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那轮朝阳,宛如一颗熊熊燃烧、炽热无比的赤金球儿,拼尽全力挣破夜幕那如墨的禁锢,磅礴而壮烈地喷薄而出。
刹那之间,第一缕阳光仿若万千根纤细却坚韧非凡的金色丝线,轻柔得恰似情人在耳畔那饱含深情的喃喃低语,然而又坚毅得犹如经千锤百炼、淬火成钢的精钢所铸。
这些金丝,丝丝缕缕、洋洋洒洒地倾落在这广袤无垠、承载着无数苦难与希望的华夏大地之上。
川军将士们,一路栉风沐雨,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里,历经了数不尽的艰难险阻,如同一把利刃,披荆斩棘,终至那久负盛名、充满神秘与传奇色彩的茅山脚下。
(茅山,静卧于江南句容与金坛两地之间,山势蜿蜒曲折,犹如一条灵动的巨龙,又恰似一个飘逸的“已”字,故而得名句曲山。
此山乃是道教上清派的神圣发源地,自古以来便享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的无上美誉。
山中终年云雾缭绕,那云雾仿若轻纱,如梦似幻,将峰峦叠嶂的山脉半遮半掩,恰似人间仙境,又宛如世外桃源,令人心生向往。
山间清泉潺潺流淌,那清脆的水流声,仿佛是大自然奏响的美妙乐章;鸟儿嘤嘤啼鸣,宛如灵动的音符,在这宁静的山林间跳跃,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宁静与祥和,然而此刻,却也难掩战争阴影下的一丝凝重 )
极目远眺,但见群峰连绵起伏,仿若一片汹涌澎湃、波涛汹涌的翠绿汪洋,层层叠叠,此起彼伏,无尽地向着远方铺展蔓延,似要与那天地尽头相融。
那缭绕的云雾,恰似仙女翩翩起舞时轻挥的曼妙轻纱,在山峦间悠然飘荡,如梦似幻,仿佛一幅浑然天成、巧夺天工的绝美仙境画卷,于众人眼前缓缓铺陈开来,令人如痴如醉。
然而,这如诗如画的青山绿水交织而成的宁静祥和之景,与方才那战火纷飞、硝烟蔽日、生灵涂炭的残酷战场相比,直如天壤云泥之别,恍若两个截然不同、天差地别的世界,让人不禁心生感慨。
刘湘威风凛凛地立马横刀,身姿挺拔犹如苍松傲立山巅,尽显一代名将的英武之气。
他深吸一口饱含山林清气的空气,那清新的气息沁入心肺,让他尽情享受着这片刻来之不易的宁静。
他那一双虎目炯炯有神,犹如两道凌厉的闪电,如电般扫视四周,仿佛要将这世间的一切尽收眼底。声音坚定且充满力量,犹如洪钟般震彻四方,激昂地喊道:
“弟兄们,茅山到了!”这声音,仿佛穿透了山林的每一个角落,传进了每一位将士的心中,让他们疲惫的身躯仿佛又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
话音刚落,便见山道之上,数十名道士仿若行云流水般飘然而出,步伐轻盈,姿态飘逸。
为首的道长,白发苍苍如雪,宛如冬日里的初雪,纯净而圣洁;一袭素色道袍随风轻舞,衣袂飘飘,恰似仙人临世,自带一股超凡脱俗的气质。
他手持拂尘,步伐沉稳却又透着几分急切,几个起落间,已至刘湘身前。道长面容清癯,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但神色和蔼,眼神中满是敬意,恭恭敬敬地对着刘湘深施一礼,那姿态谦逊而庄重,缓缓说道:
“将军一路鞍马劳顿,风餐露宿,着实辛苦了!我等茅山道士,虽身处这方外之地,但久闻川军在沙场上英勇抗敌的赫赫事迹,早已如雷贯耳,钦佩之情,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溢于言表。今日将军率军至此,茅山上下必定全力以赴,与将军携手并肩,共御外敌,护我山河。”
刘湘心中大为感动,急忙翻身下马,动作干净利落,身姿笔挺如松,神情庄重肃穆,回礼道:“道长客气了!我等川军,不过是尽一介匹夫应尽之责罢了,保家卫国,乃是分内之事,义不容辞。这山河破碎,百姓受苦,我等身为军人,自当冲锋在前,万死不辞。”
道长脸上浮现出一抹欣慰的微笑,那笑容如同春日暖阳,温暖而慈祥,目光中满是赞赏,说道:“将军不必过谦。如今日寇侵华,致使生灵涂炭,山河破碎不堪,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我等虽身为方外之人,但国难当前,亦当为保家卫国贡献一份微薄之力。将军若不嫌弃,可将军部设于白云观。观中地方宽敞,足以安置大军,且便于将军指挥调度,一应事务,我等定会全力协助。”
刘湘闻言大喜,眼中闪过一抹浓浓的感激之色,犹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当即诚挚谢过道长:“道长此举,实乃雪中送炭,刘湘感激不尽。日后若有差遣,川军定当全力以赴,绝不推辞。”
于是,在道士们的引导下,川军将士们井然有序地向着茅山各道观进发。道士们纷纷行动起来,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间,宛如勤劳的蜜蜂。
他们为川军提供了充足的粮食,那一颗颗饱满的米粒,颗颗仿佛都带着茅山的祝福,承载着对川军的殷切期望,仿佛在诉说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