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激荡1977:我的奔腾年代 > 第101章 核心攻坚战

激荡1977:我的奔腾年代 第101章 核心攻坚战

作者:人生一乐游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20:37:46

经过漫长的旅途,王钦终于从北京风尘仆仆地赶回了公司。他甚至来不及休息,便立刻召集了一场至关重要的战略闭门会议。

这场会议的参与者身份显赫,除了王钦本人之外,还有技术总监李博士、“潜龙”项目负责人冯博士,以及芯片设计部门的负责人蔡工。这几位都是华创公司的核心人物,他们的决策将直接影响到公司的未来发展。

会议室的窗帘紧闭,一丝光线也无法透入,仿佛将外界的喧嚣与纷扰完全隔绝。这不仅是为了营造一个安静的会议环境,更是为了将这场会议的保密级别提升到最高。在这个封闭的空间里,每一句话、每一个决策都可能成为公司的机密,绝不能有丝毫泄露。

王钦神情严肃地坐在会议桌的首位,他的目光依次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然后用低沉而有力的声音说道:“同志们,这次北京座谈会的核心精神已经传达给大家了,我们华创将要承担的重点任务也非常明确——攻坚td-ScdmA终端核心芯片和双模终端。”

他顿了一下,接着说道:“td-ScdmA的芯片,目前是整个产业链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国外的那些巨头们对我们根本就不提供任何支持,而国内在这方面的基础几乎可以说是零。所以,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简单地设计出这款芯片,还要完成从流片到封装测试的整个流程,并且芯片的性能、功耗以及成本都必须达到商用水平。这无疑是一场异常艰巨的攻坚战,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

李博士率先发言,技术人员的严谨让他看到了重重困难:“王总,td的智能天线、联合检测等关键技术,对芯片的处理能力、算法实现提出了极高要求。我们现有的设计能力,主要集中在一些相对简单的控制芯片和接口芯片上。要挑战如此复杂的通信核心芯片,人才、工具、经验都极度缺乏。”

冯博士则从通信系统角度提出了问题:“芯片设计必须与协议栈软件、射频前端紧密配合。任何一方的微小偏差,都可能导致整个系统无法工作。我们需要建立跨部门的、高度协同的联合攻关团队。”

芯片部门的蔡工,一位年近五十、头发已有些花白的资深工程师,眉头紧锁:“王总,流片(tape-out)的成本极其高昂,一次失败可能就是数百万甚至上千万打水漂。而且国内能承接这种先进工艺流片的代工厂几乎没有,只能去台湾或者新加坡,周期长,沟通复杂。”

会议室里弥漫着一种近乎悲壮的氛围。所有人都清楚,这是一个投入巨大、成功率却不容乐观的挑战。

王钦静静地听着大家的担忧,他没有用空泛的鼓励来打气,而是拿出了实实在在的方案:

“第一,人才问题。 启动‘猎鹰计划’,在全球范围内,不惜代价招募有大型Soc(系统级芯片)设计经验的海归专家,特别是那些参与过国际主流通信芯片项目的华人工程师。同时,与清华、复旦、成电等国内顶尖微电子院校建立联合实验室,定向培养,提前锁定优秀毕业生。”

“第二,工具和流程问题。 预算特批,采购最先进的EdA(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和服务器集群。聘请国际知名的芯片设计服务公司进行短期咨询,帮助我们建立规范的设计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

“第三,协同问题。 成立‘td-ScdmA芯片与终端联合项目部’,我亲自任组长。李博士、冯博士、蔡工,你们三位作为核心副组长。打破部门壁垒,实行集中办公,问题日清日结。芯片设计、协议栈软件、硬件工程团队必须深度融合,从项目开始就一起工作。”

“第四,风险和资金问题。 集团会设立专项风险基金,保障研发投入。我允许失败,但要求每一次失败都必须总结出宝贵的经验教训。我们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决心和准备。同时,积极申请国家的重大科技专项资助。”

王钦的目光最后落在蔡工身上:“蔡工,你是老将,经验丰富。这次攻坚战,芯片是心脏,你的担子最重。不要有太大压力,放开手脚去干,集团是你最坚强的后盾。”

蔡工看着王钦信任和坚定的眼神,深吸一口气,重重地点了点头:“王总,既然您和公司下了这么大决心,我老蔡就是拼了这把老骨头,也一定带着队伍往前冲!”

战略既定,华创这架庞大的机器,开始向“芯片攻坚战”倾斜资源。一方面,人力资源部前所未有地忙碌起来,猎头的电话打到了全球各地。另一方面,研发中心划出了独立的保密区域,配备了最好的设备,联合项目部正式入驻。

攻关的日子是枯燥而艰苦的。巨大的开放式办公室里,摆满了电脑和示波器,白板上画满了复杂的电路图和算法流程。工程师们经常为了一个技术细节争论得面红耳赤,也常常为了一个仿真结果的突破而欢呼雀跃。加班到深夜成为常态,泡面、咖啡是办公室里的标准配置。

王钦只要在深圳,几乎每晚都会到项目部转一转,不打扰大家工作,只是看看进度,和几位核心骨干简单交流几句,有时甚至会带来夜宵。他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激励。

最初的几个月,进展缓慢,挫折不断。仿真结果不理想,算法实现遇到瓶颈,采购的关键Ip核(知识产权核)存在兼容性问题……每一次问题都像一盆冷水,考验着团队的信心和耐心。

但没有人轻言放弃。在王钦营造的“允许失败但必须成长”的氛围下,团队渐渐形成了一种坚韧不拔、埋头苦干的作风。他们知道,他们正在攀登的,是中国通信产业一座前所未有的险峰。每前进一步,都意义非凡。

核心攻坚战,在无数个不眠之夜中,艰难地推进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