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 > 第60章 凯旋回銮携胜威

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 第60章 凯旋回銮携胜威

作者:苍野王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11-03 16:00:18

五原郡城的清晨,被一种前所未有的喧嚣与热浪唤醒。不是战争的号角,也不是紧急军报的马蹄,而是成千上万军民自发汇聚而成的欢送洪流。城门洞开,从城门一直延伸到官道数里之外,黑压压地站满了人。有刚刚卸下征衣、伤痕未愈的北疆将士,有从附近郡县赶来的百姓,更有许多闻讯而来的归附胡人部落代表。他们翘首以盼,目光齐刷刷地望向那座曾作为北伐大本营的将军府邸。

府邸门前,旌旗蔽日,甲胄生辉。羽林卫精锐早已列队完毕,他们身姿挺拔如松,玄色甲胄在初升的朝阳下泛着冷冽的光泽,虽经苦战,气势却愈发沉凝彪悍。皇甫嵩、段颎、卢植、荀彧等文武重臣,皆身着朝服或戎装,肃立于队伍最前方,等待着那个决定北疆命运、也改变了帝国轨迹的核心人物。

刘宏最后一次检视了这座边塞重镇。他依旧穿着那身象征性的玄色锦袍,并未刻意彰显威仪,但眉宇间那份历经生死、执掌乾坤的沉稳气度,却比任何华服都更具压迫感。他翻身上马,动作流畅而有力,目光扫过送行的核心臣子,扫过肃立的羽林儿郎,最终投向那欢腾的人海与南归的漫长官道。

“启程,回京。”没有冗长的告别,只有简短的四个字,却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瞬间激起了千层浪涛。

当皇帝的龙旗仪仗缓缓驶出城门,出现在万千军民视野中时,积蓄已久的情感如同火山般喷发了!

“陛下万岁!”

“大汉万胜!”

“恭送陛下凯旋!”

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哭泣声、祈祷声混杂在一起,直冲云霄,震得城墙上的积雪都簌簌落下。许多老兵热泪纵横,他们用力挥舞着残存的臂膀,嘶哑地呼喊着;百姓们跪伏在道路两旁,将自家仅有的鸡蛋、面饼、甚至是象征平安的符箓,拼命地塞向行进队伍中的士兵;那些归附的胡人首领,则用他们最崇高的礼节,抚胸躬身,眼神中充满了敬畏与折服。

这不仅仅是对一场军事胜利的庆祝,更是对一位敢于亲临矢石、与士卒同甘共苦、并为他们带来和平希望的君主的由衷爱戴。阴山遇伏的惊险,受降城前的誓言,燕然山下的刻石,定襄会盟的恩威……这一切,都已通过无数张嘴巴,传遍了北疆的每一个角落,深深烙进了每一个军民的心中。

刘宏骑在马上,放缓了速度,他没有躲在密闭的銮驾里,而是直面这汹涌的民意。他时而向两侧的军民挥手致意,时而停下,扶起跪拜太过激动的老者,甚至从一个满脸污垢的孩子手中,接过了一捧干枯却代表着最淳朴心意的野花。这些举动,更是引得人群中爆发出更狂热的欢呼。

“民心可用,军心可用啊!”卢植乘坐马车跟在后面,看着这万民相送的盛大场面,忍不住捻须感叹,老怀大慰。

荀彧微微颔首,低声道:“陛下此行,非止于破敌,更在于收心。北疆根基,经此一役,方算真正稳固。”

队伍行进速度不快,当日便在离五原郡城不远的驿站驻扎下来。夜晚,行辕之内,刘宏设下简单的晚宴,与几位核心臣子做最后一次北疆事务的复盘。

灯火摇曳,映照着几人神色各异的脸庞。

段颎依旧是那副豪迈模样,大口喝酒,声音洪亮:“陛下!此次北伐,痛快!龙城一把火,稽洛山一场围歼,杀得鲜卑崽子们肝胆俱裂!只可惜,让檀石槐那老贼跑了!待来年开春,陛下您就瞧好吧,末将定提他头来见!” 他言语间,依旧念念不忘彻底扫平漠北。

皇甫嵩相对沉稳,他放下酒杯,缓声道:“段将军勇武可嘉。然此次北疆之胜,老臣以为,首功当推陛下。若非陛下力排众议,锐意革新军制,推广新械,设立讲武堂,更于关键时刻亲临前线,稳定军心,施展攻心妙计,分化瓦解敌军,绝无可能如此迅速奠定胜局。” 他这是发自内心的佩服,皇帝的手段,已远超一般明君。

刘宏摆了摆手,并未居功,反而问道:“皇甫将军,依你之见,此次北伐,我军最大收获为何?最大隐忧又为何?”

皇甫嵩沉吟道:“最大收获,乃是验证了新军制、新战法、新装备之威能,并借此战锤炼出了一批如曹操、夏侯惇、高顺等可用的年轻将领,讲武堂体系亦经受了考验。至于隐忧……”他顿了顿,“北疆虽定,然檀石槐未死,其部落根基尚存,仇恨种子已埋下。且我军虽胜,损耗亦是不小,国库压力巨大。西线羌乱又起,东西难以兼顾,此为其一。其二……军中贪腐虽经严惩,然恐未绝根,此番西线军械流失,便是一记警钟。”

刘宏点了点头,看向荀彧:“文若,你一直沉默,所思为何?”

荀彧抬起头,目光清澈而深远:“陛下,皇甫将军所言,皆是要害。然臣所思,更在于战后。‘军屯、城塞、互市、教化’四策虽定,然执行起来,千头万绪,非一朝一夕之功。尤其‘教化’一项,关乎百年大计,需持之以恒,更需防范其与内地思潮相互激荡,产生不可测之变局。” 他话中有话,显然又想到了太平道之事。

卢植也补充道:“还有一事,陛下此次破格擢升大量寒门子弟与边军功臣,虽振奋人心,然朝中洛阳,恐非一片喝彩之声。陛下回京,还需应对由此而来的波澜。”

众人的分析,将北伐胜利光环下的隐忧一一揭示。北疆的敌人并未消失,内部的蛀虫仍在啃噬,朝堂的争斗即将拉开,而西线的烽火已然燃起。

就在这时,史阿悄无声息地走入,将一份密封的铜管呈给刘宏:“陛下,洛阳密报,八百里加急。”

厅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知道,若非极其重要之事,绝不会动用八百里加急直送御前。

刘宏面色平静地接过,用随身小刀剔开火漆,取出了里面的绢帛。他迅速浏览着,脸上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但熟悉他的人都感觉到,周围的空气似乎凝滞了几分。

看完后,他将绢帛轻轻放在案上,目光扫过众人:“是贾诩从洛阳发来的。”

贾诩被刘宏提前安排回京,明升暗降,实则为监控京中动向。

“京中情况如何?”卢植关切地问。

“大部分公卿对北疆大捷,自然是歌功颂德。”刘宏语气平淡,“不过,也有不少奏疏,或明或暗,提及此番赏赐过重,尤其是对段卿等边将以及那些破格提拔的寒门军官,认为恐非国家之福,易启武人跋扈之端,坏朝廷选官制度。”

段颎闻言,豹眼一瞪,就要发作,却被刘宏用眼神制止。

“还有呢?”荀彧敏锐地察觉到事情没那么简单。

刘宏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更有些风言风语,说朕在北疆‘穷兵黩武’,耗尽国力,只为个人功业。甚至有人将朕比作……武帝晚年。”

武帝晚年,国力耗损,民怨沸腾,可不是什么好比喻。厅内气氛顿时一沉。

“此外,”刘宏的声音更冷了几分,“贾诩查到,一些世家门阀,正在暗中串联,似乎对朕即将推行的‘度田’之策,有所应对。而西凉董卓,在得知护羌校尉一职落空后,其部下颇有怨言,与羌人部落的往来,似乎……更加密切了。”

原来,凯旋的荣耀之下,竟是如此暗流汹涌!朝堂的忌惮与攻讦,豪强的抵制与串联,边将的怨望与异动,还有那隐藏在民间的太平道……所有的矛盾,似乎都将在皇帝回京之后,彻底爆发出来。

“好啊,都在等着朕回去。”刘宏忽然笑了,那笑容中却没有任何温度,只有掌控一切的自信与凛然,“北疆的刀子明晃晃,好对付。洛阳的刀子藏在袖子里,才更要小心。”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南方漆黑的夜空,那是洛阳的方向。

“他们以为,朕还是那个刚刚登基、需要仰仗他们鼻息的少年天子。”刘宏的声音不大,却带着金石之音,“他们错了。北疆的风雪和鲜血,让朕更加清楚,这个帝国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

他转过身,目光如炬:“传令下去,明日加速行程,朕,已经迫不及待要回洛阳,会一会那些‘忠臣良将’了!”

次日,皇帝的仪仗加快了南归的速度。龙旗所指,依旧是万民欢送的场景,依旧是凯旋的荣耀。但核心圈层的人都知道,皇帝携带着的,不仅仅是北疆大胜的赫赫武功,更有足以在洛阳掀起惊涛骇浪的雷霆手段,与一副早已绘制好的、关乎帝国未来的宏伟蓝图。

北疆的故事暂告一段落,而帝国中心的更大风暴,才刚刚开始酝酿。刘宏的回銮,不是结束,而是一个全新的、更加波澜壮阔的时代序幕,正被他亲手拉开。等待他的洛阳,注定不会平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