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激荡1977:我的奔腾年代 > 第29章 再赴杭州

激荡1977:我的奔腾年代 第29章 再赴杭州

作者:人生一乐游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20:37:46

列车南下的路途变得熟悉而从容。

王钦靠在硬座车厢里,不再是半年前那个只有一腔孤勇和模糊计划的青年。他的行囊里,除了书籍,还有公司的财务报表、业务合同以及下一步的发展计划。他的脑海里,装着的是一个初具雏形的商业网络和清晰的战略目标。

再次踏上杭州的土地,已是早春二月。西湖边的柳树冒出了嫩芽,空气温润,弥漫着勃勃生机。

回到浙大校园,一切照旧,但又似乎有些不同。同学们经过一个寒假的休整,似乎都成熟了些。室友陈海洋一见面就迫不及待地打听东北的情况,对他搞起“公司”的事情惊叹不已。

“可以啊王钦!都当上经理了!以后得叫王总了!”陈海洋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小打小闹,混口饭吃。”王钦谦虚地笑笑,递过去一条“人参”烟(其实是普通烟换了包装),“海洋,你表哥那边,还得麻烦多牵线,今年咱们把生意做大点。”

陈海洋接过烟,眼睛放光:“没问题!包在我身上!我表哥说了,只要你货源稳,车皮不是问题!”

王钦要的就是这句话。他需要更稳定、运量更大的运输渠道来支撑南北贸易。

安顿下来后,王钦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中。

学习上,他毫不放松。这学期开了更多的专业课程,如《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电路》,这些都是未来电子产业的基础,他学得格外认真。同时,他继续参与郑教授的兴趣小组,开始接触一些简单的电路设计项目。

事业上,他马不停蹄。

首先,他约见了胡老板。这次见面,王钦的气场已然不同。他不再是需要借助陈海洋表哥名头的学生,而是手握东北一家“公司”资源的经理。

他带来了东北劳动服务公司的“公章”(挂靠期间刻的)和一份正式的采购意向书,上面列明了所需电子产品的种类、数量和预期价格,规模远超年前。

胡老板看着意向书,又惊又喜,态度更加热情恭敬。双方很快敲定了第一季度的合作细节,王钦在价格上拥有了更多话语权。

接着,王钦整顿了他的“杭大维修服务部”。他正式租下了校外那间平房,简单装修,挂上了“求是电子服务部”的牌子(求是是浙大校训),显得正规了许多。他招募了包括吴建国和另一个室友在内的四名固定员工,进行了简单分工:维修、采购、销售、账目。

业务范围也从简单的维修,扩展到二手电器回收销售、定制小型电子设备(如扩音器、稳压电源)、甚至开始尝试组装简易的晶体管收音机。

王钦负责技术核心、质量控制和对外联系。他的技术好,收费合理,信誉卓着,不仅在学生中口碑载道,甚至吸引了一些校外单位和市民前来光顾。“求是电子”的名声慢慢传开。

然后,他开始实施酝酿已久的计划——利用南北差价,进行规模化贸易。

他让郭强从东北发来了第一批货:品相上乘的人参、鹿茸、黑木耳以及一批维修车间仿制的农具配件。

同时,他通过胡老板和陈海洋表哥的渠道,采购了第一批南方紧俏货:电子表、计算器、尼龙袜、折叠伞、以及一些塑料制品。

货物到位后,王钦没有像其他倒爷那样急于出手套现。他采取了更精细的操作:

对于东北山货,他精心包装,分成不同档次,通过吴建国的关系,打入杭州的华侨商店、高档宾馆和部分机关单位的福利采购渠道,利润翻了几倍。

对于电子产品和日用百货,他则批发给本地的二级贩子,或者通过维修服务部的门店零售,快速回笼资金。

他甚至将一部分东北的农具配件,提供给杭州郊县的社队企业,换取了他们的农产品指标,转手又卖到城里。

一环扣一环,资金周转极快,利润惊人。

短短一个多月,王钦手上积累的流动资金就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数字。他留下了必要的周转资金和公司发展基金,将其余的利润不断投入扩大再生产,采购更多的货物,雇用更多的人。

他的商业天赋和组织能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他仿佛一个不知疲倦的处理器,高效地整合着南北的资源、信息和人脉。

在忙碌之余,他也没有忘记学习和人际交往。他定期给郑教授请教问题,与系里优秀的同学讨论技术,和陈海洋等室友维持良好关系,甚至和学校后勤处、校办工厂的一些人混了个脸熟。

他还坚持给家里和东北公司写信,了解情况,遥控指挥。赵大军每隔十天就会发来一封厚厚的信,汇报公司的运营情况,言语间充满了干劲和对王钦的佩服。

林晓霞也会偶尔来信,字迹工整,内容主要是汇报公司账目和东北的家常,语气恭敬而克制,但字里行间能读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心。

王钦每次回信,都会鼓励她几句,并随信寄去一些杭州的零食或学习用品。

一切都在高速而有序地运转。

王钦就像一个精准的钟表,每一个齿轮都咬合得恰到好处。

然而,他深知树大招风的道理。生意做得越大,就越需要谨慎和低调。他严格约束手下的人,交易尽量合法合规,避免与当地的地头蛇发生冲突,该打点的环节也绝不吝啬。

四月的杭州,草长莺飞,春意盎然。

王钦站在西子湖畔,看着波光粼粼的湖面和远处起伏的山峦,心中豪情万丈。

半年时间,他已经在杭州站稳了脚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他考虑的不再是简单的倒买倒卖。一个更大的想法在他脑中萌芽——利用所学的技术,开发属于自己的产品。

倒爷终归是搬运工,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拥有真正的话语权和持续的竞争力。

他的目光,投向了正在南方沿海城市悄然兴起的……组装收音机和录音机的热潮。

或许,“求是电子”可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