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三十七年六月,海宁陈家的花厅里飘着龙井茶香。刘墨望着窗外摇曳的湘妃竹,听着陈阁老讲述乾隆身世的秘密。这位三朝老臣的声音像钱塘江的潮水,沉稳中带着暗流涌动:"戴震用二十年查证,终于确认当今圣上的生母是建文帝七世孙,而这秘密就藏在《明史》批注本的夹层里。刘墨翻开批注本,果然发现最后几页用米汤写着密文。他用茶水浸湿纸张,一行行蝇头小楷浮现眼前:雍正元年,钱氏女入宫为婢,诞下龙子......"墨迹未干,散发着淡淡的血腥味。 阁老打算如何处置?
刘墨将批注本推回案头。 陈阁老突然剧烈咳嗽,手帕上洇开朵朵红梅:"林公子可知,乾隆皇帝此刻正在杭州织造局?" 刘墨心中一惊。他想起若雪姑娘说过,皇帝南巡时会秘密召见江南士族,实则是为了打压反清势力。 "批注本里的证据足以让清廷天翻地覆。"陈阁老将密文撕下焚毁,"但老夫更担心,这会让江南百姓陷入战乱。" 刘墨明白老人的顾虑。乾隆朝的文字狱已让士人噤若寒蝉,若再牵扯出皇帝身世,后果不堪设想。他想起戴震临终前的话:"真正的智慧,是让秘密成为平衡的支点。" "阁老,我想将批注本献给乾隆皇帝。"刘墨突然说。 陈阁老震惊地望着他:"你可知这意味着什么?" "戴震堂主用生命守护的秘密,不该成为颠覆的武器。"刘墨握紧玉佩,"我要让乾隆皇帝知道,他的龙椅下埋着前明忠臣的骸骨。
" 就在这时,家丁突然闯进来:"老爷,织造局的周奎带着人马来了!" 刘墨迅速将批注本藏入怀中,跟着陈阁老从地道逃出。地道尽头是海宁码头,一艘挂着陈府灯笼的画舫正等着他们。 "林公子,这是老夫最后的安排。"陈阁老将半块玉珏塞给他,"去苏州找织造局的钱师爷,他会助你面圣。" 刘墨刚要上船,岸边突然传来马蹄声。周奎带着衙役追来,佩刀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陈阁老勾结逆党,给我拿下!"周奎挥刀砍断缆绳。 刘墨抱着陈阁老纵身跃入钱塘江,借着水流躲进芦苇荡。他感到怀中的批注本被水浸湿,突然想起戴震说过:"真正的秘密,要在最合适的时机揭晓。" 三天后,杭州城贴满告示:"钦犯林墨畏罪潜逃,知情者赏银千两。"刘墨戴着斗笠,混在涌金门的挑夫中。他看到城墙上新增了许多了望塔,护城河上漂着当地绿营的巡逻船。
"林公子,这边!"若雪姑娘突然从茶馆里探出头。 刘墨跟着她走进后厨,看到小翠正在切菜。三个月未见,她的手腕上多了道疤痕,却仍在绣着《满江红》的帕子。 "他们有没有为难你?"刘墨握住她的手。 小翠摇头:"周奎以为我是绣娘,只让我绣万寿图。" 刘墨注意到她腰间别着苏州织造局的腰牌,突然明白陈阁老说的"钱师爷"是谁。他取出玉珏,若雪姑娘惊呼:"这是钱家的传家之宝!" "戴震堂主的批注本在我这里。"刘墨压低声音,"我要面见乾隆皇帝。" 若雪姑娘沉思片刻:"明天是乾隆皇帝祭禹陵的日子,钱师爷负责安保。我可以安排你扮作乐师混进去。
" 次日清晨,刘墨换上乐师的服饰,跟着若雪姑娘来到会稽山。祭典现场戒备森严,文武百官分列两旁,乾隆皇帝身着衮服,正在诵读祭文。 "林公子,机会只有一次。"若雪姑娘将玉珏塞进他手里,"钱师爷在偏殿等你。" 刘墨穿过人群,看到偏殿里坐着个身着四品文官补服的中年人。钱师爷看到玉珏,眼中闪过惊讶:"陈阁老果然没看错人。" "皇上祭典结束后会来偏殿更衣。"钱师爷递给他一套太监服饰,"批注本要当面呈给皇上,否则性命难保。" 刘墨换上太监服,心跳如擂鼓。他知道,此刻偏殿外埋伏着二十名御前侍卫,只要稍有异动,就会被乱刀砍死。 辰时三刻,乾隆皇帝在侍卫簇拥下走进偏殿。刘墨跪在地上,将批注本高举过顶:"奴才林墨,参见吾皇万岁,奴才有要事启奏。" 乾隆皇帝让侍卫接过刘墨高高举起的注本,轻轻的翻开批注本,脸色骤变。当看到"钱氏女诞下龙子"的密文时,龙案上的青铜烛台突然翻倒,烛火在《御制诗集》上蔓延。 "你可知罪?"乾隆皇帝抽出侍卫腰间的佩刀。
刘墨叩头至地:"奴才死罪,但求皇上看在江南百姓的份上,不要牵连无辜。" 乾隆皇帝盯着燃烧的诗集,突然冷笑:"朕倒要看看,你有何本事让朕饶你不死。" 刘墨取出戴震的火枪,枪管上的"松雪斋"三字在火光中格外醒目:"这是戴震堂主留下的,他说皇上若见到此物,就会想起康熙爷的遗诏。" 乾隆皇帝瞳孔骤缩。刘墨知道,戴震曾在松雪斋与康熙朝的顾炎武后人有过交往,而顾炎武正是康熙皇帝暗中敬重的学者。 "传朕旨意,赦免林墨死罪。"乾隆皇帝突然说,"但批注本必须焚毁。" 刘墨将批注本投入火盆,看着那些浸透着戴震心血的文字化为灰烬。他知道,真正的秘密早已刻在他的记忆里,就像钱塘江的潮水,永远在月光下涌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