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尸忆破案局 > 第90章 无声的较量与薪火相传

尸忆破案局 第90章 无声的较量与薪火相传

作者:秋后的银杏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21:00:12

“暗夜低语”群组带来的危机感,如同一声急促的警铃,在滨海市警方内部拉响了最高级别的警报。李振团队根据江雨研究室的研判,迅速调整了侦查策略,一场在虚拟世界和现实社会中同步展开的无声较量悄然升级。

网监部门投入了最精锐的技术力量,试图穿透那层层加密和跳板,定位核心发言者的物理位置。同时,几名经验丰富的网安民警,伪装成对“技术型犯罪”充满“好奇”的边缘人,成功潜入该群组,开始进行艰难而危险的卧底工作。

研究室这边,江雨带领团队将“线上极端社群监测与干预”正式确立为新的核心课题。他们开始系统性地搜集和分析国内外类似案例,研究这类社群的形成机制、传播模式、核心成员的画像特征以及最有效的干预策略。林薇主动承担起了建立“危险网络社群特征数据库”的任务,她几乎住在了研究室,与海量的数据和晦涩的网络黑话搏斗。

现实中的排查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警方对全市范围内,特别是与化工、消防、安保相关的行业单位,进行了新一轮更细致的背景审查和人员摸排,寻找与“暗夜低语”群组中描述的特征相符,或者在言行上流露出类似极端倾向的人员。

然而,对手的狡猾和谨慎超出了预期。“暗夜低语”群组在经历了最初的活跃后,似乎察觉到了什么,迅速转入更深层的加密通讯渠道,核心成员的发言变得极其谨慎,甚至开始使用只有内部才懂的暗语进行交流。卧底民警的渗透工作变得异常艰难,稍有不慎就可能暴露。

时间在僵持和焦虑中一天天过去。警方掌握了一些可疑人员的名单,但缺乏直接证据将其与群组核心联系起来。重新评估“蓝湾码头纵火案”的工作也进展缓慢,时过境迁,很多线索早已中断。

就在侦查似乎再次陷入僵局时,研究室负责虚拟货币追踪方向的一名学员,在交叉分析数据时,偶然发现了一个不起眼的线索。他在追踪另一个网络赌博案件的黑币流向时,注意到其中一个洗钱地址,与“暗夜低语”群组某个外围成员在一次炫耀性发言中,无意提到的某个小众匿名论坛的注册资助来源,存在微弱的关联!

这条线索极其细微,几乎被淹没在数据的海洋里。但江雨和研究室成员们没有放过它。他们顺着这条线往下挖,发现那个小众论坛充斥着各种极端言论和技术讨论,其运营模式与“暗夜低语”有诸多相似之处,像是一个更公开的“预备营”。

更重要的是,通过分析该论坛的访问流量和用户活跃时间,结合现实排查中几个重点嫌疑人的作息规律,他们成功将其中一个网名为“灰烬使者”的论坛高度活跃用户,与现实中的一个目标——某化工厂因违反安全规定被开除的前工程师孙浩——高度关联起来!

孙浩,男,38岁,单身,性格孤僻,有化工专业背景,因对公司处罚不满多次在社交媒体发表偏激言论,其生活轨迹也与“蓝湾码头纵火案”发生前后的一些情况存在时间上的吻合点!

目标,终于清晰了!

李振团队立刻对孙浩实施了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秘密监控和技术侦查。很快,侦查员发现孙浩近期频繁前往市郊一个废弃的农药厂仓库,行为鬼祟。通过远程侦查手段,确认其在仓库内私设了一个小型实验室,存放着一些来路不明的化学试剂和简易装置!

他很可能不是在回忆过去,而是在准备下一次“净化”!

收网的时机到了。在孙浩又一次深夜潜入废弃仓库,试图进行某种混合物调试时,埋伏在周围的警察破门而入,将其当场抓获。在仓库里,警方查获了大量危险化学品、自制燃烧装置的设计图,以及一台加密的笔记本电脑。

技术人员破解电脑后,在里面发现了大量与“暗夜低语”群组核心讨论内容一致的文档、设计草图,以及他作为群组核心成员“清道夫”(已被确认是“蓝湾案”真凶)与其他人交流的记录。他甚至已经选定好了下一个目标——另一家他认为是“污染源”的化工厂。

证据确凿,孙浩对其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他坦言,“蓝湾案”是他所为,动机源于其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极端仇视。他建立和活跃于“暗夜低语”群组,一方面是为了炫耀和寻求认同,另一方面,也确实是为了吸引和培养“同道”,将他的“净化”理念延续下去。

一个潜藏两年、并试图复制犯罪的极端危险分子被成功拔除,一个正在孵化的犯罪网络被及时扼杀。消息传来,所有参与此案的人员都长舒了一口气。

案件总结会上,市局领导高度赞扬了刑侦支队和警院研究室的密切配合与卓越工作。“这次成功的案例告诉我们,面对新型犯罪,尤其是这种线上线下交织、理念驱动的犯罪,传统的侦查模式必须与时俱进!警院研究室的前瞻性研究和精准侧写,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功不可没!”

李振用力拍了拍江雨的肩膀(动作很轻,顾及她的身体),一切尽在不言中。

而对江雨和研究室的年轻人们来说,这次成功的合作,其意义远不止于破获一起案件。它证明了理论研究与实战应用的完美结合所能爆发的巨大能量,也极大地增强了这群年轻学警的信心和使命感。

学期末,警院举行了一年一度的教学成果汇报会。江雨代表“新型犯罪研究室”,做了题为《阴影中的低语:线上极端社群监测与干预策略初探——基于“暗夜低语”案的分析》的主题报告。

报告中,她系统地回顾了案件的发现、分析和侦破全过程,深入剖析了此类犯罪社群的生态特征和行为模式,并提出了构建“技术 心理 情报”三维一体的主动预警和干预体系的初步构想。她的报告数据翔实、逻辑清晰、见解深刻,赢得了在场领导、专家和师生们的热烈掌声。

汇报会结束后,院长亲自为研究室颁发了“年度突出贡献团队”奖状。林薇作为学生研究员代表上台领奖,她激动得脸颊通红,眼神却异常坚定。

晚上,研究室举行了简单而温馨的庆功兼学期总结会。江雨看着眼前这些从青涩逐渐走向成熟的年轻面孔,心中充满了感慨。

“同学们,”她举起手中的饮料杯,“这学期,我们共同经历了很多。从‘夜雀’到智能门锁,再到‘暗夜低语’,我们面对的挑战一次比一次复杂,一次比一次隐蔽。但我们都挺过来了,而且做得很好。”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我们在座每一个人,用汗水、智慧和勇气换来的。你们让我看到了未来警界的希望。老队长当年传给我们的接力棒,我相信,在你们手中,一定会传递得更好,更远!”

年轻的研究员们纷纷起身,举杯回应,眼中闪烁着激动和憧憬的光芒。林薇更是激动地说:“江教官,是您为我们打开了这扇门,让我们看到了更广阔的战场。我们一定会继续努力,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窗外,寒风凛冽,但研究室里却暖意融融。薪火相传,不在于声势浩大,而在于这一个个挑灯夜战的夜晚,一次次思维碰撞的讨论,一份份凝结心血的报告,以及这份在共同战斗中建立起来的、对使命的认同与担当。

江雨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阴影不会轻易散去。但她不再是一个人战斗,她的身后,已经站起了一支充满朝气和潜力的新生力量。他们或许还不够强大,但他们的方向已经明确,他们的脚步,正在变得越来越坚定。

无声的较量,仍在继续。但守护者的队伍,正在不断壮大。而这,正是对抗一切黑暗最根本的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