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湘缓缓抬起手,那只手因伤痛和疲惫而微微颤抖,从怀中掏出那块陈旧的怀表。怀表的外壳在战火中已有些磨损,边角处满是划痕,但依旧泛着冰冷的金属光泽。
他吃力地打开表盖,目光紧紧锁住表盘上的指针,秒针滴答滴答地走着,仿佛在敲击着他的心。(此时,周围的一切似乎都安静了下来,只有怀表那细微而清晰的滴答声,在刘湘耳边回响 )
片刻后,刘湘合上怀表,长舒一口气,声音虽因虚弱而略显沙哑,但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马上传令,命令各部队超常急行军!告诉弟兄们,能丢掉的东西就丢掉,此刻什么都比不上速度重要!只要过了汤山,咱们就能跳出鬼子的重兵大包围圈!务必在傍晚时分赶到句容!这是死命令,谁都不许懈怠!”
参谋立正敬礼,大声回应:“是!”随后转身,迅速朝着传令兵的方向跑去,将刘湘的命令传达下去。刘湘望着参谋远去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祷着将士们能够顺利完成这艰难的急行军,成功突出重围。
一路上,战士们且战且退,每一步都浸透着鲜血,身后留下了无数战友那冰冷的遗体。他们的眼神,至死都透着对敌人的仇恨和对祖国的忠诚,仿佛在向这片土地宣誓,他们的牺牲不会白费。他们的身躯虽已倒下,但他们的精神却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这片被战火笼罩的大地。
傍晚时分,川军残部终于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来到了句容。此时,众人已疲惫到了极点,脚步踉跄,仿佛一阵微风便能将他们吹倒。
然而,他们深知,还未彻底摆脱危险,一路上仍不时遭遇鬼子的零星部队骚扰。那零星的枪声,如鬼魅般不时响起,时刻提醒着他们,危险仍如影随形。
句容,一座饱经战火洗礼的小城,城墙千疮百孔,犹如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在寒风中摇摇欲坠。城内一片死寂,房屋大多已化为废墟,只剩下断壁残垣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仿佛在无声地哭诉着日军的暴行。
在句容集结时,再次清点人数,却发现仅剩下两万四千人,又有三千多位弟兄在这一路的拼杀中壮烈牺牲。看着那一张张年轻而又满是疲惫与伤痛的脸庞,刘湘心中满是悲痛与感慨,眼眶不禁微微泛红,那泛红的眼眶中,藏着对战友的不舍与对敌人的愤怒。
他强忍着泪水,拖着伤痛的身躯,站在高处,望着眼前这群浴血奋战的将士们,声音略带沙哑,却又充满力量地大声说道:“弟兄们,咱们川军虽历经磨难,伤亡惨重,但咱们的脊梁,从未弯下!死去的弟兄们在看着咱们,他们的血不能白流!咱们定要继续前行,把小鬼子赶出咱们的国土!让他们知道,咱们中华儿女,不可欺!”
参谋长,缓缓拿过另外一份军官阵亡名单,面色沉痛得如同这阴霾的天空,对刘湘说道:“军长,张旅长,张团长。郭营长,李营长,李杏儿,包括她组建的120名女子特战队……全部拼光了。”
刘湘听闻,双眼瞬间瞪大,眼中满是怒火与悲痛,怒吼一声,一口鲜血忍不住喷出,仿佛要将心中的悲愤都随着这口鲜血喷出。“他嘶声喊道:“小鬼子,此仇不共戴天!” 这一声喊,犹如猛虎咆哮,饱含着无尽的悲愤与决绝,直震得四周空气嗡嗡作响。
将士们听闻,齐声高呼:“赶走鬼子!保家卫国!”那声音,犹如滚滚雷霆,响彻句容上空,久久回荡,仿佛是一曲激昂的战歌,在向天地宣告着川军的不屈与坚定,也向侵略者表明,这片土地,绝不容他们肆意践踏。在这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川军的铁血传奇,仍在继续……
此刻,句容的夜,黑得如墨汁一般浓稠,仿佛要将世间仅存的一点希望吞噬殆尽。冷风如刀,刮过众人满是血污与疲惫的脸庞,可这寒意,却远远比不上众人心中因战友牺牲而涌起的阵阵剧痛。
刘湘望着那在夜色中影影绰绰的将士们,心中五味杂陈。这些幸存的弟兄们,每个人的身上都带着伤,或轻或重,但他们那挺直的脊梁,却从未因伤痛与疲惫而弯曲分毫。他深知,这些人,是川军的火种,是民族的希望。
“弟兄们!”刘湘提高了声音,试图压过那呼啸的风声,“咱们虽折损了许多弟兄,但咱们川军的魂还在!咱们的勇气还在!咱们要带着死去弟兄们的遗愿,继续跟小鬼子拼!只要咱们还有一口气在,就绝不让小鬼子好过!”
众人纷纷应和,声音虽因疲惫而略显沙哑,却依旧透着一股坚定不移的信念。
“军长,您放心!咱们定与小鬼子死磕到底!”一个年轻的士兵大声喊道,他的左臂缠着简陋的绷带,鲜血已经渗透出来,在夜色中显得格外触目惊心。
刘湘点了点头,目光扫过每一个人,仿佛要将他们的面容都刻在心底。“好!接下来,咱们还得赶路。皖南,是咱们的集结地,到了那儿,咱们再重整旗鼓,再向小鬼子讨还血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