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尸忆破案局 > 第83章 余烬新生

尸忆破案局 第83章 余烬新生

作者:秋后的银杏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21:00:12

陈默的落网,以及那个未完成的“七日净化计划”的曝光,在滨海市乃至更高层面都引发了巨大的震动。一个看似孤立的未遂绑架案,最终牵扯出一个意图颠覆城市秩序的恐怖计划,这给所有人都敲响了警钟。

庆功会?没有。有的只是更加繁重的善后工作和深刻的反思。

李振和他的队员们连续奋战了几天几夜,处理着陈默案的余波:安抚受情绪干扰影响的民众,澄清谣言,修复被破坏的社会信任;彻底搜查陈默的住所和工作坊,不放过任何可能指向同党或未爆隐患的线索;将缴获的装置、笔记本和所有物证送交更高级别的技术部门进行深度分析,试图还原陈默的完整行动路线和技术来源。

审讯工作则陷入了僵局。陈默被诊断为患有严重的妄想性障碍,他的逻辑自洽于他那套“净化世界”的扭曲体系,常规的审讯手段对他效果甚微。他时而沉默,时而亢奋地宣讲他的“七日”教义,但对计划细节、技术来源、是否存在同党等关键问题,要么避而不答,要么给出一些充满象征意义、无法验证的答案。

“还有六个……”这句话成了专案组心头挥之不去的阴霾。是意指还有六个类似的计划?还是指他有六个同伙?或者,仅仅是他妄想中的一部分?

技术部门对陈默设备的分析结果逐渐出炉。那台情绪干扰装置的技术原理确实借鉴了“清源”中心早期的一些公开研究(部分论文因伦理问题早已被学术界封存,但网络上仍有残留),但进行了大量的简化和魔改,其核心部件甚至利用了某些民用级别的电子元件。这表明陈默具备相当强的电子工程和编程能力,但并非获得了“普罗米修斯”的核心技术。

“他是一个聪明的、自学成才的疯子,而不是某个庞大组织的代理人。”技术专家给出了初步结论,“他的危险在于其行动的不可预测性和强烈的破坏欲,而非技术的高度。”

这个结论让李振稍微松了口气,但并未完全解除警报。即使陈默是单独行动,他造成的破坏和揭示的社会脆弱性也是实实在在的。谁能保证,不会有下一个被类似极端理念蛊惑的“陈默”出现?

在对陈默社会关系的深度挖掘中,警方发现他曾在几个非常小众的线上论坛中异常活跃,这些论坛讨论的主题大多围绕着“社会崩溃论”、“技术奇点威胁”以及各种阴谋论。他在这些论坛中扮演着“布道者”的角色,发表过不少偏激言论,但也吸引了一些少量的追随者。警方顺藤摸瓜,锁定了几个与陈默有过密切线上交流、且居住在本市或周边地区的Id,并对其进行了秘密调查和背景评估。初步排除了他们直接参与“七日计划”的可能性,但这些人扭曲的世界观本身,就是潜在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清道夫”的工作,从打击一个具体的犯罪组织,延伸到了监控和疏导这些滋生极端思想的灰色地带。这无疑是一项更加漫长而艰巨的任务。

就在警方忙于处理这些后续事宜时,江雨的生活也迎来了一个转折点。

市局领导考虑到她在陈默案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她身体恢复的实际情况,正式找她进行了一次谈话。领导没有强求她立刻回归一线,而是提供了一个选择:市警察学院亟需既有丰富实战经验,又对新型犯罪(尤其是涉及科技和心理领域)有深刻理解的教官,希望她能去任教,培养新一代的刑警。

“江雨同志,你的经验和直觉是宝贵的财富。一线冲锋需要年轻的体魄,但传递薪火、塑造警魂,同样至关重要,甚至影响更为深远。”领导语重心长地说。

这个提议出乎江雨的意料。离开硝烟弥漫的一线,走上三尺讲台?她从未想过。她习惯了在案件中摸爬滚打,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那种肾上腺素飙升的感觉,几乎成了她生命的一部分。

她需要时间考虑。

她回到了略显空旷的公寓。对面的观察点已经撤离,楼下的便衣也撤走了,生活似乎重归平静。她坐在书桌前,目光扫过那块写满陈默案信息、尚未擦去的白板。那个鲜红的“7”依然刺眼。

她想起了公园里那个冷静的“观察手”,想起了那个伪装成快递员的挑衅身影,想起了电话里冰冷的电子音,也想起了被捕时陈默那空洞而疯狂的眼神。这些面孔,代表着一种新的挑战:不再是拥有庞大资源和黑科技的跨国组织,而是隐藏在普通人中间,被各种极端思想武装起来,行为模式更加难以预测的个体或小团体。他们可能就在我们身边,利用日益普及的技术知识,制造出远超其自身规模的破坏。

打击这样的犯罪,需要不仅仅是勇气和体力,更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广博的知识面和对人性幽暗面的深刻理解。

她拿起板擦,缓缓地将白板上的字迹一点一点擦去。随着“7”字的消失,她心中似乎也做出了决定。

几天后,江雨给了市局肯定的答复。她接受警察学院的聘书,将在下一学期开始,担任刑事侦查系的特聘教官,主讲《新型犯罪心理与行为分析》以及《涉科技案件现场勘查要点》。

消息传出,熟悉她的老同事们都有些意外,但更多的是理解和支持。李振特意打来电话:“老江,这下好了,以后我们队里那些毛头小子,可得好好去你那里回回炉!你这把‘宝刀’,换个地方,照样能斩妖除魔!”

江雨笑了笑,心中释然。是的,战场换了,但战斗仍在继续。她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冲锋陷阵,但她可以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应对“普罗米修斯”、“陈默”这类非传统案件的心得,传授给未来的守护者们。这或许是她当下能做出的、最有价值的贡献。

她开始着手准备教案,翻阅最新的犯罪学论文,整理自己经历过的典型案例。她发现,将自己波澜壮阔的过去,系统地、逻辑清晰地提炼成教学内容,本身就是一个重新审视和升华的过程。

与此同时,陈默案的司法程序也在稳步推进。他被鉴定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人,但其所犯罪行性质极其恶劣,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关于“还有六个”的谜团,警方并未放弃追查,但截至目前,没有发现任何实质性证据表明存在同党或后续计划。这更像是一个孤独狂徒最后的呓语。

城市的节奏依旧,中山公园恢复了往日的闲适,晨星科技的新技术顺利进入了下一阶段研发。那场未遂的绑架和短暂的情绪干扰,逐渐成为了市民茶余饭后一段略带惊悚的谈资,最终沉淀为城市记忆中的一个注脚。

但有些人,不会忘记。

江雨不会忘记。她将带着对阴影的警惕和对光明的信念,走向新的岗位。

李振不会忘记。他领导的刑侦支队,加强了对新型犯罪和潜在风险因素的研判与监控。

余烬虽冷,警钟长鸣。而新生,就在这永不松懈的守护中,悄然孕育。

江雨合上备课笔记,望向窗外。夕阳给城市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她知道,在这片璀璨之下,依然有暗流涌动。但她不再焦虑,因为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继续战斗的方式。

她的故事,从一线刑警到全球危机的亲历者,再到如今的警院教官,轨迹发生了改变,但内核从未改变——她始终是一名守护者。而现在,她要去培养更多的守护者了。这,或许就是历经波澜后,最好的归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