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觉醒超能,我在深山缔造星际文明 > 第44章 反重力引擎,高能粒子推进器

实验室里,沈渊戴上特制的防护手套,拿起一块泛着幽光的一号振金。

开启微观视觉的瞬间,一号振金内部的原子结构如同浩瀚星河般展现在他眼前。

每一个粒子的运动轨迹都清晰可见,却又如同捉摸不定的流沙。

“第 37 次调试失败,能量溢出 12%!”

警示灯爆发出刺目的红光,星海焦急的声音响起:“沈渊,检测到您肾上腺素飙升至危险值,建议暂停实验。”

刺耳的警报声震得他耳膜生疼。

他的太阳穴突突直跳,指甲几乎要掐进掌心。

这是超能力即将超负荷了,提示他要需要停下休息了。

虽然经过人体基因强化了,但并不代表超能力就可以无限使用,还是需要适当休息调整。

只是不会像以前那样动不动就头晕倒地,甚至有死亡风险。

休息片刻,继续开始试验。

“不能放弃,必须成功!”他粗暴地扯下防护手套,用力砸在操作台上。

“检测到谐振腔表面出现0.2纳米裂纹,建议立即终止实验。

根据材料疲劳曲线,继续强行测试将导致结构崩溃概率提升至89%。”

“再试一次!”沈渊扯下防护手套砸向操作台。

“一定是有某个原子排列错了……星海,帮我对比第23次实验数据。”

“已调取。发现Z轴方向存在0.3纳米的偏移,建议使用粒子定位仪进行修正。

不过,仪器需要1小时预热。”

“等!”?……

终于,前后用了三天时间。

当第49次尝试后,一号振金谐振腔的各项参数达到预期。

沈渊松了一口气,踉跄着后退两步,后腰撞上后方实验台。

撞翻了上面的一摞数据记录面板。

星海的声音适时响起:“检测到能量输出稳定,反重力引擎核心技术突破成功!”

沈渊擦了擦脸上的汗,一屁股坐在实验台边。

望着眼前平稳运转的谐振腔,心里别提多激动了,嗓子眼儿都发紧。

紧接着,再经过一整天细致的操作,反重力引擎的主体终于做好了。

这个引擎主体的作用是控制反重力的强度和力场范围。

与一号振金谐振腔准确连接上之后,动力系统核心部分——反重力引擎就造好啦!

该反重力引擎所产生的有效反重力场,覆盖范围为半径60米的球形空间。

其最大升力可达6000吨,通过调控力场强度以获取飞行动力。

因为反重力场的效果,大大降低了飞行器和空气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所以不会出现音爆之类的情况。

在这几天时间里,星海也在利用大型制造中心的强大产能,高效完成了飞行器整体结构框架的生产制造任务。

“沈渊,结构框架采用碳纳米管与一号振金复合轻量化外壳,冲击能量衰减率达95%以上。

充分展现出其超高强度与卓越的能量动态管理性能。”

星海的全息投影闪烁着,将材料应力数据投射在空气中。

“行,你看着办,只要不出岔子就行!”沈渊头也不抬,手上忙个不停,随口应道。

“但整体框架尺寸过大,制造中心无法进行机体组装,需要通过地面磁悬浮滑轨运输到制造中心外面的空地上进行组装。”

整体框架都是采用一号振金材料,确保结构稳固。

当沈渊成功研制出反重力引擎后,飞行器的龙骨结构和整体框架也顺利组装完成。

沈渊亲自将反重力引擎嵌入飞行器的核心位置,引擎接口处的螺丝需要用专用工具以特定扭矩拧紧。

他数着扳手转动的圈数,“一、二、三……”每拧紧一颗螺丝,都要用检测仪反复确认。

他审视着飞行器的各项参数:飞行器采用碟状外形设计,直径达50米,中心高度为8米,边缘厚度则为3米。

其空重为950吨,载重能力为1000吨,在满负荷运转状态下,整体重量将达到1950吨。

“与传统运输机对比数据已生成。”星海调出全息对比图。

从对比图得知,咱们国家自己造的大鹏运输机,它能承载的最大起飞重量是220吨。

而鞍225运输机呢,那可是人类航空史上造出来的最大飞机,最大起飞重量才640吨。

这么一对比,就能看出星海设计的这款反重力飞行器有多大了。

它的起飞重量是鞍225运输机的三倍,差不多是大鹏运输机的九倍呢。

回归正题,沈渊在安装好反重力引擎后。

沈渊又继续捣鼓动力系统里的高能粒子推进器,他想让飞行器飞得更快一些。

这款反重力飞行器,单靠反重力引擎,就能在地球大气层里,稳稳保持4到5马赫的巡航速度。

但要是想让飞行器飞得更快,就还得再加一个推力更大的推进系统。

之前用在钢铁装甲上的高能粒子推进器,推力有10吨。

根据理论计算,在反重力飞行器上搭载4台该型高能粒子推进器,维持反重力引擎稳定运行的情况下。

可将飞行器的巡航速度提升至9至10马赫。要是16台,巡航速度能达到12到14马赫。

不过沈渊觉得,现在飞行器的巡航速度还能再快点儿。

所以,他让星海利用振金能的吸热特性,推演出一款升级版的高能粒子推进器技术。

“已完成技术推演。”星海瞬间调出三维模型。

“升级版推进器突破了传统热防护的限制,单台推力可提升至50吨。

同时能控制表面温度稳定在1000c?以下?,让推进器能够全力运转,发挥出最大功效。”

沈渊瞅着全息屏幕上的数据,脸上乐开了花。

理论上飞行器只要装上4台这样的推进器,巡航速度能达到20马赫。

要是装16台,巡航速度能提到26马赫,极限速度甚至可能达到30马赫。

花了两天时间,等一号振金外层复合装甲模块全部生产出来后。

沈渊也完成了升级版的高能粒子推进器研发。

“检测到推进器共振频率与反重力场存在0.3hz偏差。”

星海的警报声响起:“启动相位校准程序,预计耗时1分钟。”

校准完毕后,星海马上操控制造中心制造出16台升级版高能粒子推进器。

并操控机械工蚁进行安装工作。

当16台环形阵列粒子推进器安装完毕,沈渊这才松了一口气。

“动力系统模拟测试已通过。”

星海的声音带着电子特有的兴奋:“能源系统负荷超出预期3%,问题不大。”

反重力飞行器的动力系统,是飞行器最关键、技术难度最大的部分。

现在已经全部研发完成,并且顺利通过了模拟测试。

这可是个大突破!动力系统都研制成功了。

接下来只要把剩下的功能模块整合好,反重力飞行器就算大功告成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