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 > 第9章 归洛夜召股肱臣

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 第9章 归洛夜召股肱臣

作者:苍野王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11-03 16:00:18

建宁五年的寒冬,洛阳城在夜色中沉寂。连绵的宫阙楼阁覆着一层薄雪,在稀薄的月光下泛着清冷的光泽。唯有北宫南宫的少数几处殿宇,还亮着零星的灯火,如同蛰伏巨兽未曾闭合的眼眸。

戌时三刻,数骑快马如同撕裂夜幕的闪电,自平城门飞驰而入,马蹄踏在清扫过的青石御道上,发出急促而沉闷的声响,打破了皇城的宁静。守卫宫门的羽林郎显然早已接到密令,并未阻拦,只是在那队骑士掠过时,无声地躬身行礼。

为首一骑,正是风尘仆仆、斗篷上还沾着未化尽雪沫的刘宏。他勒马停在南宫的玉堂殿前,利落地翻身下马,将马缰随手抛给迎上来的黄门宦官,动作间带着一股压抑不住的、仿佛来自尸山血海的凛冽寒气。他甚至来不及换下那身沾满尘土与风霜的常服,便大步流星地踏入了殿内。

“陛下……”当值的宦官首领趋步上前,小心翼翼。

“传朕口谕,”刘宏的声音如同殿外凝结的冰棱,冷硬而直接,“即刻密召尚书令卢植、尚书仆射荀彧,还有……守宫令贾诩,至温室殿见驾。不得声张,不得延误!”

“谨遵陛下旨意!”宦官首领心头一凛,不敢多问,连忙躬身退下,亲自前去传召。皇帝深夜归京,不及歇息便急召这几位并非全是顶级公卿,却显然是心腹中的心腹,必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发生!

刘宏没有停留,径直穿过玉堂殿,走向更深处的温室殿。这里是他在南宫处理机密政务的常用之所,殿内设有火龙(地下供暖系统),温暖如春,与殿外的酷寒判若两个世界。然而,此刻踏入殿中的刘宏,却并未感到丝毫暖意,反而觉得有一股更深的寒意,从心底蔓延开来。

他屏退了所有侍从,独自一人站在巨大的牛皮舆图前。图上,帝国的山川河流、郡县城镇清晰可见。他的目光,如同鹰隼般,死死钉在冀州、豫州、青州等太平道活跃的区域,仿佛要透过这薄薄的牛皮,看到那下面涌动的、足以焚毁一切的暗流。

约莫半个时辰后,殿外传来细碎而规律的脚步声。

首先进来的是尚书令卢植。他年近五旬,面容清癯,目光炯炯,穿着一身略显陈旧的官袍,显然是接到诏令后匆忙赶来,连衣冠都未曾仔细整理。他见到刘宏,一丝不苟地行君臣之礼,眉宇间带着凝重与探询。他是刘宏在士林中最为倚重的柱石,刚正不阿,通晓军事政务。

紧随其后的是尚书仆射荀彧。他年纪稍轻,不过三十许,面容俊雅,气质温润如玉,但那双深邃的眼眸中,却闪烁着与其年龄不符的睿智与沉静。他步履从容,行礼时姿态优雅,仿佛无论面对何种惊变,都能保持内心的镇定。他因在北伐后勤及北疆屯田规划中展现出卓越的内政之才,被破格提拔,已隐隐成为刘宏在经济民政方面的首席智囊。

最后一人,则是守宫令贾诩。他的官职不高,仅仅是负责宫中典籍文书的小官,但能出现在此,本身就意味着不凡。他年纪与卢植相仿,相貌普通,甚至有些平庸,属于扔进人堆里就找不出来的那种。他进来时微微低着头,眼神内敛,仿佛对殿内奢华的一切都视而不见,但偶尔抬眼间,那眸底深处一闪而过的、如同毒蛇般冷静算计的光芒,却让人心生寒意。他是刘宏通过特殊渠道发掘的“奇士”,精于谋略,洞察人心,擅长在混乱中寻找胜机。

三人虽然同时被召,但彼此间并无过多交流,只是用眼神微微致意,便按照官位高低,肃立在刘宏面前。他们都感受到了皇帝身上那股不同寻常的、近乎凝实的沉重压力,以及这深夜密召背后所蕴含的非同小可之事。

“都免礼吧。”刘宏转过身,目光从三人脸上缓缓扫过,没有寒暄,直接切入主题,声音低沉而沙哑,“朕离京月余,巡视冀、豫。所见所闻,触目惊心,帝国……已到了生死存亡之秋!”

一句话,如同惊雷,在温暖的温室殿内炸响!

卢植眉头紧锁,荀彧眼神一凝,连一直低着头的贾诩,也微微抬起了眼皮。

刘宏没有给他们消化和提问的时间,径直走到书案前,将那一叠由秘阁文士和玄圭精心整理、记录着血泪与阴谋的文书、图纸、证词,重重地拍在了案上!

“看看吧!”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痛楚与愤怒,“看看朕的天下,看看朕的子民,看看那些蛀空帝国根基的蠹虫,看看那个即将把一切拖入深渊的巨兽!”

卢植率先上前,拿起最上面一份关于冀州流民、土地兼并、“诡名挟佃”的详细记录。看着那一个个冰冷的数字,一桩桩血淋淋的案例,他的脸色越来越白,持着文书的手开始微微颤抖。他是儒家子弟,信奉仁政爱民,眼前这字里行间透出的惨状,几乎击穿了他的信念。“这……这……豺狼当道,民不聊生……竟至于斯?!”

荀彧则默默地拿起了关于钜鹿太平道聚会、组织架构、以及“符水”检验结果的报告。他看得极其仔细,越看神色越是凝重。当看到“三十六方”军事编制和“甲子”起事的确切情报时,他猛地抬起头,看向刘宏,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陛下,此……此事当真?!那张角,竟有如此野心与实力?!”

贾诩没有说话,他只是悄无声息地挪到案边,目光飞快地扫过那些关于清河张氏坞堡的测绘图纸,以及豫州阳城铁官勾结豪强、私贩兵器与太平道波才部的证据。他的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但眼神却越来越亮,如同发现了猎物的毒蛇,手指无意识地在袖中轻轻捻动。

刘宏任由他们翻阅,消化这巨大的信息冲击。他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隙,让寒冷的夜风吹入,刺激着自己同样激荡的心绪。

良久,卢植放下手中的文书,已是老泪纵横,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哽咽:“老臣……老臣尸位素餐,竟不知民间疾苦、社稷危殆至此!臣有罪!请陛下治罪!”

荀彧也深深吸了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沉声道:“陛下,若这些情报属实,则太平道之患,犹胜鲜卑十倍!其势已成,若待其甲子发难,则八州震动,天下板荡,恐非虚言!”

贾诩终于开口,声音平淡却带着一丝阴冷:“铁官资敌,豪强为虎作伥,官吏或同流合污,或畏之如虎。太平道借此天时(民怨)、地利(组织)、人和(渗透),其势确已难制。若按常理应对,剿抚并用,恐已来不及。”

刘宏转过身,扶起卢植,目光扫过三位股肱之臣,声音斩钉截铁:“常理?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朕召诸位来,不是听你们说有多难,而是要你们与朕一同,寻一条生路出来!”

他走到舆图前,用手指重重地点在帝国的腹心之地:“太平道如同疫病,其根源在于民之饥寒,吏之**,豪强之掠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会疲于奔命,最终被其拖垮!朕欲行‘釜底抽薪’之策!”

“釜底抽薪?”荀彧眼神一亮,捕捉到了关键。

“不错!”刘宏目光灼灼,“其一,经济上‘抽薪’!立即着手,重启并强化‘均输平准’,由国家调控重要物资,打击囤积,平抑物价,同时试行‘限田令’与‘假民公田’,安置流民,与豪强争夺民心与劳力!此事,文若(荀彧字),你为主,卢公为辅,尽快拿出详细方略!”

荀彧浑身一震,感受到巨大的信任与责任,立刻躬身:“臣,领旨!必当竭尽所能!”

“其二,吏治上‘抽薪’!”刘宏继续道,“朕已初步组建‘御史暗行’,如今看来,远远不够!卢公,你即刻与文若商议,拟定章程,扩大暗行规模,赋予其更大权柄,专司监察地方豪强与贪官污吏,收集罪证!我们要精准打击,拿几个最肥、最恶的开刀,立威天下!”

卢植擦去眼泪,目光重新变得坚定:“老臣遵旨!定将此鹰犬之刃,磨砺锋利!”

“其三,军事与情报上‘抽薪’!”刘宏看向贾诩,“文和(贾诩字),你对阴谋诡计、人心把控最是擅长。朕要你统筹各方情报,针对太平道,行分化、离间、渗透之策!搅乱其内部,拖延其准备!同时,密令皇甫嵩、段颎,对北军及边军进行针对性调整和秘密部署,但要外松内紧,绝不能引起大规模警觉!”

贾诩微微躬身,声音依旧平淡:“臣,明白。必使其未战先乱,疑窦丛生。”

“其四,”刘宏最后说道,目光冰冷,“思想上的‘抽薪’!揭露符水真相,推广真正医药,批驳‘苍天已死’之谬论!此事,卢公可联络蔡邕等大儒,共同发声!”

战略已定,分工明确。一股同仇敌忾、背水一战的决绝气氛,在温室殿内弥漫开来。

刘宏看着眼前这三位风格迥异,却皆为人杰的臣子,心中稍安。他知道,这只是开始,真正的狂风暴雨还在后面。

“诸位,”他沉声道,“帝国命运,在此一举。望诸位与朕,同心戮力,挽此天倾!”

“臣等,万死不辞!”三人齐声应道,声音在温暖的殿宇中回荡。

然而,就在这次定帝国命运的密议即将结束之时,刘宏看似随意地补充了一句,目光却若有深意地扫过荀彧:“文若,你荀家颍川名门,交游广阔。对于豫州……尤其是颍川郡的官吏、豪强,想必颇为熟悉吧?”

荀彧闻言,身形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顿,随即恢复自然,恭谨答道:“臣……略知一二。”

刘宏点了点头,不再多说。

但这一问,却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荀彧心中,以及在场另外两位人精的心中,荡开了层层涟漪。陛下此言,是单纯的询问,还是……另含深意?

悬念,伴随着对身边人的一丝审慎,悄然埋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