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香江:从上官小宝徒弟开始 > 第242章 商品明星理论

林潮宗一脸郑重的说道:“我们的电影想要进军全球,需要符合西方文化特点。

就像刚才章导演所说,一部最好的电影,就是讲好故事。

东西方文化差异大,我们讲的故事,他们未必能够看得懂。

所以我们的电影想要在西方有市场,最好需要有好莱坞团队参与。

讲西方的故事。

按照西方电影的投资规则来,投资成本会非常高。

漫威拍摄的四部恐怖片,算是小成本电影,投资也在百万美元以上。

换算成港元,放到香江也算是高成本电影。

如果拍主流电影,投资往往都在大几百万美元,上千万美元。

单靠亚洲市场基本不可能收回成本。

需要靠全球市场。

在拍摄上,那就更需要尊重高票房地区的文化。

邵氏现在这种模式,如果不加大改革,很难适应这种拍摄……”

林潮宗没有,直接点名邵氏电影低成本模式。

不过,邵一夫又怎么会听不明白林潮宗话中意思。

邵氏电影公司被圈内吐槽拍戏演员工资低、服化道老旧,骂他邵老六抠门,他早就不知道听过多少次。

刚开始他还挺生气,但也绝不改,到现在更是不在意。

在他眼里,电影就是生意。

既然是做生意,当然要想尽一切办法压低成本。

邵一夫不认为自己这么做有什么过错。

邵一夫示意李汉祥和章彻出去后,看向林潮宗说道:

“林生,我知道的话中意思。

很多人骂我邵一夫固执、抠门。

认为邵氏一成不变,墨守成规不改变。

邵氏现在每年拍电影,早已形成一套稳定的盈利模式。

就算这几年利润有所下滑。

每年依然轻轻松松就能赚到两三千万纯利润。

如果算上海外院线的收入,纯利润还要更高。

如果改革不能带来成几何倍的增长,完全没有改革意义。

电影是生意,邵氏从60年代中期以后就没有了对手。

每年收益非常稳定。

我为什么要冒险改变呢?”

林潮宗对邵一夫的话很是认同的点了点头,对他们这些老一辈做生意的人来讲,稳定压倒一切。

企业在初期的时候总是会寻求改变,他成熟的公司是很少会去改变经营模式。

在企业走向危机的时候,才会寻求新的改变方向。

邵氏现在的情况就是改变还能继续存活,否则只能结业。

在后世,邵氏电影虽然结业,他那1套模式却并没有结束,而是移植到了tVb身上。

一直延续到林潮宗重生前,这一套模式都没有改变过。

真正的将抠门执行到底。

“周文怀和鹤管昌几人,当年就是因邵氏经营理念和我闹翻,背叛邵氏去开嘉禾。

想要用他的那一套方式证明自己是对的。

嘉禾的那套所谓卫星公司模式真的对吗?”

邵氏说到这里,露出不屑之色,嗤笑一声:

“太过于倚重演员,早晚死路一条。

人的贪欲是无穷无尽。

今天你开出100万片酬,明天就有人敢要200万片酬。

只要开了这个头,演员只会越来越贵。

也会导致电影制作成本越来越高。

最后导演,一部电影就可能让公司倒闭。”

林潮宗听到这话,脸上露出佩服之色。

在这个年代,邵一夫就像明星片酬问题,看的这么透彻。

难怪人家能垄断香江电影这么长时间。

林潮宗想到80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香江电影走向死胡同。

除了好莱坞电影的入侵以外,演员的高片酬也是一大问题。

完全走歪了路,一部电影制作成本,不足两成,其他都是片场。

内陆电影后面受到香江影响,明星的片酬比香江还要夸张。

早期片酬低的时候,还经常出一些经典电影。

到后面片酬太高之后,电影内容制作方面越来越差。

科技发展了,特效越来越好。

但是新世纪的电影特效效果,居然比不上**十年代香江电影的效果。

被嘲讽五毛特效,都是对它的夸奖。

“邵爵士,您老高见!”林潮宗一脸佩服的竖起大拇指。

邵一夫对林潮宗夸赞,并不在意,自顾自的说道:

“当初嘉禾依靠李小龙风光了一段时间,但是李小龙一去世就陷入危机,差点破产。

他现在培养的程龙也是一样。

这个演员野心很大,一心想要闯进好莱坞。

演员可以闯进好莱坞,嘉禾可未必。”

邵一夫说到这里,语气肯定的说道:

“我敢说,程龙的成功,就是嘉禾衰败的开始。

那些卫星公司也是一样。

演员由员工变成老板,野心就会随之膨胀。

今天他能做嘉禾的卫星公司,明天就能做别人的卫星公司。

而我们邵氏不一样,我们连演员都是自己培养。

今天你出走一个,明天我就可以捧出两个。

在邵氏再红的演员,也得听我的。

邵氏想要谁红,谁就能红。

做电影,演员明星就要像商品,可以源源不断的批量制造。

才不会受制于人。

你别看我这1套模式老旧,但是对于像香江这样的小市场来说,是最稳定的方式。

好莱坞背靠全球市场,有足够的资源让更多公司生存浪费。

但是像香江这样几百万的小市场,就必须得精打细算。

好莱坞模式虽好,不一定适合香江。

全球能做好莱坞模式,人口数量必须庞大,全球都找不出几个国家能做。”

“牛逼!”林潮宗听完邵一夫对电影行业分析,内心不得不竖起一个大大的服字。

把演员当商品一样,源源不断制造明星的理念,才造就了明星少林寺的称号。

邵一夫真的已经是把电影行业看透的活化石。

他有一点,真的没说错,香江电影市场太小了。

邵氏要是当初按照周文怀提出的嘉禾卫星模式改进。

不仅邵氏电影大卖,搞不好tVb也得倒。

tVb到新世纪以后,都还能保持自己制作影视节目。

就是靠的极致的压缩成本。

要不然凭后世香江影视圈的人工成本,tVb肯定请不起,直接就得破产。

“六叔,你是我见过最懂电影的人,没有之一!”林潮宗崇敬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