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尸忆破案局 > 第84章 三尺讲台

尸忆破案局 第84章 三尺讲台

作者:秋后的银杏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21:00:12

九月,滨海市警察学院迎来了新学期的开学季。操场上,穿着崭新作训服的年轻学员们正在进行紧张的队列训练,口号声嘹亮,充满了青春的朝气与活力。与一线实战单位弥漫的硝烟与紧迫感不同,这里洋溢着一种秩序井然的蓬勃生机。

江雨驾驶着经过改装、适合她操作的车辆,缓缓驶入学院。看着窗外那些稚嫩而认真的面孔,她心中泛起一种奇异的感觉。曾几何时,她也是他们中的一员,怀揣着除暴安良的理想,对未来的刑警生涯充满了无限的憧憬与想象。

她的办公室在刑事侦查系教学楼的三楼,窗外正对着巨大的格斗训练场。房间不大,但整洁明亮,书架上已经摆满了学院为她准备的各类教材和参考资料。

系主任是一位头发花白、笑容和蔼的老教授,姓周,大家都叫他周教授。他亲自带着江雨熟悉环境,介绍同事。

“江教官,你的大名我们可是如雷贯耳啊。”周教授笑着说,“‘清源’案、跨国追凶,还有前不久那个陈默案……你这些经历,可是活生生的、最好的教材。学员们能听到你亲自授课,是他们的福气。”

江雨谦逊地回应:“周教授您过奖了,我只是比他们多走了几年路,多遇到些案子。以后还要向您和各位同事多学习教学经验。”

她的第一门课《新型犯罪心理与行为分析》被安排在一间阶梯教室。开课这天,能容纳一百多人的教室座无虚席,甚至还有不少其他年级的学员和年轻教员跑来旁听。大家都想亲眼见见这位传说中经历极具传奇色彩的女教官。

江雨坐着轮椅,由助教推上讲台。她今天穿着一身熨帖的警用衬衫,没有佩戴警衔,但那股经过无数大案淬炼出的沉稳气质,瞬间让嘈杂的教室安静了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有好奇,有敬佩,也有几分审视。

她没有立刻开始讲课,目光平静地扫过台下那一张张年轻的脸庞,看到了他们眼中的光。

“同学们好,我叫江雨。从今天起,由我和大家一起来探讨《新型犯罪心理与行为分析》这门课。”她的声音清晰而平稳,透过麦克风传遍教室的每个角落,“在翻开教材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为什么选择当警察?或者说,你们认为,未来的警察,最重要的职责是什么?”

台下沉默了片刻,然后有学员举手回答:“维护社会治安,打击犯罪!”

“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匡扶正义!”

答案标准而正确。

江雨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说得都对。这些都是我们警察的天职。但是,”她话锋一转,操作轮椅背后的显示屏,投影出了一张张图片——有“清源”中心那看似高雅的环境,有陈默那个堆满电子元件的小院,有网络上各种隐蔽的极端言论截图……

“随着时代发展,犯罪的形式也在不断演变。我们未来要面对的,可能不再是简单的街头抢劫、入室盗窃。我们可能会遇到披着‘心理咨询’外衣的精神控制团伙,会遇到躲在键盘后面煽动仇恨与混乱的网络推手,会遇到像陈默这样,利用掌握的技术知识,精心策划对社会进行‘净化’的孤独狂徒……他们的犯罪动机更加复杂,手段更加隐蔽,危害可能更加深远。”

她顿了顿,看着台下逐渐变得凝重的面孔:“所以,我认为,未来的警察,除了勇气和责任感,更需要具备几种能力:一是洞察力,能看穿层层伪装,识别出隐藏在正常表象下的异常;二是学习能力,要不断更新知识库,了解科技发展带来的新的犯罪可能;三是心理韧性,在面对扭曲的价值观和极具冲击性的犯罪事实时,能保持内心的稳定和理性的判断。”

“我这门课,目的不是教给大家固定的答案,因为犯罪本身没有固定模板。我希望通过分析真实的、尤其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案例,和大家一起搭建一种思维框架,一种能够帮助我们更快、更准地理解犯罪者动机、预测其行为,并最终有效打击犯罪的思维方式。”

她没有照本宣科,而是从陈默案切入,详细剖析了他是如何从一个有艺术天赋的年轻人,一步步陷入极端思想的泥沼,如何利用自身技能构建危险装置,其行为背后的心理驱动力是什么,以及在案件侦破过程中,哪些细节成为了关键突破口。

她讲述了自己在公园如何凭借一个翻报纸的节奏、一个眼神、一道疤痕察觉到异常;分析了陈默笔记本上那些代号可能指向的攻击维度;解释了那种简陋的情绪干扰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潜在危害……

她没有渲染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冷静地复盘决策过程,坦诚地分析当时存在的误判和不足。她甚至提到了自己体内那个曾经带来麻烦也提供过帮助的“结构”,以此说明犯罪技术可能达到的匪夷所思的程度,以及执法者保持开放思维和科技敏感性的重要性。

学员们听得入了神。他们从未在课堂上听到过如此贴近实战、又充满思辨的案例讲解。江雨的逻辑清晰,语言精准,将复杂的犯罪心理和技术原理拆解得明明白白。她不仅仅在讲案子,更是在传递一种理念:刑警的工作,是一场永不停歇的、与人性幽暗面和社会复杂性的智力博弈。

课间休息时,学员们围拢过来,争先恐后地提问。

“江教官,您当时怎么确定那个快递员就是陈默伪装的?万一判断错了呢?”

“面对陈默这种有心理障碍的嫌疑人,审讯时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们以后在工作中,该如何平衡科技手段的应用和个人**保护?”

江雨耐心地一一解答,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她看着这些充满求知欲的年轻面孔,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也看到了未来公安事业的希望。

接下来的《涉科技案件现场勘查要点》课程,江雨更是将课堂搬到了模拟现场。她带来了经过处理的、从陈默工作坊拍摄的大量照片和物证清单,让学员们分组进行虚拟勘查,要求他们找出关键物证,分析其可能的作用,并推断嫌疑人的技能背景和行动计划。

“注意这个焊点的手法,能看出什么?”

“这些化学试剂的组合,可能用于什么目的?”

“这台笔记本电脑的浏览器历史记录,为什么是重要的侦查方向?”

她引导学员们像真正的刑警一样思考,将零散的物证碎片拼凑成完整的证据链。学员们从最初的手足无措,到逐渐摸到门道,激烈地讨论、争辩,思维的火花在碰撞中迸发。

一天课程结束,江雨感到一种久违的、源自精神层面的疲惫,但更多的是充实与满足。她推动轮椅,走在傍晚的校园林荫道上,耳边似乎还回响着学员们热烈的讨论声。

“江教官!”一个清脆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回头,看到一个短发的女学员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脸上带着兴奋的红晕。

“江教官,我叫林薇。今天的课太精彩了!”女学员眼睛亮晶晶的,“我以前总觉得犯罪心理和现场勘查是两门分开的学问,听了您的课我才明白,它们原来可以结合得这么紧密!您让我对刑警这个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

江雨看着这个充满热情的年轻女孩,仿佛看到了又一颗即将冉冉升起的新星。她微笑着点了点头:“好好学,未来的战场,需要你们这样既有勇气又有头脑的战士。”

林薇用力地点点头,敬了个不太标准但充满敬意的礼,跑开了。

夕阳的余晖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江雨身上,温暖而宁静。三尺讲台,方寸之地,却连接着过去与未来,传承着经验与信念。

她知道,这里就是她的新战场。她无法再亲自冲锋陷阵,但她可以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武装起一代又一代的年轻警察,让他们能够更从容、更有效地去应对未来那些更加复杂、更加隐蔽的犯罪挑战。

这份工作,平凡,却意义非凡。她的刑警生涯,以另一种方式,得到了延续和升华。而属于江雨的新篇章,就在这朗朗读书声与青春呐喊交织的校园里,正式开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