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为国家献科技 > 第37章 结束

我为国家献科技 第37章 结束

作者:笔绘世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20:59:55

红军的中枢指挥系统在那场精准打击中彻底瘫痪,整整一个重装师如同失去了神经中枢的巨兽,只能依靠残余的本能在战场上继续前行。此刻,那些原本密密麻麻调度得如精密齿轮的团、营、连,正在碎裂成一个个零散但顽强的作战单元。

没有命令,没有协调,也没有大地图与电子沙盘的引导,红军士兵所能依靠的,只是贴身携带的纸质作战图,以及那些早在演习前就刻进脑海的目标方位和行动预案。交通要道和无名高地——这两个坐标,是他们此刻唯一的战场“灯塔”。

步谈机传来的声音时断时续,有时只是静电与重叠的残音,有时甚至被高频干扰完全覆盖。通信员急得不断调整频段,却无济于事。部分连队干脆放弃了无线电,只靠老式旗语与手势,逐点传递下达的方向命令。

高空中,九天无人机依旧在巡航。它们没有停止观测,也没有急于出手,只是在静静地追踪,仿佛猎鹰在天际盘旋,等待那最合适的俯冲时机。每一个红军小组的残余动向,都一一被记录并标注,实时上传到蓝方指挥中心的中控屏幕上。

地面上,四轴无人机如潜伏于灌木丛的野狗,一批批从林带、山脊、沟渠间蠕动而出。它们被设定为低可视、低噪音模式,外壳涂以热隐身材料,在士兵肉眼中几乎无法分辨。它们并不急于发动攻击,而是悄无声息地跟随那些断散的小队,在夜色与晨雾中缓慢逼近。

尽管如此,红军并没有后退。哪怕身边战友在脚下的地雷中倒下,哪怕无人机的嗡鸣如死神耳语般在头顶盘旋,哪怕他们早已失去了火炮、坦克与空军的支援,他们依旧一寸一寸地压低身形,匍匐着向无名高地推进。

这些士兵未曾放弃信仰。他们清楚地知道这是一场演习,知道这不是一场真正的战争。但此刻,战场的沉重、炸点的炙热、同袍的牺牲,都逼迫着他们将这场“虚拟战争”当作真正的血战去对待。

而导演部的实时统计显示,红方战斗编制已损失九成。理论上,此时完全可以宣告蓝方胜利,强制终止演习。然而,所有人的目光都在看着那片地形图上,仅存的数个红点——他们正靠着山体背风坡,利用碎石带和杂草掩护,曲线前进,距离高地不过百米。

那一刻,戚凌云沉默了。他盯着大屏幕上那条如血般绵长的红色线,已接近高地边缘。那些移动轨迹不是直线,而是一次次绕过预设雷区、无人机巡航线路、红箭火力覆盖点,最终汇聚于高地正前。

“他们……还是走到了。”他的声音很轻,像是一种迟来的承认。

楚宁逸没有立刻出声,他只是静静地站在指挥台后方,看着这个一手培养出来的年轻人,那双眼睛里并不轻松,反而藏着一丝迟疑——这不是犹豫是否该结束演习,而是在思索,这些人是否已用行动证明了什么。

“要不要终止?”他问。

戚凌云的眼神在最后一秒变得坚定,他缓缓吐出四个字:“查打一体,扫尾。”

没有情绪,没有犹豫,也没有胜利者的兴奋。这只是一次体系实验的收尾,一个信息化战术的验证阶段的完成。高空的九天无人机收到了指令,迅速拉升高度,开始引导远程火力;地面的四轴无人机同步切换至攻击模式,电磁干扰停止,火控系统接管引导任务。

火力精准释放,无名高地前沿几十米处,爆炸再次响起。残存的红军小队在那片尘土飞扬的区域中被彻底锁定并摧毁,无人逃脱。

战斗结束。

没有硝烟,没有欢呼,甚至没有最后的“胜利”语音。全场寂静,只剩下屏幕上那条红色前进轨迹在被标注为“完成拦截”时微微闪烁了几下,随即归于灰暗。

戚凌云站在战术终端前,手指缓缓从显示屏上收回,眼神依旧如常,没有高傲,也没有悲悯。

他知道,他们并非击溃了一支军队,而是终结了一个时代的自信。

战后总结会上,朱日和演训大厅的灯光重新亮起,映照着高空悬挂的巨大屏幕和一张张沉默的面孔。大厅内气氛凝重,仿佛战场的硝烟还未完全散去。此时,所有参与演习的高层军官已就座,而中央最显眼的座位上,楚宁逸与戚凌云并肩而坐。

大厅的另一侧,计禹哲缓缓走入。他一身笔挺军装,胸前勋表闪耀,步履却略显沉重。他的神色已不复出征前那般意气风发,眉宇间多了几分凝结已久的阴郁,像是刚刚从一场心灵震撼中走出。

他身后,是一言不发的席皓轩,眼中神光已不复之前的锋利。曾经的空军王牌,在这次演习中经历了全数机场被蜂群无人机摧毁的惨剧,此刻的他,显然还沉浸在那种“无法起飞”的耻辱中。

计禹哲在座位前站定,双手背后,眼神扫过指挥席众人。无人开口,大厅中只能听见远处空调系统的轻微运作声与翻动文件的沙沙之音。他低头沉默片刻,像是在酝酿,又像是在压制心头翻涌的情绪。

终于,他开口了,声音不大,却穿透人群:“我曾以为,一支拥有完整装甲打击群、炮兵火力支撑与空军协同的重装师,可以碾压任何阵地,无论对面是什么花里胡哨的高科技。”

他抬起头,目光转向戚凌云,语调低缓,却字字沉稳:“但我错了。不是我个人的战术问题,不是火力运用不到位,也不是兵员素质不行——而是战争本身,已经换了一种面貌。”

大厅里鸦雀无声。

“机械化的时代,是钢铁洪流的荣光。但今天起,我们必须承认,它已开始落幕。”

他顿了顿,深吸一口气,像是在向某种信仰告别。然后,他继续道:“未来,是信息化,是无人化,是网络化的全域协同。谁能控制制信权,谁才能主导战场的节奏。这场仗我输得不冤,若我也有九天,也有全频感知系统与抗干扰能力,我不至于连反击的机会都没有。”

他的声音不再有此前那种老派指挥官的傲气,而是一种经烈火洗礼后的坦然。他没有责怪,也没有推诿,更没有试图挽回脸面。他只是站在那儿,像一个真正的军人,为自己的失败担下全部责任。

戚凌云没有多言,只是点了点头,神情一如平日:“这正是这次演习的意义。”

计禹哲听完,沉默良久,突然嘴角微微一扬。他不是在嘲讽,也不是不服,而是一种重燃的斗志在悄然翻涌。他抬起头,仿佛多年未曾这么轻松地笑过。

“好,很好。”他咬着后槽牙,露出一丝战意未熄的神情,“你等着——下次我再来,不带全师,只带一个营。你一个营能挡我整师,那我一个营,也该跟你再好好打一仗。”

说完这句话,他像是终于卸下了背负许久的某种心理重担。那不是赌气,也不是报复心理,而是一名老兵,在面对新时代兵种构成与战场逻辑的颠覆后,仍不愿放弃最后一份坚持与尊严。

他要亲自重新上场,用新时代的思维与打法,再与戚凌云交一次手——不是为了胜负,而是为了证明,即便老将,也能学会新战争的语言。

而戚凌云,只是静静地望着他,轻轻应了一句:“好,我等你。”

这一声应答不带锋芒,也没有挑衅,但其中包含的,是两个世代之间最直接、最质朴的交接与回应。

而这一刻,朱日和的灯光,正好洒在两人之间,仿佛照见了两个时代,正在无声地完成交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