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五宇共振·星网延绵
2065年春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晨雾尚未散尽,灵脉教育基地的“五宇灵脉指挥中心”已一片繁忙。环形屏幕上,五条能量曲线正同步跳动——地球的绿、火星的红、月球的蓝、欧罗巴的紫、泰坦的金,在屏幕中央交织成一张发光的星网,每一次波动都带着来自14亿公里外泰坦的灵脉律动。乐乐穿着深灰色的“星际指挥服”,手指在操控台上轻滑,将泰坦传来的最新数据放大:“‘泰坦焰果’平均株高60厘米,灵脉能量7.0赫兹,火星菌丝的甲烷转化效率93%,已在克拉肯 Mare湖岸形成100平方米的培育带!”
阿木尔站在她身旁,手里的全息投影仪展示着泰坦培育区的实时画面——橙色天空下,淡紫色的“泰坦焰果”苗整齐排列,根系缠绕的银色菌丝像一张巨大的能量网,将幼苗连接成整体,培育区边缘的“灵脉中继器”闪烁着淡金微光,正将泰坦的灵脉能量源源不断地传入五宇星网。“‘灵脉十一号’的最终载荷清单确定了!”他指着投影里的生态舱模型,“除了300颗‘泰坦焰果二号’种子,还会携带甲烷湖土着鱼的受精卵,以及挪威冰川的抗冻苔藓——目标是在泰坦建立首个‘水陆共生生态系统’。”
两人正说着,古丽推着载有“泰坦-地球混合土”的推车走进指挥中心,车身上的密封罐里,暗红色的土壤中掺着银色的甲烷冰粉末,还能看到细小的蓝色菌丝碎片。“这是泰坦培育区的土壤样本,有机质含量已达到地球冻土的60%。”古丽打开密封罐,“我们把它和地球黑土按3:7混合,种上‘泰坦焰果二号’,上周刚发芽,灵脉能量就达到了7.2赫兹,比泰坦本土种植的高0.2个百分点。”
乐乐凑过去看土壤样本,发现里面还掺着少量月球玄武岩粉末:“加了月球的岩石?是为了增强能量传导性吗?”古丽笑着点头:“没错,月球岩石里的氦-3能与泰坦菌丝产生能量共鸣,不仅能提高抗辐射能力,还能加速果实成熟。实验室测试显示,这种‘五球混合土’培育的焰果,结果周期比单一土壤种植的缩短了20%。”
这时,苏瑶的全息影像突然出现在指挥中心中央,她身后是欧罗巴水生实验室的水族箱,背景里的水脉焰果苗已结出淡蓝色的果实。“紧急消息!欧罗巴的‘水脉焰果’通过星网接收泰坦能量后,结果数量比去年多了25%!”苏瑶手里拿着监测报告,“更重要的是,水脉焰果的种子里检测到了微量的甲烷代谢基因——这说明五宇星网的能量传输,还能促进不同星球焰果的基因交流!”
乐乐立刻调出欧罗巴的基因测序图:“是泰坦菌丝的甲烷代谢基因片段!通过能量共振传递到了水脉焰果的种子里!”她指着屏幕上的基因序列,“这太神奇了!未来我们或许能通过星网,让不同星球的焰果共享优良基因,培育出更强大的‘星际焰果’品种。”
林羽这时走进指挥中心,手里拿着“灵脉十一号”的发射倒计时表。“距离‘灵脉十一号’发射还有30天,目前所有载荷已完成预处理。”他指着屏幕上的飞行轨迹图,“探测器将借助土星引力,直接进入泰坦轨道,预计6年后抵达——期间会在木星轨道补充一次能量,还会采集土星环的冰粒样本,研究其中的灵脉元素。”
阿哲调出“灵脉十一号”的能源系统示意图:“探测器搭载了‘五宇能量电池’,能同时储存地球的生物质能、火星的岩石能、月球的氦-3能、欧罗巴的水能、泰坦的甲烷能,确保在星际飞行中不会断电。我们还在电池里加入了‘星网能量接收器’,能实时接收五颗星球的能量支援。”
接下来的一个月,指挥中心里所有人都投入到“灵脉十一号”的发射准备中。乐乐和阿木尔负责最终的轨道参数校准,反复测试星网的能量传输效率——他们发现,当“灵脉十一号”处于地球与火星的拉格朗日点时,接收的五宇能量能满足自身能耗的80%,大大减少了对自带电池的依赖。“这样一来,探测器就能携带更多的培育物资,为泰坦的生态系统扩展提供支持。”乐乐在轨道报告里写下结论,旁边还附着一张孩子们画的“五宇星网卡通图”——五颗星球用彩色线条连接,“灵脉十一号”像一条小鱼,在星网中穿梭。
2065年4月15日,“灵脉十一号”探测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乐乐和阿木尔站在观测区的最前排,手里挥舞着画有五颗星球和焰果图案的旗帜。当火箭拖着橘红色的火焰刺破长空时,指挥中心的环形屏幕上,五条能量曲线突然同时向上波动——地球、火星、月球、欧罗巴、泰坦的灵脉能量,在为“灵脉十一号”送行。“它会带着我们的希望,飞向泰坦!”乐乐轻声说,眼里满是泪水——从2033年第一次接触灵脉探测,到2065年主导五宇星网任务,32年的时光里,她见证了生命从地球走向宇宙的奇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