!
范离此时还不知道冯莫安心中的转变,继续对冯莫安进行人事任命:“太常寺运营司这一块交给你,以后的礼乐演出、民间集会、祭祀庆典都需要你来挑大梁!
礼乐乃太常寺根基,但绝非束之高阁的古董。我们要让雅乐不孤,让礼乐的精神真正活起来,走入市井,焕发新生!”
冯莫安激动抬头,看到范离的眼睛里满是鼓励与信任,当下向范离躬身一礼:“下官定当展尽平生所学,不负大人所托。”
范离点点头,看着冯莫安,又抛出一记大招:“近期,你的首要任务,就是在临安城搞一个‘临安好声音’!”
“临安好声音?”
冯莫安微微一怔,这个词比 “运动会” 更显新奇。
在场众人再一次被范离的新名词给唬住了,一个个眨着眼睛不明所以。
范离详细解释:“顾名思义,就是要在临安城,寻找最美的声音!不拘一格,不论出身!无论是宫廷乐师、勾栏歌伎、市井卖唱人,还是寻常百姓家的好嗓子,只要唱得好,皆可登台!”
他越说越兴奋,描绘着蓝图:“搭建舞台,广发英雄帖!设立初选、复选、终选!可设‘考官’数名,由精通音律、德高望重者担任,背对歌者,只听其声,不观其人!唯有歌声真正打动考官,令其转身,方算通过!此谓‘以声取人’,公平公正,唯才是举!”
此言一出,满场哗然!
“妙!妙啊!” 肖国才最先反应过来,满脸激动:“此乃‘声如其人’之真谛!剥去浮华,直取本真!范大人,此策不仅新奇,更是公平!”
冯莫安也咂摸出味儿来了:“这可比选美有意思多了!全城找好嗓子?老百姓肯定爱看这热闹!”
众人像看怪物一样看着范离,范大人这脑子…… 到底怎么长的?想出来的点子一个比一个绝!
范离看到众官员反应,十分满意,继续 “忽悠”:“好声音最终脱颖而出的佼佼者,可以成为太常寺签约歌手,给予俸禄,参与重大礼乐典仪!冯掌司,你精通音律,此事非你莫属!”
冯莫安听着范离的构想,眼睛越来越亮,这 “临安好声音”,就是挖掘民间歌手、与民同乐的绝佳舞台!
观天修历,何利农桑?
雅乐正声,何传乡野?
礼仪教化,何入民心?
原来范大人在出题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答案,这报纸、这运动会、这临安好声音,可不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以报纸的高效传播,用白话解读农书典籍、天象历法,将知识化作田间地头的实用指南,惠及万民。
整合民间竞技,设规则彩头,吸引百姓参与;打破官民隔阂,举办临安好声音,公平选拔,发掘真才。让雅俗之音同台,三大举措,三位一体,彻底重塑太常寺。
冯莫安眼里的光越来越亮。他深知宫廷雅乐固然重要,但民间蕴藏着无穷的活力和创造力。他向范离深施一礼:“下官,必倾尽全力,让这好声音响彻临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