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激荡1977:我的奔腾年代 > 第30章 技术野望

激荡1977:我的奔腾年代 第30章 技术野望

作者:人生一乐游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20:37:46

组装收音机。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就在王钦脑海里挥之不去。

当时,国内正规渠道的收音机产量有限,价格昂贵,尤其是带短波、音质好的型号,更是稀缺。而南方沿海地区,利用地理优势,已经开始从香港、日本等地流入大量的电子元器件(散件),催生了一大批家庭作坊式的组装厂。这些组装机价格便宜,功能多样,虽然质量参差不齐,但极大地满足了市场需求,利润空间巨大。

王钦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是无线电系科班出身,理论基础扎实;他有“求是电子”这个现成的平台和维修经验;他背靠浙大,可以获取技术资料甚至寻求技术支持;他还有南北贸易的渠道,可以获取更便宜、质量更好的元器件。

天时、地利、人和,似乎都具备了。

说干就干。王钦立刻开始市场调研。

他让吴建国和另一个员工跑遍了杭州所有的电子市场、五金店、甚至黑市,调查各种收音机散件的来源、价格和质量。他自己则泡在图书馆和系资料室,查阅国内外各种收音机电路图,比较其优缺点。

他还通过郑教授,结识了系里一位专门研究无线电接收技术的讲师,虚心请教,获益匪浅。

经过一番调研,王钦决定避开低端、竞争激烈的中波收音机市场,瞄准中高端一点的短波收音机市场。这种收音机能接收境外电台,在当时拥有巨大的吸引力,利润也更丰厚。

他选择了一款经典的六晶体管超外差式短波收音机电路作为蓝本。这款电路性能稳定,灵敏度高,音质不错,而且元器件相对容易获取。

接下来是元器件采购。王钦没有通过胡老板的渠道(他的货质量不稳定且贵),而是动用了南北贸易的线路。他让赵大军在东北寻找军工或国营大厂流出的优质晶体管、电阻电容;同时通过陈海洋表哥的关系,从上海的无器件厂搞到一些计划外的指标;甚至尝试给南方的郭强发电报,让他探索一下从深圳沙头角那边弄些进口元器件的可能性(风险极大,需谨慎)。

核心的磁棒天线和中周变压器,则通过浙大校办工厂的老师傅帮忙加工定制,质量有保证。

物料陆续到位,王钦在“求是电子”的后院开辟了一个工作区,带着吴建国和另一个技术好的员工,开始了试组装。

焊接、调试、测量……每一个步骤都精益求精。王钦对质量的要求近乎苛刻,远超那些家庭作坊。

经过几次失败和调整,第一台样机终于诞生了!

棕色的塑料外壳(委托校办工厂注塑),银色的刻度盘,黑色的喇叭网布,看起来有模有样。接通电源,旋转调谐旋钮,清晰的电台声音传了出来,中波广播洪亮饱满,短**段也能清晰地收到好几个境外电台,杂音很小。

“成功了!”吴建国兴奋地喊道。

王钦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台样机的性能和音质,绝对超过市面上大多数的组装机,甚至逼近一些品牌产品。

成本核算下来,每台的材料和人工成本大约在二十八元左右。而同类性能的组装机市场售价在六七十元,品牌机则要上百元。

利润空间巨大!

“钦哥,咱们发财了!”吴建国激动地搓着手。

王钦却保持着冷静:“先别高兴太早。样机成功只是第一步。要实现量产,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元器件的稳定供应、外壳的批量开模、生产流程的标准化、质量的控制、以及最重要的——销售渠道。”

他立刻着手下一步行动。

他修改了电路设计,优化了部分元器件参数,使其更容易采购和替换,形成了最终版的电路图。

他找到校办工厂的领导,洽谈长期合作,批量加工外壳和部分非标零件。

他编写了详细的生产工艺文件和质检标准,培训吴建国和几名新招聘的工人。

他让赵大军在东北和南方同时加大元器件采购力度,建立稳定的供应链。

同时,销售渠道的开拓也在进行。他没有选择自己摆摊零售,那样效率太低。他采取了批发模式:

一方面,将收音机批发给胡老板等熟悉的倒爷,利用他们现有的销售网络快速铺货。

另一方面,他亲自出马,带着样品,拜访了杭州、上海、宁波等地的百货公司、五金交电商店,以“求是电子”的名义洽谈代销业务。他突出强调产品性能优异、质量可靠(有大学生技术背景背书),并提供售后维修服务,这对国营商店很有吸引力。

一些商店的采购人员试听了收音机后,对其性能感到惊讶,再对比价格,纷纷表示有兴趣试销。

订单开始像雪片一样飞来。

“求是电子”后院的小作坊开始满负荷运转。王钦又租下了相邻的一间房子作为生产车间,雇用了十来个工人,实行简单的流水线作业。

他负责核心技术把控和总体管理,吴建国负责生产,另一个员工负责采购和仓储,陈海洋偶尔过来帮忙联系运输和应付外部关系。

一个小小的收音机组装厂,初具雏形。

第一批两百台收音机很快生产出来,投放市场后,凭借优异的性价比和“大学生制造”的口碑,一炮而红,很快销售一空。

回笼的资金再次投入扩大生产。

王钦的事业,迎来了一个爆发式的增长期。

他每天忙得脚不沾地,上课、实验室、车间、跑客户……时间被压缩到了极致,但他却甘之如饴,享受着创造和征服的快感。

然而,就在“求是”收音机卖得如火如荼的时候,麻烦也开始悄然临近。

一天,吴建国慌慌张张地跑来找他:“钦哥,不好了!工商局的人来了!”

王钦心里咯噔一下。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

无证经营,私自组装销售电子产品,在这个年代,是可大可小的罪名。

他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服,平静地向外走去。

他知道,真正的考验,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