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 > 第80章 马蹄声碎征尘远

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 第80章 马蹄声碎征尘远

作者:苍野王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11-03 16:00:18

南宫的温室殿,仿佛与洛阳城夜的喧嚣隔绝开来。最后一缕夕阳的余晖被高大的宫墙吞噬,殿内早早点燃了儿臂粗的牛油巨烛,跳动的火焰将刘宏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投射在悬挂于整面墙壁上的《大汉坤舆图》上。

地图之上,北疆大片区域已被朱砂勾勒,鲜艳夺目,象征着帝国战车碾过草原的赫赫武功。然而,刘宏的目光,却并未在这片新得的“荣耀”上过多停留。他背对着殿门,负手而立,玄色的龙袍几乎与殿角的阴影融为一体,只有腰间那枚由陈墨精心雕琢的龙纹玉佩,在烛光下泛着温润而坚定的微光。

白日里朱雀门下的喧嚣、万民的欢呼、献俘的荣光,此刻都已沉淀为他眉宇间一丝挥之不去的凝重。北疆的马蹄声似乎还在耳边回响,却又仿佛隔着一层厚重的帷幕,变得遥远而不真切。一种大战之后特有的空虚与更深的警觉,如同殿外渗入的夜寒,浸透了他的四肢百骸。

他知道,一场战役结束了。但一场更为漫长、更为凶险的战争,才刚刚拉开序幕。

轻微的脚步声在殿外停下,随即是近侍太监王甫那刻意压低、带着恭谨的声音:“陛下,卢尚书、荀令史、贾侍中已在殿外候旨。”

“宣。”刘宏的声音平静无波,甚至没有回头。

卢植、荀彧,以及一位面色略显苍白、眼神却幽深得如同古井的中年文官——正是因献离间计有功而被刘宏破格提拔为侍中的贾诩,三人鱼贯而入。他们感受到殿内不同寻常的沉寂气氛,俱是屏息凝神,躬身行礼。

“都平身吧。”刘宏终于缓缓转过身,烛光映照着他的脸,看不出胜利的喜悦,只有一片深沉的疲惫与冷静,“朱雀门下的烟火气散了,朕这温室殿里,也该谈谈正事了。”

他的目光扫过三人,最后落在了卢植身上:“子干,新法草案,可曾完善?”

卢植上前一步,将一份誊写工整的绢帛双手呈上:“陛下,臣与廷尉府、尚书台诸位同僚,连日审议,已根据陛下旨意,将《度田令》与《户籍管理增补条例》草案修订完毕。其中明确,抗拒度田、恶意隐匿田产超过百顷、藏匿人口超过百户者,主犯以谋逆论处,立斩不赦,家产充公,亲族流放三千里。其余细则,亦比旧律严苛数倍。”

刘宏接过草案,却没有立即翻阅,只是随手放在了御案上,仿佛那并非即将掀起滔天巨浪的惊雷,而只是一份寻常文书。“很好。十日后德阳殿朝会,便是此令现世之时。”他顿了顿,语气森然,“届时,无论台下站着的是谁,是世受皇恩的勋贵,还是战功赫赫的将门,胆敢有半句非议,阻挠国策者,休怪朕……不讲情面。”

这话语中的决绝与杀意,让卢植这等刚直之臣,心头也不禁一凛。他知道,陛下这是要准备踏着尸骨前进了。

“北疆之事,暂告段落。”刘宏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并、幽之地,“皇甫嵩稳住了防线,段颎清扫了残余,屯田已始,互市已开。檀石槐败走,鲜卑十年内难成大气。此战,打出了我新军的威风,打出了朝廷的威望,也打出了……我们整顿内务的宝贵时机。”

他的手指缓缓向南移动,离开了那片被朱砂标记的区域,划过黄河,落在了司隶、豫州、兖州、冀州、青州等帝国的心腹地带。“可是,诸位爱卿,你们告诉朕,北伐之战,真正耗尽的,是朕的内帑,是国库的积储,还是……这天下百姓本就稀薄的血肉?是边军将士的性命,还是那些隐匿在豪门坞堡之中的钱粮丁口?”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压抑的愤怒:“朕在北方与胡虏浴血厮杀,那些蠹虫却在帝国的根基下疯狂啃噬!若不将他们连根拔起,朕今日能在北疆胜一场,他日就可能在腹心之地败十场!而且,是败亡在自己人手里!”

荀彧躬身道:“陛下圣明。北疆之胜,如扬汤止沸;度田清户,方是釜底抽薪。只是,这‘薪’堆积如山,遍布九州,抽动之时,恐烈焰焚天。”

“那就让它烧!”刘宏斩钉截铁,“烧掉那些朽木,烧掉那些毒瘤!朕宁愿要一个在烈火中重生的大汉,也不要一个在温水中慢慢腐烂直至崩塌的帝国!”

贾诩此时幽幽开口,声音不大,却让殿内温度似乎都降了几分:“陛下决心已定,自是社稷之福。然,欲行此雷霆之事,需防四面起火。西羌北宫伯玉叛乱,虽已命皇甫车骑征讨,然凉州地处边陲,民风彪悍,羌汉杂处,恐非短期可平。此乃一患,牵制我军主力。”

他伸出第二根手指:“其二,度田令下,天下豪强必然震动。其反抗之势,或明或暗。明者,或联名上书,或煽动舆论,指责陛下与民争利,苛待功臣;暗者,则如冀州之事,阴刺清吏,破坏度田,甚至……暗中串联,图谋不轨。陛下需有应对明枪暗箭之完全准备。”

刘宏目光微闪:“文和所言,正是朕之所忧。西羌之事,朕已决心投入重兵,力求速平。至于豪强反抗……文若之前‘敲山震虎’之策,朕觉得可行。名单可曾拟定?”

荀彧立刻从袖中取出一份小巧的竹简:“陛下,臣与卢公、贾侍中商议,初步选定三人。河内郡司马防之族弟司马量,在地方兼并土地,欺男霸女,民怨沸腾,且其家族与朝中部分官员关联不深,可作为第一目标。此外,颍川郭氏一支,豫州沛国曹氏旁支,皆有显着劣迹,可作为后续目标。”

刘宏接过竹简,扫了一眼,冷冷一笑:“好,就从这司马量开刀!命御史中丞选刚正敢言之士,三日后出发,持朕密旨,彻查河内!朕要让天下人看看,这度田之刀,利不利!”

“臣遵旨。”荀彧领命。

就在殿内气氛因这即将到来的“敲山震虎”而愈发肃杀之际,殿外再次传来脚步声,这一次,显得更加急促,甚至带着一丝慌乱。

王甫几乎是踉跄着进来,手中捧着的不是常见的绢帛或竹简,而是一个看起来毫不起眼、甚至有些肮脏的麻布小包裹,包裹上还带着些许尘土的气息。

“陛……陛下!”王甫的声音有些发颤,“宫……宫外有身份不明之人,将此物掷于北宫司马门守卫脚下,言……言称务必呈交陛下亲览!守卫追赶不及,来人已消失于市井之中!”

“何物?”刘宏眉头紧皱。匿名投书?在这种时候?

王甫颤抖着将麻布包裹放在御案上:“守卫不敢擅动,原样送来。其内……似是简牍。”

贾诩眼中精光一闪,上前一步:“陛下,小心有诈。”他示意王甫退开,自己仔细观察了一下包裹,又用一方丝帕垫着,小心翼翼地解开了系着的麻绳。

包裹里没有机关,只有几片形状不规则的木牍,材质低劣,像是随手从什么地方拆下来的。木牍上的字迹歪歪扭扭,用的也是普通的墨,看起来与乡野村夫的涂鸦无异。

然而,当贾诩将木牍上的内容轻声念出时,整个温室殿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了!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短短十六个字,如同十六把冰冷的匕首,骤然刺入在场每一个人的心中!

卢植勃然变色,胡须微颤:“妖言!此乃大逆不道之妖言!”

荀彧的脸色也瞬间变得苍白,他猛地抬头看向刘宏:“陛下!此谶语……臣似乎在各地零星奏报中,见过类似流传,多与一个名为‘太平道’的民间符水教派有关!”

“太平道……”刘宏缓缓重复着这三个字,他的心脏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起来,一股寒意从脊椎直冲头顶。来了!终于来了!历史的车轮,即便被他奋力推偏了少许方向,但那深植于社会矛盾中的巨大阴影,依旧如期而至!

他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声音保持着可怕的平静:“说下去。”

贾诩将那几片木牍仔细排列,指着其中一片上几个更小的字迹:“陛下请看,这里还有……‘甲子年,神上使,三十六方,一时俱起’……”

他抬起眼,那双古井无波的眼睛里,首次露出了极其凝重的神色:“陛下,此非寻常乡野谣言。其语意之狂悖,组织之严密,所图……绝非小可!‘三十六方’,似是指其组织架构;‘甲子年’,是起事之时;‘神上使’,或是其首领称谓。这……这是一份逆贼的檄文,更是一份……宣告!”

刘宏一步上前,抓起那几片木牍,目光死死盯在那刺眼的“甲子”二字上。甲子年!他飞速地计算着,按照这个时代的干支纪年,距离那个命运的甲子年,还有……不到八年!

八年!历史给了他八年的时间吗?

殿内死一般的寂静。只有牛油巨烛燃烧时发出的噼啪声,以及几人粗重不一的呼吸声。

北疆胡尘刚刚落定,西羌烽火已然燃起,境内度田风暴即将降临,而现在,一个更加隐秘、更加庞大、旨在颠覆整个帝国的巨大阴谋,已经露出了它狰狞的一角!

刘宏缓缓放下木牍,他的脸上,已经看不到丝毫的疲惫,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合着极致冷静与疯狂决心的光芒。他走到地图前,手指不再局限于北疆,也不再局限于那些田亩纠纷的州郡,而是缓缓地、沉重地划过整个大汉的版图。

他的声音,如同从万载寒冰中透出,清晰地回荡在温室殿中:

“好啊……真是太好了……”

“北方的狼烟未散,西边的烽火又起,地上的蠹虫还未清除,这地下的毒蛇,也终于要冒出洞口了。”

他猛地转身,目光如雷霆般扫过三位重臣:“既然如此,那朕……便与他们,全面开战!”

“卢植!”

“老臣在!”

“度田新法,照常推行!十日后朝会,如期举行!不仅要行,还要大张旗鼓地行!朕要看看,在这‘苍天已死’的妖言惑众之下,还有多少人,心中装着这个帝国!”

“荀彧!”

“臣在!”

“‘敲山震虎’之策,立刻执行!同时,给朕动用一切能动用的力量,暗中查探这‘太平道’!朕要知道他们的教主是谁?‘三十六方’何在?核心骨干有哪些人?他们的钱粮从何而来?给朕挖地三尺,也要把他们的根须给刨出来!”

“贾诩!”

“臣在。”贾诩躬身,眼神幽深。

“朕不管你用什么方法,给朕渗入这个太平道!离间、收买、潜伏……朕要在他们所谓的‘神上使’身边,埋下朕的眼睛和耳朵!朕要让他们的一切谋划,在朕面前,无所遁形!”

一道道命令,如同战鼓擂响,定下了帝国未来数年的斗争基调。

刘宏最后看了一眼地图,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宫墙,看到了那在黑暗中悄然蔓延的黄色潮流。

“北疆的马蹄声碎了,但帝国的征途,远未结束。”

他低声自语,又像是在宣告。

“新的风暴,已经来了。那就让这场风暴,来得更猛烈些吧!看最终,是你们的‘黄天’当立,还是朕的……‘汉’旗永固!”

烛火猛地跳跃了一下,将他的身影投在墙壁的地图上,那影子笼罩了整个中原,仿佛一尊准备迎接一切挑战的战神。

而殿外,夜正深,距离那个名为“甲子”的年份,还有八年。一场关乎国运的、在光明与黑暗两条战线上同时进行的战争,就此拉开了沉重的大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