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激荡1977:我的奔腾年代 > 第100章 国家队的召唤

激荡1977:我的奔腾年代 第100章 国家队的召唤

作者:人生一乐游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20:37:46

2004年初春,北京的风依旧寒冷刺骨,仿佛还未从冬季的严寒中苏醒过来。然而,在钓鱼台国宾馆附近的一间不对外营业的会议室里,却弥漫着一股融融的暖意。这里的气氛庄重而严肃,与室外的寒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王钦应召而来,参加一个由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当时应为信息产业部)相关司局联合组织的小范围、高规格座谈会。这个座谈会的议题非常明确,就是探讨中国自主3G通信标准td-ScdmA的产业化推进路径。

在宽敞明亮的会议室里,与会者们一个个正襟危坐,表情严肃而专注。他们都是国内通信设备领域的顶尖人物,代表着行业的最高水平和最前沿的技术力量。

在这些人中,不仅有来自部委的领导们,还有华为的任正非、中兴的侯为贵等企业的负责人。这些名字在通信行业中如雷贯耳,他们所领导的企业更是行业内的翘楚,其技术实力和市场份额都堪称一流。

而王钦所代表的华创集团,虽然在规模上可能稍逊于华为和中兴这两位巨头,但他在技术研发上的持续投入以及在海外市场的出色表现,尤其是他本人对技术趋势的敏锐判断,让他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中脱颖而出,成功地获得了进入这个“国家队”核心圈子的入场券。

主持会议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目光睿智的部级领导,李主任。他开门见山,语气凝重:“各位老总,今天请大家来,不是务虚,是务实,是求援。td-ScdmA标准,凝聚了我们国家科研人员多年的心血,是我国在移动通信领域实现战略突破、掌握话语权的关键一步!标准有了,但产业化之路,艰难坎坷。芯片、终端、网络设备、测试仪表……产业链各个环节都极其薄弱,和国际上成熟的wcdmA、cdmA2000相比,差距巨大。”

他环视在场每一位企业家:“国家下定决心要推动td-ScdmA的发展,但这光靠国家的投入和科研院所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产业化,必须依靠市场的主体,也就是在座的各位企业!我们需要有担当、有实力的企业,挺身而出,投入到td-ScdmA的研发和产业化中来,共同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

华为的任总率先发言,语气沉稳务实:“李主任,各位领导,我们华为一直在跟踪和研究td标准。从技术角度看,td有其独特的优势,比如频谱利用率高。但产业化确实面临巨大挑战,尤其是产业链不成熟,会导致研发成本极高,市场风险极大。”他提出了需要政策支持的具体方面,如频率划分、实验网建设、政府采购倾斜等。

中兴的侯总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强调需要形成产业链合力,避免单打独斗。

轮到王钦发言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这位相对年轻、以眼光独到和敢闯敢拼着称的企业家,会是什么态度?

王钦清了清嗓子,态度恭敬而坚定:“李主任,各位领导,任总、侯总。华创作为中国通信产业的一员,支持国家自主创新战略,义不容辞!”

他首先表明了态度,然后话锋一转,展现其深入思考:“我们认为,td-ScdmA的产业化,固然困难重重,但也是一次历史性的机遇。如果成功,意味着我们中国企业在全球通信产业格局中,将不再只是追随者和模仿者,而是有可能成为规则制定者之一。这带来的战略价值,远远超过短期的商业利益。”

他结合华创自身的“潜龙”项目积累,提出了几点具体建议:“第一,芯片是核心瓶颈。华创愿意投入重金,与大唐电信(td标准的主要持有者)及相关芯片设计单位深度合作,共同攻关td核心芯片,尤其是在降低功耗、提升集成度方面。第二,终端是关键。华创可以集中优势资源,优先研发td-ScdmA\/GSm双模终端,解决初期网络覆盖不足的痛点。第三,我们建议成立td-ScdmA产业联盟,在部的指导下,实现知识产权共享、测试环境共建,避免重复投入和内耗。”

王钦的建议,既体现了担当,又切中要害,尤其是关于芯片和终端的切入点,显示了他对产业瓶颈的深刻理解。他的发言,给在场的部委领导留下了深刻印象。

李主任赞许地点点头:“王钦同志说得很好!有格局,有思路,也有具体的行动想法。td产业化的确需要这种破釜沉舟的勇气和扎扎实实的行动!部里会认真研究各位提出的建议,尽快出台更有力的支持政策。希望各位老总能够真正把td-ScdmA的发展,提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

座谈会结束后,李主任特意与王钦又多交谈了几句,勉励华创在td终端和专用芯片上做出表率。

离开会议室后,王钦坐在车里,他的心情如同波涛汹涌的大海一般,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刚刚参加的这个会议,对华创来说意义非凡。它意味着华创终于真正地踏入了国家通信产业发展的核心舞台,这不仅是一份无上的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td-ScdmA产业化之路注定是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这条道路需要巨大的投入,而且前景并不明朗。然而,王钦心里非常清楚,这是华创实现技术跨越、确立行业地位的必经之路,也是他作为一个重生者,能够为国家通信产业的崛起贡献自己力量的绝佳契机。

一种比单纯商业成功更为宏大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在他的心中如火焰般升腾起来。他深知,华创的下一步发展,必须紧紧扣住“自主创新”这个国家战略的脉搏,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